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即刻早期基因Cyr6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留存宫颈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检测Cyr61表达水平,并分析Cyr61阳性率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C33a、Caski m RNA和蛋白表达,并使用HPV16 E6特异性抑制序列si RNA转染Caski细胞株72 h,检测Cyr61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组Cyr61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yr61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患者中Cyr61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化程度G1~G2、无宫旁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Cyr61阳性率偏高.宫颈癌细胞株C33a的Cyr6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细胞株Cask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 RNA组宫颈Caski细胞中Cyr6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r6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V16可能通过E6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下调Cyr61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Blf-ADT(布洛芬硫化氢供体物)的抗肿瘤作用,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通过形态学观察、噻唑蓝(MTT)比色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He La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测定He La细胞的迁移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测定He La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Erk、P38和Procaspase-3等)的表达.结果显示,Blf-ADT能呈浓度或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减少细胞集落的形成,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能显著提高He La细胞的凋亡率,影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Erk、P38和Procaspase-3等)的表达.Blf-ADT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宫颈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Krt7和p16在宫颈病变进展和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收集慢性宫颈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和宫颈癌的石蜡标本及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组织中Krt7和p16的表达,统计分析Krt7和p16的表达与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显示,Krt7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依次为24%(10/41)、13%(4/30)、71%(31/44)、88%(2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rt7阳性表达率在LSIL与HSIL、LSIL与宫颈癌、HSIL与宫颈癌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但在宫颈炎与LSIL之间没统计学差异(P=0.251);p16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依次为39%(16/41)、60%(18/30)、88.6%(39/44)、100%(2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阳性表达率在慢性宫颈炎与LSIL,LSIL与HSIL,LSIL与宫颈癌,HSIL与宫颈癌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Krt7和p16均阳性表达者在慢性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中的比例分别为2.44%(1/41)、3%(3/30)、68.18%(30/44)、88.00%(2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rt7、p16、联合检测Krt7和p16诊断宫颈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72、0.23(P0.01)。结论:Krt7表达阴性的LSIL,进展为HSIL或宫颈癌的风险可能较低,无需临床过多干预治疗;Krt7表达阳性的LSIL进展成HSIL或宫颈癌的风险可能较高,应当引起临床重视;联合检测Krt7和p16,可能在临床中能更有效的筛选出进展为HSIL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防治宫颈癌奠定基础。采用收集宫颈癌患者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1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石蜡组织标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方法。检测HPV16 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组织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状况。HPV16 L1蛋白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组织中阳性率为100%,而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仅为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组织。由此可知,HPV16 L1蛋白质在宫颈原位癌开始表达减少,宫颈浸润癌表达减少更明显,可能可以用于诊断CINⅡ和CINⅢ或CINⅡ和宫颈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CT)薄片制片在临床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2280例经CytoPrer-1制片,细胞采用TBS分级系统给予评估.结果:TCT检出意义不明的典型鳞状上皮0.83%(19/2280),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0.26%(6/2280),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0.04%(1/2280),SCC 0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0.04%(1/2280),共27人,占1.18%.其中活检19人,发现宫颈病变17人,为89.5%(17/19):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5%(2/1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1.6%(6/19),鳞癌47.4%(9/19)(原位癌3人,浸润癌6人).慢性宫颈炎10.5%(2/1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v6和p16表达产物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对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共9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宫颈癌变过程中CD44v6和p16蛋白进行研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44v6蛋白在CIN中的表述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且高于CIN中的表达(P〈0.01),p16蛋白在CI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也高于正常宫颈上皮(P〈0.01);CD44v6和p16两种蛋白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CD44v6和p1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提示这两种蛋白有可能作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一种免疫组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活性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APRIN1)表达的关系.方法 通过pEGFP-5X-3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将上调CAPRIN1的表达设为研究组(转染pGEX-5X-3-CAPRIN1质粒),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pEGFP-5X-3空载体质粒)、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CCK-8法、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CAPR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细胞CAPRIN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96 h,SGC-7901细胞增殖水平呈上升趋势,在培养48、72、96 h时,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迁移SGC-7901细胞数为(604.17±58.09)个,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的(316.92±38.78)个、空白对照组的(311.75±40.5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GC-7901细胞中p-Akt、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调CAPRIN1的表达可明显提升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激活Akt信号通路和CyclinD1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单纯增生11例及上皮异常增生10例,而正常口腔黏膜10例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47.9%(23/48),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9%(23/48),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LH-1与PTEN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0.548,P=0.018).结论:MLH-1与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均起作用,MLH-1与PTEN可能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Bm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mi-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间1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111/168)、23.3%(7/30),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i-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6,P=0.004,P<0.001),Bmi-1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Bmi-1阳性组(P<0.001).结论:Bmi-1表达异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Bmi-1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植皮对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的疗效和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2例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植皮治疗)28例,对照组(传统纱布常规换药治疗)14例,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后取创面组织,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 FGF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溃疡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组织HE染色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且成纤维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胶原纤维沉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胶原纤维沉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胶原面密度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溃疡组织的b 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b FGF光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b FGF光密度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植皮治疗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疗效明确,可能是通过促进溃疡组织b FGF表达上调来达到创面愈合的.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报道显示宫颈癌组织内的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基因启动子发生高度甲基化,并提示其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下降或基因休眠。本研究从蛋白质水平观察ESR1表达缺失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其维、汉妇女族群差异。收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II/III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福尔马林浸泡与石蜡包埋宫颈组织标本共1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ESR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ESR1蛋白在宫颈上皮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但是随着CIN和宫颈鳞癌的发病进程,其在上皮细胞内的表达逐渐发生缺失;ESR1蛋白表达缺失率在宫颈炎和CIN I组较低(22%),CIN II/III组明显升高(64%),宫颈鳞癌达到最高(76%),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但是在个体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汉妇女族群ESR1表达缺失率的变化趋势有共性,其族群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ESR1表达缺失可能是宫颈鳞癌的早期预警指标,这为揭示该基因高度甲基化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浸润性宫颈鳞癌患者的组织36 例,正常或者慢性宫颈炎宫颈组织32 例作为对照。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技术,检测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1、ANT2、ANT3,以及Bax、Bcl-2、p53 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差异。运用TUNEL 法测定不同宫颈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程度。Q-PCR 和WB 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53、Bax 在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表达降低,而Bcl-2 和ANT3 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 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的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宫颈炎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从而干扰细胞凋亡过程,这可能是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MCM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宫颈癌中MCM4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5.588,P〈0.05).正常宫颈、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宫颈鳞癌组织四组间MCM4的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有显著性(Hc=36.655,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中,MCM4的表达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0.359,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在淋巴结有转移与无转移组之间,MCM4的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χ^2=5.748,P〈0.01);MCM4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分组和临床分期进展无关(χ^2=1.666,P〉0.05;χ^2=0.076,P〉0.05).结论①MCM4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检测MCM4可作为判定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其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宫颈癌的预后判定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GDSC在线软件,分析了SN-38在数据库中8种宫颈癌细胞系对310多种化疗药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Z分数值,并选取HPV-18阳性HeLa细胞、HPV-16阳性SiHa和CaSki细胞以及HPV阴性C-33A细胞,经过SN-38处理24、48 h,通过CCK8试验检测了细胞活力来探究巨噬细胞是否介导宫颈癌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及HPV16/18型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在子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及HE染色对112例患者行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按照TBS(theBethesda report system)细胞学分类标准分类: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oepithelia or ma-lignancy,NILM),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同时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样本进行HPV16/18型检测。结果:①在112例细胞涂片中,NILM:16例(14.3%);炎症病变:26例(23.2%);ASC-US:44例(39.3%);LSIL:25例(22.3%);HSIL:1例(0.89%);②112例细胞涂片中HPV16/18型阳性率随着子宫颈病变加重而增高,NILM及炎症、ASC-US、LSIL及HSIL各组间相比,NILM及炎症病变组与LSIL及HSIL组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5例细胞学HPV16/18型胞浆阳性病例的子宫颈活检标本进行HPV原位杂交对照检查,结果显示细胞核均呈阳性。结论:子宫颈液基细胞学联合HPV16/18型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有助于发现HPV感染引起的子宫颈病变;HPV16/18型细胞涂片中胞浆阳性染色,可作为细胞学检查HPV阳性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性糖蛋白(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癌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lycodelin在30例子宫内膜癌及2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癌、子宫颈鳞癌和子宫颈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53.33%(8/15)和60%(3/5),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临床病理分期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I期75%, II期75.00%,III期50%;子宫颈癌Ia 60%,Ib 44.44%,IIa 66.66%)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织学分级的阳性率(子宫内膜癌G1 70%, G2 77.78%和G3 66.67%;子宫颈癌G1 59.14%, G2 50.00%和G3 60.00%)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Glycodelin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颈癌均有表达,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应用MassARRAY DNA甲基化定量分析方法检测58例宫颈癌组织、57例CIN2/3组织、36例CIN1组织及28例正常对照组织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各CpG位点甲基化,探讨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宫颈癌演进及与HPV16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110个CpG单位中甲基化率低于30%的CpG单位1612个,占总数的76.4%;甲基化率大于80%的CpG单位为4.4%,多分布于CIN2/3和宫颈癌组织之中。其中SFRP1基因启动子区CpG12.13和CpG18位点的甲基化率宫颈癌组高于对照、CIN1和CIN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G12.13和CpG18位点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无相关性(P0.05)。提示SFRP1基因在CpG12.13和CpG18位点上高甲基化可能与宫颈癌的演进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运用PCR及PCR-SSP技术检测HPV16 DNA和HLA DQB1*03、DRB1*13等位基因在新疆维族、汉族ISCC和对照组织中的分布,探讨HLA DQB1*03,DRB1*13等位基因与HPV16感染和ISCC的相关性及在新疆维族、汉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结果显示:HLA DQB1*03等位基因在维族ISCC和HPV16阳性的ISCC中的分布频率高于维族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66,P〈0.05;χ2=4.336,P〈0.05);在维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低于汉族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23,P〈0.05)。HLA DRB1*13等位基因在维族、汉族ISCC和HPV16阳性ISCC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族正常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汉族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HLA DQB1*03等位基因可能是维族ISCC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DOv6和PCN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一张组织芯片上117例组织样本中CD44v6、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癌前病变呈阳性表达;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明显,但其表达程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CNA的表达程度随着增生细胞和癌分级增加而升高。结论: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增生上皮以及鳞癌中这两种蛋白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口腔鳞癌组织特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探讨结肠癌相关转录子2(CCAT2)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使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检测5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lncRNA表达水平,分析特征性lncRNA表达谱;应用RT-qPCR检测74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AT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CK8法检测CCAT2干预细胞增殖的能力,检测CCAT2-siRNA感染序列靶向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株.结果 5例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谱共检出1 57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lncRNA,其中882个lncRNA表达上调,690个表达下调;19个lncRNA差异表达倍数≥10,其中11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CCAT2上调最明显.进一步对7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行RT-qPCR检测,癌组织中CCAT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患者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Ⅰ+Ⅱ期患者,肿瘤低分化组CCAT2相对表达量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27细胞转染CCAT2 siRNA1,siRNA2,siRNA3后,CCAT2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siRNA2下降幅度最明显,因此,选用CCAT2-siRNA2进行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显示:转染48h后细胞增殖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c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CCAT2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