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一种GPS/MIMU超紧组合下的矢量跟踪算法.引入惯导信息计算载波延时来建立中频信号模型,计算C/A码、载波频率和载波相位与伪距、伪距率的关系,构建预滤波器动态模型.引入惯导状态信息和量测信息构建主滤波器模型,形成闭合矢量跟踪环路.仿真结果表明:GPS/MIMU超紧组合下的矢量跟踪算法能够增加同向即时支路数据信号的功率,缩小初始载波相位误差和码相位误差,从而提高载波相位和码相位的鉴别精度;当信号载噪比低至26 dB·Hz时,矢量跟踪环所能跟踪到的码相位和载波相位比标量跟踪环路分别提高了0.14码片和0.15 rad,同向即时支路信号的幅值也提高了2~3倍.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通过相干解调器后,输出调制信号和同步载波误差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本地载波与接收载波之间误差对电视图象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发送端,彩色电视信号经过编码后再传送.在接收端,重现彩色图象时,需将编码信号进行反变换,即所谓解码,解码就是将编码信号逐个解出,还原为三个基色信号电压.作者制作了延时型PAL解码器,这是目前彩色电视机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解码器由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组成.色度通道由4.43MHz带通滤波器、解码集成电路TA7193P、梳状滤波器和矩阵兼末级视放电路组成.在调试过程中,采用了矢量点调整法,它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精确的优点,并且能把该解码电路调整到最佳状态.所需要的仪器除了一台彩色信号发生器外,还需一台具有x轴输入、少轴输入的通用示波器.矢量调整法的基本要点就是把ν(R-y)加到示波器的y轴,把u(B-y)加到x轴,在x,y平面上观察解码输出.当β,α分别是常数时,示波器看到的画面是矢量点图;当β,α随时间变化时,画面上就出现矢量点轨迹图,其中β和α分别是(R-Y)和(B-Y)轴解调角误差,作者用四矢量法调整梳状滤波器,给出了关于梳状滤波解调误差的分析公式及现象。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矢量光束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载波为单光束,其远场光束因衍射而呈现低功率密度,不利于光接收.研究由阵列矢量光束相干合成的高功率高纯度远场矢量光束的特性.结果表明,由阵列矢量光束远场合成高功率高纯度的矢量光束,需要一定的建立距离,且子光束数量、离轴距离、束腰半径都直接影响建立距离.具体来说,子光束数量越多建立距离越短,最大光功率越高;缩短离轴距离可缩短高纯度矢量光束的建立距离,提高远场矢量光束的最大光功率;增大束腰半径同样能提高远场矢量光束的最大光功率,但延长了高纯度矢量光束的建立距离.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面向矿难救援的透地定位,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远距离磁感应透地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水平放置在地下的环形通电线圈作为定位信号发射机,采用两个在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轴正交磁芯线圈作为定位信号接收机.利用定位信号指向发射机线圈中轴线的方向特性,构建包含接收机和定位信号矢量的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发射机在水平二维的方位.当确定发射机的深度时,首先利用矢量分解和坐标转换等数学工具对定位信号矢量进行拆分,然后探讨定位信号各分量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变化的规律.在建立定位信号强度与发射机深度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后,利用迭代计算确定发射机的深度.仿真结果显示:利用所设计的定位方法,透地定位方法在1000 m的深度下可以实现精度极高的透地定位.  相似文献   

6.
推导出的屏幕上点的轴测投影坐标式,完全满足计算机易于使用的参数方法的要求.用它编程,可以把正投影中点的坐标或曲线的参数方程,转换成屏幕上能够直接显示点的轴测投影的坐标或曲线的轴测投影的参数方程,而且除了赋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的大小、正负不同的参数值外,对绘任一种轴测投影和相应正投影都具有通用性.此法与矩阵法相比,数学知识简单,易运用,特别是完全可以直接应用曲线的参数方程,更显示其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调制的副载波相位跳变的基础上,研究两路交替二进制偏移载波(alternate binary offset carrier,Alt BOC)信号的性能及特点,引出4路非恒包络Alt BOC调制,通过副载波重建使信号变为恒定包络,最终得到恒包络Alt BOC调制信号.分析恒包络Alt BOC调制信号功率谱密度和自相关函数,结果表明恒包络Alt BOC调制信号具有更好的码跟踪性能和抗多径性能.1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X射线脉冲星能量观测信息和最小误差熵算法的航天器自主定姿方法.首先建立了圆形准直器差分测量模型,观测两颗脉冲星的辐射光子能量.然后引入信息熵概念来充分表征脉冲星辐射信号的随机性,用最小误差熵原理进行参数拟合,解出脉冲星在航天器坐标架下的方向矢量,通过矢量定姿法解算出航天器在参考坐标系中的完整姿态.最后结合美国国家宇航局HEACARC数据库提供的脉冲星观测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给试验条件下,基于最小误差熵方法的参数估计精度要优于常用的最小二乘法,相比于后者,俯仰、滚动和偏航三轴精度分别提高了31.4%,27.1%和32.5%.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齿轮啮合理论,建立了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节圆锥设计模型,提出了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几何设计方法。考虑安装误差与变形,建立了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啮合分析模型,研究了节锥角、载荷与安装误差对啮合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节锥角增加使接触压力减小、齿轮副传动精度降低,但啮合刚度波动更为平缓;载荷增加使角度传递误差均值与峰峰值均增加,但对啮合刚度均值的影响不大;安装误差中,轴线平行度安装误差对齿轮副的啮合特性影响较大,将导致齿轮副产生边缘接触,而对于相同的轴线平行度误差量,y方向的轴线平行度误差产生的边缘接触更加严重。研究结果可望为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工业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混合调制信号调制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决策理论算法的混合调制信号特征参数提取与自动识别技术,提出适合混合调制信号调制识别的树型分类器及相应识别步骤。在外调制、内调制识别时首次分别采用副载波信号个数构成的特征矢量、均值归一化包络方差、副载波信号瞬时幅度分布区域统计值等算法,抑制噪声干扰,提高特征参数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6 dB情况下,调制识别率接近90%,和现有混合调制识别方法相比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在混合信号调制识别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基本电磁原理推导了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的方程式,并画出了相量图,由这些方程式和相量图推导出它的功角特性.相量图和功角特性是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稳态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相量的定义角度出发,充分运用构造思维方法,叙述了相量法产生及相量法逐步完善的过程,并阐明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性能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介绍了一种直观测试RLC元件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部分节点引入相量测量的状态估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GPS的相量测量装置(PMU)可以直接测得节点电压相量,包括电压有效值和相角,在状态估计一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部分节点电压相量可测时的状态估计模型,并针对不同的相角量测精度,采用不同的状态估计模型,PMU精度较低时,在增加量测量冗余度的同时,PMU所在节点的电压相量仍然作为状态变量参与迭代;PMU精度足够高时,直接将PMU的量测值作为状态估计的状态解,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相量测量对状态估计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实时相角测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的实时相角测量装置采用模式式结构,具有易于扩充和可靠性高的特点,测量系统高精度的实时时钟系统,为准确相角测量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测量装置进行的误差分析表明,该相角测量装置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初步实验研究验证了相角测量装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用相量图分析研究正弦稳态电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起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电磁关系出发,定性分析起动过程中定子和转子不同频率电流分量及其旋转磁场的相互作用,对起主要作用的异步起动转矩和发电制动转矩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相量法和迭加原理求得表征起动性能的转矩-转差率曲线,并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功率转向法”判断电能表接线的新原理,以替代传统的“六角图”分析判断。据此原理设计出用8031为主机的电能表接线检测仪。该装置能指示相序和判断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当接线错误时,显示和打印具体接线形式,打印追补电能的计算公式和改正接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的验收工作是继电保护专业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如果验收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探讨了综自变电站验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以期提高变电站的验收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异步电动机稳态T-I型等值电路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讨论了T-I型与其他4种等值电路的相互关系。推导了电磁转矩参数表达式。给出了等值电路参数实验求取方法。最后介绍了应用T-I模型理论实时检测考虑饱和效应和温升时的电磁转矩和转子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