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在分析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机理的基础上,对多项式插值算法和矩算法在亚像索边缘检测中从速度和精度两个方面, 对其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等精度条件下.多项式插值法的运算耗时较短,具有运算效率高, 同时其标准差小, 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性能逼近Shannon限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纠错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可能降低译码的复杂度.本文概要分析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和积译码算法,并基于该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LDPC的和积译码改进算法一差分译码算法,选择若干个绝对值最小的差分值进行运算.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可进一步降低了译码复杂度,并使译码性能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加权的滤波算法,以3×3滤波窗口为中心,先将滤波窗口划分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2×2大小的子窗口,求出这些窗口的中值像素点,然后求出每个中值像素点与它们的均值差的绝对值,利用这些绝对值的平均值采用归一化方法计算出权值.最后将这些中值与它们对应的权值进行加权运算,结果作为中心点的滤波输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对高斯噪声具有较强的去噪能力,较好地保护了图像的边缘等细节,滤波性能高于传统中值滤波算法和传统均值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谱相减法所带来的噪声谱估计不能及时更新和"音乐噪声"比较明显等问题,引入了话音激活检测,设计了新的检测方法.在传统的谱减运算基础上增加了平滑运算,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改进的谱相减法--谱减平滑算法的语音窄带干扰抑制技术,并对传统算法和新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比传统算法有更优的频谱特性、更高的输出信噪比和更好的听觉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可变半径的球形译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IMO系统的信号检测算法中,球形译码算法的性能最接近最大似然检测算法,但传统的球形译码算法复杂度较高.详细分析了球形译码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对传统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变半径的球形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在保持译码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运算复杂度,从而更适合现代无线通信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标量乘是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的基本运算,也是最耗时和极易受到攻击的运算之一。针对利用重编码和R-L技术实现2w-ary快速标量乘算法的不足,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在保持抗SPA的前提下,改进算法使用绝对值,避免了负数做数组下标的使用,减少了50%的存储量,节约了赋值后的消除操作。理论分析表明,改进算法优于原算法,算法的运算量降低2w次。数字验证表明,改进算法比原算法快约17%。  相似文献   

7.
基于最小互熵(minimum cross entropy,MCE)的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在高度互相关的系统(即非扩频系统)中可以渐近地获得单用户的性能,是一种最优检测算法.但标准的MCE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极高,因而使其难以实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实现MCE算法的快速算法,避免了标准MCE算法在计算度量函数时的重复运算,在用户间符号同步和异步两种情况下均可以将计算复杂度降低K倍(K为用户数),而无性能损失.对于异步系统,还可以此基础上,通过对度量函数作合理近似,使运算度进一步减少1/3,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近似所产生的性能损失低于0.2 dB.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绝对值互补问题的矩阵A-Dx正定的条件下,求解绝对值互补转化为求解凸二次函数极小值问题,并且利用该转化提出了一个求解绝对值互补问题的广义牛顿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并通过数值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形态学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针对形态学单结构元在边缘检测中边缘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多结构元多尺度熵权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高低帽运算对原始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由形态学运算调整结构元素尺度,采用抗噪型算子进行边缘检测,依据边缘图像的信息熵确定权值进行融合,改进了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边缘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持图像边缘清晰的同时,有很强的去除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有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数字图像去噪,提出一种混合噪声滤波算法.首先判断滤波窗中心像素是否是噪声点,如果是噪声点,则取窗口内与其他像素灰度差值绝对值和最小的那个像素值作为噪声点的灰度值;否则,不改变当前像素值.通过实验分析比较,该算法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更大限度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并且由于算法在时域内进行,其运算...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统梯度算子的边缘检测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格林函数的边缘提取算法,并通过严谨的数学逻辑与计算,推导出边缘检测算子的精确解析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子计算简单,而且有效,与其他传统算子作用效果相比发现其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家关于汽车ABS制动控制性能优劣的相关评价标准和调试经验,分析了汽车的车辆单轮模型和ABS基于加减速度门限及参考滑移率门限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有效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ABS控制门限自整定方法,实现了控制门限参数优化的计算机自主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将ABS算法用于求解线性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给出一个信赖域算法;该算法中用隐式LU分解算法修正Hesse矩阵,用对称的AbS算法求解子问题。证明了由算法生成的序列的任意聚点满足线性等式约束优化问题最优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凸二次规划的一种分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algorithm to solve convex quadratic programming with nonnegative variables and linear equation constraints is given by means of the concept of ABS algorithm and decomposition strategy. If the object function is strict convex ,then the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gotten in finite steps ; otherwise ,the algorithm is superlinear convergent.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一般采用对人眼的闭合度进行计算,若实现对人眼的闭合度计算首先是对人脸的正确快速检测,针对驾驶室的特定环境,本文研究一种基于肤色模型和径向基函数网络为基础的快速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RGB和YCbCr颜色空间的转换,其次建立相关的肤色模型,实现人脸区域的粗定位,然后结合径向基函数网络对输入的图像进行训练,这样就可以根据训练的结果判断是否是肤色,从而实现人脸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算法较好的提高了强光下人脸的正确检测,为驾驶员疲劳驾驶的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种修正的求解一类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ABS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解一类奇异的非线性方程组F(x)=0,其中F∈R^n的修正ABS算法,这种方法组合了离散的ABS算法和旋转超平面的线性交换方法,且不需要直接给出在一点处F的二阶算子的信息,这不同于原来的Hoy等人的算法.文中还给出此算法的Q-二次收敛性.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准确的提取谐波分量及克服传统的FFT方法无时域局部性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复序列加窗插值分裂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SRFFT)的快速小波变换谐波检测法,以便准确快速的提取谐波.该方法采用凯瑟窗函数作为窗函数,通过改变β值和采样点数在主瓣宽度与旁瓣衰减之间进行选择;运用SRFFT算法、Mallat算法以及离散小波变换(DWT)算法对信号进行快速分解及重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精度很高,可以快速准确的提取谐波信号参数.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家关于汽车ABS制动控制性能优劣的相关评价标准和调试经验,分析了汽车的车辆单轮模型和ABS基于加减速度门限及参考滑移率门限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有效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ABS控制门限自整定方法,实现了控制门限参数优化的计算机自主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比较常用的谐波检测方法,根据电力谐波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布莱克曼窗与双峰插值相结合的算法,并推导出频率和幅值的修正计算公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泄漏和噪声干扰,提高了计算频率和幅值的准确度.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的关系,为谐波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存在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谐波分析时计算精度不高。为此,本文提出采用频域采样点数等于离散信号长度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进行谐波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小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带来的影响。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相比于FFT算法,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基于该算法,使用MATLAB GUI制作了一款具有界面友好且便于数据处理的谐波分析软件,其中包含误差计算模块。利用该软件对多个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并计算误差,结果表明,误差的均方差和标准差均较小,由此进一步证实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