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发现,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有时直线行走,有时蜿蜒曲折而前进.蛇之所以能爬行,在于它有三种特殊的运动方式.第一种为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蛇体爬行时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这是由于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虽然蛇体没有胸骨,但是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靠肋皮肌把肋骨与腹鳞相连起来.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好像踩着地面.这时腹鳞在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让鳞的后缘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像坦克那样直线向前爬行.第三种为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并尽力前伸出,蛇身后部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这样重复地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  相似文献   

2.
蛇年说蛇     
生活中所说的“小龙”、“长虫”指的是蛇。在现存的生物物种里,蛇是资格比较古老的一种动物,它们的祖先早在白垩纪初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细细算来,蛇子蛇孙们已经在地球上度过了1亿2千多万个春秋。1亿2千多万年的沧桑变迁,不知有多少物种被淘汰出局,蛇之所以没有步恐龙、剑齿象等古生物的后尘,是因为它们有一套独特的生理构造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本领。在生物分类学上,蛇属于爬行纲、蛇目。它的身体细长,脊椎骨的数目可达141~435枚,身体外表被有角质鳞,四肢退化,只有肋骨,没有胸骨。蛇那呈筒状的身体由颈到肛门,在脊椎骨两侧都长有末端可以自由活动的肋骨,肋骨的腹端支持腹鳞。蛇借助脊柱的左右弯曲和皮下肌肉的作用,使肋骨依次移  相似文献   

3.
机器蛇     
机器蛇,又称蛇形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模仿生物蛇运动的新型仿生机器人。由于它能像生物蛇一样实现“无肢运动”,因而被国际机器人业界称为“最富于现实感的机器人”。日本东京科技大学于1972年研制出世界上  相似文献   

4.
你可能无法想象、蛇既没有翅膀,也没有类似翼膜的附肢,它们怎么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蛇不仅会飞,而且还是飞行高手。飞蛇摇动肋骨产生动力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杰克·索卡8年来一直在对蛇的飞行能力进行研究。近日,索卡在一份专业杂志上揭示了飞蛇擅长飞行的原因。他说:“尽管飞蛇缺乏类似翼膜的附肢,但它们仍是技艺高深的‘飞行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09,(1):17-17
人们常常将蜥蜴称之为“四脚蛇”,可见蜥蜴有“脚”或者“腿”的形象多么深入人心。但近日巴西科学家就在该国偏远的平原地区发现了一种奇特的蜥蜴新品种,这种蜥蜴长得非常像蛇,身体覆盖着鳞片,没有四肢,还有着像蛇一样突出的鼻子和尖利的牙齿。  相似文献   

6.
蛇晰     
生活在欧洲的蛇蜥,长40厘米左右,没有脚,行动时很像蛇,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毒蛇而遭残杀。它们捕食蜗牛和昆虫,大的蛇蜥还捕食鼠类。区别蛇蜥和蛇,主要是看有没有眼睑。蛇  相似文献   

7.
刘谊人 《奇闻怪事》2011,(11):62-63
一个夏天的黄昏,一条三尺多长的灰蛇,无声无息地爬上镇头河边的一棵老柳树,盘踞在探向河面的一个旁枝上。它昂起三角形的头颅,目光像冰一样冷。老柳树的附近有一片荒草没膝的废墟。这片废墟的深处居住着一头年轻的黄鼠狼,灰蛇等待的正是这头黄鼠狼。蛇是不敢向黄鼠狼挑战的。黄鼠狼闪电般的敏捷使蛇难于招架。这条  相似文献   

8.
蛇蜥     
田禾 《小学科技》2013,(2):17-17
生活在欧洲的蛇蜥,长40厘米左右,没有脚,行动时很像蛇,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毒蛇而遭残杀。它们捕食蜗牛和昆虫,大的蛇蜥还捕食鼠类。  相似文献   

9.
1975年4月,我们在海南岛考察期间,在海口市动物商店获得一条来自文昌县的环蛇属标本,见图1、2.经研究鉴定为乌青环蛇Bungarus lividus Cantor.在我国这是首次发现.现将其主要特征记述如下:上唇鳞7,2-2-3式;眼前鳞1,眼后鳞2;颞鳞1+2;下唇鳞7,前3片切第一颏片.背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3,(2):58-59
蛇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现生的各种蛇中,最先分化出来的种群是有后肢残留的。这也就是说,蛇的祖先有脚,而且四肢的退化顺序是前肢先消失,然后后肢消失。蛇与巨蜥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且同属于"有鳞类"(1)。有鳞类动物多生活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时代,在距今大概1亿年前,蛇类出现了。有关蛇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即陆地起源说和海洋起源说(见插图),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进化的结果是,蛇在陆地上和海洋里均有分布。它们拥有了能提高游泳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种具有蛇类外观体态、能蜿蜒运动的机器人(又称机器蛇),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这条长1.2米、直径0.06米、重1.8公斤的机器蛇,能像蛇一样扭动身躯在地上或草丛中自主地运动,最快运动速度可达每分钟20米。头部是控制中心,装有视频监视器,科研人员根据前方景象实时传输的图像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树--凤凰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白鹭如何辛勤地挖泉水、到大陆收集花草种子,使厦门岛上鸟语花香,蜂飞蝶舞,不但美丽,也挺热闹呢!厦门的变化,引起东海蛇王和蛇妖眼馋和骚扰,白鹭与之搏斗,勇斗蛇王,赶走蛇妖.在白鹭洒过鲜血的那片土地上,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大树.树的枝叶,像白鹭的翅膀一样;树上的花,像白鹭的鲜血一样火红.这种大树,人们把它称做‘凤凰木'.而厦门岛,从此也被称为鹭岛."  相似文献   

13.
蛇的尾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活在丛林中的蛇尾巴又细又长,生活在丘陵山区的蛇尾巴相对粗短,生活在荒漠中的蛇尾巴短而钝,穴居的蛇尾巴大都已退化,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尾巴均呈侧扁状。蛇的尾巴千姿百态,到底都有什么功能呢?运动功能我们知道蛇是从蜥蜴类进化而来的,当它的四肢退化后,蛇尾巴便替代了部分四肢的功能。盲蛇形状如蚯蚓,主要营穴居生活,行动迟缓,尾巴极短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蛇在运动时尾巴起平衡身体、协调运动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纤细的蛇尾巴就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灵活。树栖的绿瘦蛇,尾巴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头和躯干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蛇的爬行运动实验和运动中蛇体曲线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模拟机器人蛇行步态,针对典型的蛇式移动方式,设计并进行了蛇运动生物实验.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图象处理功能,分析了蛇式运动方式的特点及产生机理.从蛇式机器人机构设计的角度将复杂蛇体运动曲线分解成蛇体基本曲线段的转化与传播,运用“脊梁曲线法”较成功地解决了蛇式运动中蛇体曲线的动态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13,(2):60-63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蛇那弯曲游动、细细长长的身体吧。细想起来,蛇的脖子究竟止于何处?而它的身体又是以哪里为起点的呢?蛇的躯干和尾部是可以区分出来的(见54~55页)。观察蛇的骨骼,可以发现位于脊柱尾侧的椎骨,与位于躯干部分的椎骨是不同的,位于尾侧的这一部分椎骨是没有肋骨的。在脊柱上变换成不连接肋骨的椎骨的节点处,有兼具生殖和排泄功能的泄殖肛孔,使用这一特征点,也可判别出尾部的位置。那么,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找出颈部和躯干的交界点来么?蛇没有脖子还是脖子特别短?一般来说,颈部指的是头和肩之间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它不是海怪,也不是恐龙,它有像蛇一样的舌头,像锉刀一样的牙齿。它能长到3米多长,体重大约150千克。它们被叫做科摩多大蜥蜴,是世界上最大最强悍的,也是最古怪的蜥蜴。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尼古拉斯·维达尔和他的同事最近发表论文指出,蛇的祖先不是水生爬行动物,而是有脚的陆地爬行动物,它们的脚是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而逐渐地退化掉的。长期以来,科学家对于蛇的祖先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蛇的祖先是水生动物,因为现在的蛇在生物学的观点下,与一种名叫摩萨龙的现已绝种的水生巨型蜥蜴非常相似;另外一种观点是,蛇的祖先是陆生动物,本来有脚,这些脚后来退化消失了。尼古拉斯·维达尔和他的同事将17种现代蛇的DNA与19种水生蜥蜴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18.
金环蛇 Bungarus fasciatus(Schneider)为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毒蛇,曾发现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但在福建是比较罕见,过去对于本种蛇的采地也没有详细的记载(Pope1935).1946年5月9日作者从捕蛇者得到一尾,据云系由本省福清海口一个石洞中获得。该尾蛇与一般金环蛇稍有不同(图一),有两枚前眼鳞,而一般金环蛇只有一枚前眼鳞。此外在两顶鳞间尚有一枚很小的鳞片(顶间鳞?),至于其他形态与一般金环蛇很相象,可算为金环蛇的一种变异。茲将其形态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科技智囊》2012,(9):I0046-I0046
有一只麻雀,立志要高飞,天天练高飞的本领。后来,它终于如愿以偿,甚至能像雄鹰一样在蓝天下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20.
小花园     
今天,我信步走进小花园,只见一片片树叶纷纷落下,像一群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我站在树下,张开双手,一片落叶轻轻地落在我的手心里,轻快地打着旋儿,那么轻柔,那么可爱。我轻轻一吹,它像羽毛一样,慢慢地又飘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