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般溶剂抽提试验基础上,,用石油裂解副产品-O型溶剂在温和条件下对兖州烟煤进行了详细的抽提试验研究,对影响提产率的温度、时间和煤比,对添加剂、抽提预处理煤的溶剂和抽提煤的二次抽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用石油裂解副产品是一种高效煤溶剂抽提物质;(2)适宜抽提条件为:150℃,抽提时间1h,溶煤比为2:1;(3)添加适量的盐酸和硝酸可提高溶剂抽提率;(4)用稀酸硝酸预处理煤可大大提高煤的抽提率;(5)二次抽提可提高煤的总抽提率。本研究对于煤液化和纯煤制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波条件下抽提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辅助下,以神府煤为研究对象,四氢呋喃、乙醇、甲醇为溶剂,考察了抽提温度、时间、溶剂量及煤粒度对抽提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3种沸点不同的溶剂抽提率达到其最佳值所需要的溶剂量及煤粒度相差不大但抽提温度有所不同;同时探讨了以四氢呋喃、丙酮、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波辅助抽提效果,结果是变质程度相似的煤在相同抽提条件下抽提率不同。运用红外光谱现代分析技术,对神府脱灰煤和溶剂抽提后的残煤进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抽提并没有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部分二元复合溶剂混合热、溶剂与煤的作用热、抽提率的测定,找出了抽提率与作用热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试验的范围内,以溶解度参数作为选择抽提煤的溶剂的依据,仅适用于烟煤,不适用于褐煤;以煤与溶剂的作用热为依据选择溶剂,同时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褐煤热萃取率低的问题,以酸碱作溶剂对原煤进行预处理,在操作温度为380℃、常压、溶煤比为10∶1的工艺条件下,对预处理后的原煤进行热萃取反应制备超纯煤,考察了不同酸碱溶剂对热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煤相比,经不同种类的酸碱溶剂处理后褐煤的热萃取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经氢氧化钾预处理后褐煤的热萃取率最高,达到66.5%;红外光谱表明,采用酸碱溶剂预处理原煤,可以有效破坏煤的分子结构,使无机矿物质盐裸露在外,也使有机官能团得到充分暴露。因此,通过预处理手段可以获得更高的超纯煤收率,减少配煤炼焦行业中优质煤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产碱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粗毛栓菌4种微生物对内蒙古褐煤进行溶煤实验,探索了煤样粒度、氧化程度、溶煤时间和溶煤方式等因素对溶煤率的影响,并对溶煤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发现,当煤样粒度为0.074~0.125 mm,氧化程度为10 mol/L硝酸浸泡处理48 h,溶煤时间为14 d和以摇瓶培养的方式进行溶煤时效果最好,此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的溶煤率最高,达62.61%.IR分析结果显示,残煤红外光谱图与氧化煤红外光谱图相比,羟基振动峰增强,芳烃结构振动峰减弱;UV-VIS分析结果显示,溶煤产物的主要成分为苯酚衍生物、醛类和醚类化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煤经过微生物溶解以后,其结构发生变化,部分溶解为低分子量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煤裂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加热时间、温度和热速率对煤裂解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煤裂解的单一反应模型和多重反应模型,测定了两种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了用四氢化萘预处理对煤快速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微波条件下,以丙酮为溶剂,研究了微波/丙酮协同的抽提结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利用高分辨率13C固体核磁技术分析了神府脱矿物质煤.分析结果显示微波/丙酮协同抽提神府煤使丙酮更易与煤中含羟基(或酚羟基)基团活性点的位置作用.  相似文献   

8.
煤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溶胀行为及其交联本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溶剂抽提与溶胀法研究了煤-煤及煤-溶剂间非共价键力对煤大分子溶胀行为的影响。煤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反映了煤-煤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煤在碳含量81% ̄83%范围内有最小的分子间作用力,溶胀率最大。煤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胀行为由煤-溶剂间作用强弱决定,其溶胀率随碳含量增加而减小。煤大分子交联键性质包括共价与非共价交联两部分的贡献。共价交联存在于结构单元之间,非共价交联主要存在于片断之间,部分存在于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计预热对神木镜煤和柳林镜煤结构和喹啉抽提率的影响。用热台显微镜考察抽提物的碳化特性。左320~460℃预热温度区间里,预热柳林镜煤的抽提率呈现出两个温度间隔60℃的极大值,一个在其热分解开始附近,一个在软化点附近。而预热神木镜煤仅在开始热分解温度附近出现一个抽提率极大值。用DTA及FTIR分析数据可对上述喹啉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煤的微生物溶(降)解及其产物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利用八种真菌及九种煤研究了氧化煤的微生物溶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菌的溶解能力不同,需有适当的菌-煤匹配,考察了培养液组成、接种量,培养时间和作用温度,以及培养液-煤体系与空气接触面积因素对溶媒作用的影响,得出了溶煤效果较好的的适宜条件,对煤溶产物进行了戒严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核磁、分子量和溶解特性等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溶煤产物是一种极性强、有类腐植酸结构和酸性,高度水溶性的高分子有机化合  相似文献   

11.
笔者探讨了一套自动检测装置来测原煤坚固性系数,并对整套装置的结构做了初步研究探索,能够实现自动上料、砸煤、筛煤、测煤粉高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的准确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对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洁净煤转化的技术途径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洁净煤热解技术、洁净煤气化技术、洁净煤液化技术及燃煤发电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并对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了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煤炭洗选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煤炭洗选技术发展的现状,重点说明了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性能,预测了选煤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选煤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煤大分子中脂肪边基和杂原子的校正,使煤大分子与氢化芳香碳氢化合物等效,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的芳香性和缩合程度,得到了与煤大分子结构性质基本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煤化工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认为新一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煤的洁净利用,井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生产实践,介绍了高档放顶煤采煤方法回采工艺,指出了这一采煤方法的运用条件,并与其它放顶煤采煤法比较了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效益、加工原理、机械设备等方面讨论了将末煤加工成“块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即煤炭加工、煤炭高效燃烧、煤炭转化技术的逐一介绍,并对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进步论述了煤炭清洁利用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煤炭资源的价格和最优利用模式,阐述了煤炭的供需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