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19,(4):52-55
自觉是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觉就不会有自信,没有文化自觉就不会有文化自信。翻译自觉与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与自信。同理,没有齐鲁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就没有齐鲁文化翻译的自觉与自信。本文旨在沿着从文化自觉与自信到翻译自觉与自信这一学术脉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探索齐鲁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自觉与自信,以期为齐鲁文化对外传播找出一条新的译介之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非遗文化传承研究大多着重在器物考古、器物文化象征符号探索以及地方政府保护等方面,往往忽略了对于乡土文化自觉普适性的形成以及新媒体、数字化技术手段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运作中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困境,也是一种机遇。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推力,新媒体作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两者的相互作用拓宽了非遗传承保护路径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态势,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成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来自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也是一种文化使命和责任,它关系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杜媛媛 《科技信息》2012,(31):302-302
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镜鉴。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必须把握机遇、更新观念、有所作为,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储存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服务机构,其文化自觉的激发途径可分为文化觉醒、文化反思和文化发展3种形式.必须把握图书馆文化新内涵,从思想上、发展规律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通过传承创新,开展主题文化活动,推动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加强硬件建设、改善软件环境、提升职工的素质和能力、加强与读者沟通交流、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导向作用等是实现图书馆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学热”呈现出因应西方文化动向的被动“文化自觉”,其形式胜于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一场文化的虚热,并没有真正弘扬传统文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研习经典不失为一条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可行路由.因此,高校开设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课程的必要性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他们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应通过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构塑大学生文化自信语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效果,推动家庭教育发展、营造浓厚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氛围,加强自主学习、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自省意识等措施,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非遗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管理问题、推广与传播问题以及全球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等,使中国非遗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新状况,必须探索新的原则与观念.在原则方面,要系统研究非遗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坚持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重,推动非遗及其资源的"活化"发展等;在观念方面,强调非遗传承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非遗及其资源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非遗传承发展要融入大众与生活,非遗资源化与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非遗传承发展要聚焦融合发展的趋势,消费是非遗传承发展中的最佳传播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文化通过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需求、理想信念、归属意识而发挥其价值作用.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理解、接受、热爱、需求使文化得以传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重重困境,尤其突出的是少数民族本身不能自觉地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种自觉意识的丧失或逐步丧失,缘于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现代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一旦缺少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任何外来的推动力,都是难以完成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根基,提升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文化养成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更是责任,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人口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成员在适应都市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城市文化呈现出一元化倾向,另一方面又存在多元化的事实。在对待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上,既不能以“一”否“多”,也不能强调“多”而忽视“一”。城市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在实质上都是多元文化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郭绍波 《长春大学学报》2013,23(1):44-47,117
中国文化如何与西方强势文化互动并扩大自己的话语权,以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及繁荣发展,这是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课题.文章从批评视角对反映东西方文化关系的相关语料所进行的语义分析表明,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仍然存在,原因之一是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所力主的全球文化同质化与当前多元文化语境背道而驰.中国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应顺应文化反弹的思潮,努力在全球化背景下让东西方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消解,实现文化共生与文化互融.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文化符号的时尚,在风俗传承和变异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文章试图从物质、行为、观念等层次来讨论时尚的特点,探究时尚肇起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释时尚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及存在的必要性。最后,浅析了时尚和风俗之间的变奏关系。  相似文献   

14.
Tollefson J 《Nature》2012,482(7385):290-292
  相似文献   

15.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为人所忽略,而其交换价值却越来越为人所赞赏和崇拜,商品具有了拜物教的性质;当文化被资本入侵成为一种商品,处于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并受价值规律支配,文化也就同样具有了拜物教性质,这种文化消费的并不是文化的审美价值,而是文化的交换价值;文化生产成为了资本家资本积累和追求增殖的工具,资本家利用这一工具实现了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统治,由此,文化最终成为了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讲究历史使命与文化继承的国度,本文物归乡项目经过审慎评估,最终决定启动"文物缓存机制",在确定购入古文物的缓存期间,非营利型公益组织的人事成本费、通讯联系费、专家鉴定费、暂存保管费、邮资与交通费等等,这也是在公益筹款与集资募捐为主的社团法人架构底下,机构自我造血、永续发展与慈善公益性是组织的核心价值所在,本论文针对具有归乡价值的古文物在风云多变的交易市场之下,在何种情况底下必须启动"文物缓存机制"才能与境内外有组织的文物收购集团进行对抗。  相似文献   

17.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妥善处理好古都与首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以及新建筑与传统旧建筑的三个关系.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她的建设既要继承、保护灿烂的历史文化,又要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接续上当代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空前伟大的建设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尽管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落后于经济建设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塑造全国文化中心形象的六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沙,其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沙的历史风貌不复存在,众多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被拆除或破坏,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生态和城市文化建设。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意义,通过采取有效方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加强成片大范围历史建筑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长沙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被文化包装的商品能在充满“铜臭味”的商业世界里展现出商品的美感和诱惑力。品牌的文化包装得当可提升品牌的价值,生动地传达企业和产品的理念,准确地进行品牌识别。长沙的餐饮品牌就文化包装而言不乏精品,但从整体上看仍忽略了文化包装的真正内涵,且思维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