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遥感数据和3S技术进行乡村聚落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安徽省黟县为对象,基于核密度分析、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4年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2010年与2012年黟县各村镇之间的乡村聚落核密度估值呈较弱的聚集分布,2014年与2016年黟县各村镇之间的乡村聚落核密度估值呈显著的聚集分布状态;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的Moran's I指数均大于0,黟县乡村聚落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2016年Moran's I指数较2014年的低; 黟县乡村聚落核密度估计值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聚集分布的趋势有所减弱,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在增强; 地势、河流等自然因素以及道路、城镇经济、人口变化等社会因素影响黟县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变。【结论】黟县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合理规划、聚落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喷涂法在Q235钢表面涂覆聚硅氧烷复合涂层,在重工业污染区、人口密集区、一般工业区、乡村定居区4个220kV变电站大气环境中自然暴露15个月,采用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等研究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重工业污染区变电站的腐蚀电流密度从3.849 5×10~(-12) A/cm~2增加到15个月的2.257 2×10~(-10) A/cm~2;而人口密集区变电站的腐蚀电流密度值先从1.640 1×10~(-10) A/cm~2降低到6个月的5.736 5×10~(-11) A/cm~2,后增加到15个月的3.929 9×10~(-10) A/cm~2。结合自腐蚀电位和涂层阻抗,聚硅氧烷复合涂层在不同环境中耐蚀性顺序为:人口密集区乡村定居区一般工业区重工业污染区。  相似文献   

3.
围场县是河北省北端面积最大的县,也是最穷的山区县之一。探讨围场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对于认识如何开发山区、脱贫致富,有其参考价值。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从战略上看待山区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当从智力开发入手的、别开蹊径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以历城区为例,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及人均用地过大,用地粗放,变化强度具有空间差异性;交通干线及地形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有重要影响,农村居民点呈现出向临近公路区域聚集的趋势,高海拔与高坡度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较大,分布零散,空间分布不合理.通过以上研究对揭示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县,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文对喜德县贫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析,为喜德县社会经济发展、摆脱贫困提出了途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山西省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统筹城乡规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要创新发展思路,培育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小城镇文化建设,带动新农村树立优良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7.
以黑河流域湿地、农田、草地、柽柳、胡杨林、混合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象因子(净辐射、温度、土壤热通量、风速、相对湿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决策树(CART)、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深度学习(DL)等方法对蒸散量进行插补。结果表明:(a)RF、SVR、BPANN、DL在各个生态系统的蒸散量插补精度均较高(R2 = 0.8~0.93,RMSE=21.730~41.731 W/m2,MAE=12.153~26.129 W/m2),但SVR在柽柳、混合林生态系统的结果稍差于其他3种方法(R2降低了0.01~0.02),MLR插补精度最差(R2 =0.6~0.7),CART结果介于之间(R2 = 0.78~0.9)。(b)加入土壤体积含水率能一定程度提升模型插补的精度(R2提高了0.01~0.06)。(c)利用建立的插补模型去插补其他年份的蒸散量,发现其精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考虑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RF、BPANN、DL对于蒸散量的插补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加入土壤体积含水率可以提高模型插补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对四川省的城镇进行了地貌分类,划分为平原型城镇、丘陵型城镇、山谷型城镇、高原型城镇等,并讨论了它们的特点.还分析了城镇地貌与灾害的关系;平原城镇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与沉陷;沿江城镇拔河高度低,易受洪水灾害;峡谷口的城镇洪灾严重;山区城镇多滑坡、泥石流;城镇建设时不合理改变地貌,会引起灾害.  相似文献   

9.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有序转移,将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使小城镇成为联系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桥梁,形成对周围农村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二苯环丙烷衍生物C16H12NCl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z1z1z1,晶胞参数a=0.76817(3)nm,b=1.16307(4)nm,c=1.42057(5)nm,v=1.2692(7)nm3,Z=4.De=1.328gcm-3,R=0.047,RW=0.050。并讨论了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付万军  李君 《科技信息》2009,(15):296-297
湖南丘陵地区的中小城市大多具有面山环水、城市建设用地局促、"整体集中、局部分散"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衡东县在新一轮总规修编中采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格局、采取"西进、北拓、南移、东优"的空间扩展来促进城市发展、建立适度的组团式城市模式等对策来促进衡东县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湖南丘陵地区的中小城市的发展探求一些空间形态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基态CH2分子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CH2分子的稳定结构为C2v构型,电子态为X3B1,平衡核间距RCH=0.1072nm、离解能De=8.034eV,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推导了基态CH2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图准确再现了基态CH2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势阱深度与位置.  相似文献   

13.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在对2个街办3个乡镇150余农户抽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土地流转、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驱动机理,并提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需完善保障机制、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镇建设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supramolecular adduct [(H3O)2 (PtCl6)]3 (C42H42N28O14)2·H2O (1) was synthesized by mixing [PtCl6]2− and cucurbit [7] uril in solution of hydrochloric aci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ystem and space group F dd2 with cell dimensions:a=4. 705 33 (5) nm,b=7. 153 80 (6) nm,c=1. 894 61 (2) nm,Z=16,V=63, 7744 (11) nm3,D c =1.534 g/cm3, μ=3. 007 mm−1,F(000)=29 120,R 1=0.070 7,wR 2=0. 169 2. In crystal, the cucurb [7] uril molecules from two zig-zag chain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172040) Biography: Yan kun (1977-), female, Master, research direction: macrocyclic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6.
乡村聚落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也是乡村振兴和优化调控的基本单元.基于斑块形态和面积等角度划分乡村聚落类型,以总变化率和年均净变化率两个指标将东风镇村级研究区划分为增长型活跃区、增减平衡型活跃区、减少型活跃区和变化迟缓型区.结果表明:东风镇乡村聚落的斑块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增幅在下降,乡村聚落景观出现了破碎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析关中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点入手,对其分布类型进行了初步区划,并通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和空间结构演为两方面的研究提示出造成关中的地区乡村聚落型差异的原因及其聚落分布逐步扩散和空间结构由松散向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其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岷江上游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利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在G1S的支持F,对居民点空间格局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大散居、小聚居的农村居民点特征显著。(2)居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与道路的两侧,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居民点分布;居民点离散特征不显著。(3)居民点分布与海拔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人口的分布格局与人口数据空间化;实现生态避耕,区域景观格局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Let X t be the interaction measured_valued branching α_ symmetric stable process over R d(1<α≤2) constructed by Meleard_Roelly . Frist, it is shown that X t is absolutely continuous with respect to the Lebesgue measure (on R ) with a continuous density function which satisfies some SPDE. Second, 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underlying process is a Brownian motion on R d (d≤3), the corresponding occupation_time process Y t is also absolutely continuous with respect to the Lebesgue measure.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城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主导产业,尽快使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并带动相关产业,从而推动小城镇向前发展.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由于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作为推动城镇发展的动力已显示出巨大作用.大力依托小城镇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全面、深度开发.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