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建立硫酸长春新碱的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ⅪE 细菌内毒 素检查法,分别用 2 个厂家鲎试剂对 3 批硫酸长春新碱进行了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 在供试品稀释 法检测中,浓度为 0. 00104 mg /mL 的硫酸长春新碱对湛江安度斯和博康海洋有限公司生产的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 反应无干扰,使用 0. 03 EU/mL 的鲎试剂可对硫酸长春新碱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在 pH 调节法中,硫酸长春新碱 用 1 mol /mL 氢氧化钠调节 pH 值至 7. 0 后,对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最大不干扰浓度为 0. 00417 mg /mL,使用 0. 125 EU/mL 或灵敏度更高的鲎试剂可对硫酸长春新碱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硫酸长 春新碱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盐酸瑞芬太尼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盐酸瑞芬太尼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盐酸瑞芬太尼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采用灵敏度为0.5 IU.mL-1的鲎试剂,将本品稀释到0.254 mg.mL-1以下,对鲎试剂的凝集反应无干扰.结论:本品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来控制内毒素,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定为20 IU.mg-1.  相似文献   

3.
考察采用鲎试剂方法检测胎盘多肽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选择两个厂家生产的鲎试剂(灵敏度为0.5 EU/mL),对不同稀释倍数的胎盘多肽注射液供试品溶液进行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之间凝集反应的干扰试验.结果显示胎盘多肽注射液经40倍稀释后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对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选择灵敏度为0.5EU/mL的两个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不同浓度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系列溶液进行干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低于20mg/mL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溶液对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高于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所需的有效稀释浓度(0.2mg/mL).因此,鲎试剂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细菌内毒素限值确定为2.5EU/mg.  相似文献   

5.
通过鲎试剂的干扰试验,研究注射用氨基酸原料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操作。在2~16倍稀释级下,L-缬氨酸(c=2.5%)和L-异亮氨酸(c=2.5%)对鲎试剂无干扰,检测细菌内毒素的鲎试剂灵敏度小于等于0.5 EU.mL-1,而在16倍稀释级范围内,L-脯氨酸(c=4.5%)和L-亮氨酸(c=2.0%)对鲎试剂检查法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注射用L-异亮氨酸和L-缬氨酸用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检查其细菌内毒素方法可行,可以代替家兔法检查热原。供注射用L-缬氨酸细菌内毒素应小于0.04 EU.mg-1,显著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建立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选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将本品稀释4倍后,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结论:本品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源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进行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细菌内毒检查,发现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反应存在抑制干扰作用.用稀释剂Ⅰ代替BET水进行样品的稀释,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在15倍以上稀释质量浓度时可排除干扰.对3批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进行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所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8.
建立凝胶法检查穿琥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本实验细菌内毒素检查应用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进行.选用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将穿琥宁注射液稀释成1:10浓度的稀释液,进行凝胶法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注射液中所含细菌内毒素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同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符.以上结果证明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以代替家兔法检测穿琥宁注射液的热原.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注射用甲硫氨酸维生素B1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得知,注射用甲硫氨酸维生素B1质量浓度为0.25mg/mL的稀释液可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实验中3个批号的注射用甲硫氨酸维生素B1经检查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中国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CSE)和鲎试剂(TAL)替代美国的细菌内毒素参考标准品(RSE)和鲎试剂(LAL)来检测硫酸链霉素的细菌内毒素的可行性.方法:用RSE标定TAL的灵敏度及CSE的效价,考察硫酸链霉素对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干扰作用.结果:TAL的灵敏度和CSE的效价均符合规定,硫酸链霉素在1.25mg/ml的浓度下对细菌内毒素检测无干扰.结论:可以采用CSE和TAL替代RSE和LAL进行硫酸链霉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个从成年牛血清同时制备纯化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方法。从无血清培养基添加蛋白的角度作了纯度检测,内毒素和脂肪酸含量测定,并通过了无血清细胞培养检测。结果表明,用此方法生产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可以用作无血清培养基添加蛋白。  相似文献   

12.
促细胞生长效应试验对牛血清采血年龄段判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提供的不同年龄段采取的牛血清,配成含不同血清浓度(2%、4%、6%、8%、10%)的MEM培养液,通过培养SP2/0细胞测定各试验组细胞的最大增殖浓度、倍增时间和克隆率,用以对牛血清采血年龄段的判定 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牛血清对SP2/0细胞的促细胞生长效应试验存在差异性 在同一血清浓度下,随着牛采血年龄段的增长,其细胞的最大增殖浓度降低,倍增时间延长,克隆率下降 因此,用该试验方法推断牛血清采血年龄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鲎试验法(limulustest,LT)对市售的几种饮料和自来水进行了细菌内毒素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种饮料内毒素含量在750~1000EU/ml之间;另两种饮料的内毒素含量在50~100EU/ml;矿泉水的内毒素含量低于2.5EU/ml;而自来水的内毒素含量则在200~250EU/ml之间 上述结果提示:各种饮料和水之间的内毒素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部分饮料的原料及其生产过程受到了细菌的污染 用此方法检测饮料或生产用水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可以了解饮料和水在其生产过程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以及生产中的卫生质量状况 用此方法检测时间短、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实验运用内毒素吸附柱,对比格犬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吸附作用,探讨其在犬体内吸附内毒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静脉输注LPS(内毒素)复制犬内毒素血症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液灌流机配合内毒素吸附柱进行灌流吸附治疗,对照组采用不含内毒素吸附剂的空柱。分别选取多个时间点,采血测定犬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内毒素含量。结果安全性检测:治疗组犬的体温持续下降,对照组犬的体温先升后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犬体温在灌流吸附90 min、120 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犬在心率、血常规、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含量、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补体C3浓度及纤维蛋白酶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吸附效率检测:测定内毒素过滤柱灌流吸附60 min、90 min1、20 min三个时间段内毒素含量,治疗组犬血清中内毒素降低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内毒素吸附柱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具有吸附血清中内毒素的作用,可降低血清中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用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研究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 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探讨了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结合的类型, 阐明了它们的结合产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是凭借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异鼠李素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减弱. 金属离子的介入影响了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 的结合, 降低了其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共基质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处理、厌氧-好氧发酵工艺、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技术、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综述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原理及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技术不够成熟,降解效率还不高。提出今后应该在筛选高效降解菌及基因工程菌,探明高效降解菌株的代谢动力学和代谢机理,创建新的技术手段和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将现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二者相互作用时的热力学参数及检测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对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猝灭效应,二者反应形成复合物,硒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方式属于静态猝灭;硒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靠静电相互作用力结合,且相互作用是自发进行的,二者的结合位点约为1。  相似文献   

18.
动物血清在细胞培养中的重要性及其质量控制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新生牛血清的应用最为广泛,所以新生牛血清是生物技术产品中重要的原辅材料之一,做好新生牛血清的质量控制是促进生物制品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壳质是一种含氨基的均态多糖,它既能生物合成,又可被生物降解,且不污染环境。壳聚糖是甲壳质脱乙酰化的产物,壳低聚糖是二至八糖的低聚糖。对甲壳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以及壳低聚糖在种子被覆剂与植物活化剂、固定化酶和生物反应器的载体、菌体内核酸和毒素去除剂、扫描电子显微镜用试剂及膜的分离材料等生物领域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尤其是近年来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