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我国大约有600所普通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本科院校。在当前教育转型视角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主导下,高等教育必须通过"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校企业优势的互补,共同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2.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这种方式还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这一供求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配合"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还是"企业本位"型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为本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区域校企合作主要受区域内的环境因素和合作主体的情况影响,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顺应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完善政策环境,建立保障机制,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的三位一体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协同,加强高校自身优势建设,促进京津冀区域校企合作,逐步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实践能力、技术文案写作能力等基本能力,阐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2+1"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生产实习作业模块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了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理论指导的作用.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过渡,面临一些问题.参考德国工学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思路,尝试从课程开发角度对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即由校企共同制订培养大纲、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双方合作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软件产业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如何在当今形式下培养出满足软件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每个软件学院发展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软件人才需求分析,结合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方法,分析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系列举措,本文分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特点,简述了校园文化的特征,强调了校园文化在培养高职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了"校企双主体"模式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尽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受经济、职业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适合国情的校企模式。为构建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汽车类专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使合作双方实现"办学、育人、就业、发展"四方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企业、学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结合河南工程技术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对中职学校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提出了转变办学思想、创新培养模式、以制度推动校企合作、多层次校企合作、建设实践性师资队伍、探索课程改革等中肯的建议,以期达到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简述了校企合作的意义,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设置比例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并不是企业所需、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局限于单向知识传递方式的问题,提出增加实践学时比例、建设校本课程、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双向知识传递方式的解决对策。教学实践表明,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深入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了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入,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该文从学生角色难以转化、育人环境由学校变成了企业两方面对"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思想引导、构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全员育人体系、借鉴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内容,推动学生更新观念等应对措施,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EPT-CDIO理念的校企合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以"面向工程、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推进实训"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构建了五平台课程教学体系和技能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改革了教学方法;构建了"四结合"立体化育人环境,建立了多元化考评机制,把知识、能力、社会三者融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合作企业的需求,实现了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13.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通过企业顶岗锻炼提高专业应用技能。而"冠名班"合作模式为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提供较好的机会。为更好地发挥"校企冠名班"合作模式的作用,从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冠名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着手,分析当前校企合作"冠名班"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冠名班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校企合作模式为切入点,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地理信息专业人才为目标,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分析合作的动因,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订单培养、"2+2"分段教学、项目合作3种培养模式并具体阐述,最后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的引导、建立反馈评价机制、加强高校自身建设4个角度提出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宋强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156-156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本文通过在企业中实践发现的问题,从学校、企业各自职责分析,阐释我校企合作模式的特色和优势,为更好的适应企业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众创空间是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在实现完成区域经济人才培养的任务,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众创空间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与策略,旨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完成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加适销对路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突破高职院校办学瓶颈,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介绍高职汽车技术服务类专业开设的背景及现状,提出了校内基地运行的模式以及培养方案制定思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校方人才资源以及科研创新的优势,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培养中,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研究生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更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来看,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造成研究生的就业存在很多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校企合作下研究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现在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提升中医药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和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合作教育是美国校企之间合作最为成功和影响最大的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共建产学合作基地,学校、企业、政府、家长和新闻媒体等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合作教育全过程,以及校企对合作情况共同进行评价考核。我国职业院校应借鉴美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职业院校在合作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实践,完善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体制机制,加大企业在合作培养过程中的考核评价力度,探索出一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下,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是培养化工行业需求的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实施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通过提高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双方的认识、围绕企业技术岗位,完善课程建设、加强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的方式大力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校企合作建设,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化工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