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对噁唑硼烷催化前手性酮砜不对称还原反应进行了半经验MNDO研究.结果表明,该不对称还原反应是放热的,反应的手性控制步骤是氢从BH3向酮羰基碳的转移,氢转移反应通过一个六元环过渡态完成,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芳纶第三单体P,P'-二氨基苯哌嗪的合成,并对其中间体P,P'-二硝基苯哌嗪的合成作了系统的研究.本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合成中间体P,P'-二硝基苯哌嗪时加入氢化钙,使产率达82.3%,大大超过文献产率(57.9%),并对反应过程作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升温型金属氢化物热泵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考虑到金属氢化物床的传热和换热器间显热回收等实际因素,提出了升温型金属氢化物热泵性能系数计算公式,为合理选择金属氢化物对,以及调整热泵的各种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强化金属氢化物床的传热、采用平台倾斜度小的金属氢化物、减小反应器材料的比热和质量,以及换热器间高效率的显热回收,是提高热泵性能系数的有效措施.金属氢化物热泵的性能系数随驱动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升幅度随驱动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秋  莫凤 《贵州科学》2002,20(2):64-67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的含量分析条件,试验了酸介质、还原剂用量对测定铅的影响,以及食品中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干扰情况和样品消解方法,选择了仪器的最佳氢化物发生条件,经回收试验和精密度检测,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金属氢化物反应器内吸氢过程的热质传递特性,建立了圆柱形反应器的二维多物理场模型.新建立的模型考虑了换热流体流速与温度变化对反应器吸氢过程的影响,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V3.5a软件来求解,并探讨了一些重要参数变化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近换热管壁处的氢化物床的温度较低,吸氢反应更快,换热流体入口附近床层的吸氢反应比出口附近的快;减小氢化物床层与换热管壁面之间的接触热阻和增加氢化物床层有效导热系数都可以增强换热效果,从而加快吸氢反应,当接触热阻从0.002 m2·K/W减小到0.0005m2 ·K/W时,吸氢反应时间大约缩短了15.5%;采用强化换热措施可以减少吸氢反应时间,提高反应器平均功率.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方法及其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手性恶唑硼烷类催化剂的应用,使用手性改型氢化铝锂的还原,手性修饰的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的应用,具有膦酰胺结构的手性催化剂的应用,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氢化不对称还原,不对称相转移催化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  相似文献   

7.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硝基氢的异构化反应机理中振动模式进行了分析。该异构化反应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并在分子内发生电子的转移。对异构化过程中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振动频率,键的力常数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各种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可以确定键的断裂,形成情况和电子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金属氢化物床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氢化物床的有效导热系数是研究强化金属氢化物传热、优化设计金属氢化物反应器的重要参数。目前,人们只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金属氢化物床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并且讨论了氢化物床的各种参数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利用本模型计算TiMn_(1·5)—H系的有效导热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9.
金属氢化物吸附和脱附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化学吸附的机理,提出圆柱筒型金属氢化物吸氢、放氢的物理和数学模型。以金属氢化物LaNi4.7Al0.3为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时间的金属氢化物的反应锋面位置、热流量和吸氢量等参数。还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金属氢化物吸氢、放氢的传质情况及金属氢化物导热系数对金属氢化物的吸附、脱附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金属氢化物在相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证明:利用金属氢化物贮氢,应尽量减薄反应层的厚  相似文献   

10.
The substituent effects in the Birch reduction reaction of substituted benzenes are discussed. A nonplanar^boat-form conformation is suggested for the benzene radical union formed by the transfer of an electron to a substituted benzene-molecule. In this conformation the 1,4 -dienyl radical union has two double bonds isolated,the negative charge is localized on po-sion 6 and the. single electron is on position 3.the farthest position from the negative charge, when the substituent is electron-withdrawing. Both alkyl and alkoxy groups are considered to be electron-withdrawing. These sub-stituents should be activating groups for their inductive effect. The reaction rate decreasing of alkyl benzenes may be caused by reasons other than electronic effect. The reduction of benzole acid and. benzamide, in which 1,4-dihydro benzenes are obtained,is considered to be an exceptional example,in which an extra stabilized Y-aromatic radical union may be inv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