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选取2009—2016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混合截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SLS与OLS回归,解决内生性问题、进行均值差异T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实证得到:研发初期的薪酬激励可以促进高管进行研发投入,而在国有企业里这种影响更大;企业研发投入的加大,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这种效果在民营企业、国有非高新技术产业与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里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日益凸显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日趋完善,CEO来源已经成为影响家族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深市中小板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将家族企业CEO来源依照是否与控股家族存在亲缘关系分为家族成员CEO和职业经理人,检验了不同来源CEO对高管薪酬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从家族涉入角度分析了家族参与管理所形成的监督机制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水平及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高于家族成员CEO;家族参与管理的程度越大,所形成的监督机制越强,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显著低于家族成员CEO,说明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降低代理问题,减小对薪酬契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Excel及SPSS统计软件,通过样本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成本黏性程度进行差异分析,得出成本黏性程度与高管薪酬水平大体上呈正相关关系的分析结论.但是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黏性程度随高管薪酬增长率波动比国有上市公司的波动变化幅度大,因此得出,民营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水平对成本黏性程度影响较大的分析结论.对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降低成本黏性、改善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管理提供改善思路,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周茂春  满津旭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0):1918-1923
企业发展离不开公司内部的创新能力,如何降低市场风险来推动企业发展是实业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管理层短视的视角,采用国泰安研究数据库中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起显著的促进作用;管理层持股和长期负债水平会正反两层面影响高管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研究结论从企业角度揭示了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内在影响,对加速企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国内民营上市公司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能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但是激励强度需要加强。民营上市公司需要根据公司的治理环境来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管在公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高管实行有效激励会给公司带来更大效益;此外,随着公司股权性质的不同导致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不同,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4~2018年相关数据为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司高管薪酬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绩效有更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根据结论提出通过完善公司的薪酬激励制度以及对公司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管理来有效提高公司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秦冬冬  魏杨 《科技信息》2012,(35):432-433
本文通过选取高管总薪酬、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A股股票市值、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某省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股东利益和公司规模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短期业绩、股东利益和公司规模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公司长期业绩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控股企业与非国家控股企业的角度,选取4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01—2011年的年报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是显著相关的,非国家控股企业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国家控股企业。  相似文献   

9.
薪酬低于市场经理人市值难以激励和约束国企高管,按照市值确定公用企业高管的薪酬又会引发明显的利益冲突,这就是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目前高管薪酬制度面临的两难选择。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我们或许可以采用以下路径以规制公用企业高管的薪酬。采取有效的机制将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同时引进严格的市场筛选制度选任公用企业高管。其次,强化高管薪酬的信息公开与高管薪酬的股东决策权的结合。最后,以"程序合理化与信息公开化"为基石的公司治理是解决高管薪酬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影响企业家薪酬的相关因素,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分析,对影响企业家薪酬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湖北上市公司企业家薪酬和企业业绩不具有相关性,认为目前企业家薪酬制度没有有效地激励企业家,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董梅 《科技与经济》2016,29(1):42-46
收集了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高管货币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年内召开次数与技术创新负相关。最后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曹燕 《科技信息》2011,(7):I0398-I0398,I0386
本文以股权激励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家族控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进行描述,建立股权激励与代理成本的回归模型,进行总样本和分类样本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实施股权激励的家族控制上市公司代理成本较不实施低,高管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负相关,持股比例高于5%的堑壕效应不支持,股权激励对职业经理人比家族经理人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市公司自1998年开始披露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以来,人们注意到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比如连年亏损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却获得了相对丰厚的报酬。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增长率与公司业绩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符合锦标赛理论的预期,说明适当拉大员工薪酬差距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国有股比例不同的公司的激励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决策有效性,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鉴于公司股东大会有权决定董事的报酬,而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有权决定总经理的报酬,董事和总经理报酬决策主体的不一致,本文利用200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从高管薪酬的角度出发,建立董事报酬和总经理报酬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无论股东大会还是董事会在做出薪酬决定时,都将公司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业绩进行绑定,股东大会在做董事薪酬决策时,比董事会更多地考虑了公司的规模和财务状况,股东大会决策有效性大于董事会。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是公平合理确定经营者薪酬的关键。以国资委2010年开始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计算获得EVA指标,并实证检验EVA指标与高管薪酬的关联性。研究发现EVA指标对高管薪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以反映高管能力素质的因子得分指标和EVA指标构成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主要从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了客户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创新投入呈正U型关系,即随着客户集中度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形态。异质性分析显示,客户集中度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行业垄断程度低及供应链整合程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烙印理论,探讨“海归”高管与企业战略差异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战略差异度,且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增强了“海归”高管与企业战略差异度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海归”高管对于所处地区制度环境较好、非国有的企业战略差异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选聘具有国际化背景且能与中国本土管理经验相结合的高管以及国家实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许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207-208
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公司的管理人员自然而且是必然的成为公司治理极其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使代理人采取最优行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们的薪酬和业绩相挂钩。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最佳薪酬体系应包括两个部分:固定薪酬+变动薪酬。变动薪酬即激励性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目前来说,股权激励成为这种激励性薪酬制度的法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信息技术行业飞速发展,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群体。选取2005年至2007年的133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R&D强度和无形资产率等因素的特征,并利用横截面时间序列方法,实证检验了各因素对于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研发强度和无形资产率与公司的TobinQ值并无显著相关性,但研发强度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联立方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1薪酬的增加会提高公司业绩,但并不是较为显著,2随着公司业绩的增加会显著增加管理层的薪酬,3前两者的结论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上述结论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