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多年来对其治疗一直延用抗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经多年研究证实:HP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胃窦炎、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与胃癌有密切关系,因此,根除HP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目前HP根除方案较多,但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采用达克普隆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HP,旨在探索一种消化性溃疡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素君 《科技信息》2013,(6):276-277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临床常用的及不断涌现出的新的治疗药物来综合介绍消化性溃疡现代治疗中的某些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为可安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4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为可安、立复丁治疗,观察2组溃疡愈合率,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1).结论 为可安治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缩短病程,安全.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多年来对其治疗一直延用抗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经多年研究证实:HP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胃窦炎、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样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并与胃癌有密切关系,因此,根除HP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目前HP根除方案较多,但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采用达克普隆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HP,旨在探索一种消化性溃疡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除了癌症以外,消化性溃疡一直是胃肠疾病中引起死亡最常见的原因。许多死亡者是老年人,且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有关。虽然出血的急性或死亡率已经遂渐下降。然而长期预后还不肯定,尤其是与出血后应用抗溃疡药物及非类固醇抗炎药物(NSAIDS)治疗的关系未确定。在本研究中,作者收集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观7例,年龄大于60岁,收集其资料作病例对照研究。在1986年4月-1991年2月间,使用医院及综合医疗(GP)记录。根据345例子1992年1月仍存活息的GP记录,92%的患者接受过溃疡的特异性治疗叩%仅用几站抗剂,其中力%;患者用药时间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阿莫西林口服,每日2次,每次1g,痢特灵每日3次,每次100mg,同时给予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消化性溃疡显效39例(93%),有效3例(7%),无效0例。结果表明,洛赛克组溃疡并出血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洛赛克能较快地缩短呕血、黑便的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胃镜特点及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3年6月间老年人(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及并发出血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单纯药物治疗好转和/或痊愈56例,死亡9例.结论:老年病例中消化性溃疡发生率高,上消化道出血多,消化道不典型表现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探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施以综合性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选取临夏市红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6月-2019年1月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探究对象,按照随机原理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心理疏导、疾病知识普及、饮食习惯干预等细化的综合性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健康教育措施联合药物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尤其适合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徐永昌 《甘肃科技》2014,(7):136-137
探讨了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本研究采用随机性的研究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采用抽签法分组:纯中药治疗组50例;西药对照组46例。纯中药组治愈42例,无效8例(包括放弃治疗的2例),总有效率84%;西药对照组治愈2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0%。通过对两组消化性溃疡患病人群分别采用中、西药治疗的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中药治疗优于西药治疗。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可靠,患者医疗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对人体消化、营养、免疫等生理功能的调节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会阻碍肠道蠕动进而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还会引起炎症性肠病、肥胖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如今,肠道微生物群被喻为"人体不可忽视的重要器官",人们对其的研究方法逐渐完善.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胃肠道体外模拟系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文中综述了常见疾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胃肠道体外模拟系统研究肠道菌群与人体细胞、消化的相互作用,体外模拟系统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以期为利用体外胃肠道模拟系统研究食物益生效果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应用内镜微波组织凝固疗法(EMCT)治疗胃息肉、胃癌、消化性溃疡三种疾病21例、39次治疗。提出了溃疡面搔刮加微波凝固治疗难治性溃疡、及EMCT联合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等方法。胃息肉13例27枚及Ⅱa型早期胃癌1例与消化性溃疡3例全部达到治愈。85.2%的胃息肉EMCT一次治疗成功,Ⅱa型早癌一次成功,消化性溃疡2例一次成功。进展期胃癌4例均达到肿块缩小、狭窄的胃腔扩大与自觉症状改善的效果。鉴于疗效显著,认为三种疾病均适用本疗法;并就EMCT的适应症、使用限度和治疗目的作了讨论;展望了以EMCT作为早期胃癌经内镜根治疗法手段之一的远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故将消化性溃疡作为感染性疾病观察,故清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是唯一目的.目前西医二联疗法、三联疗法能获近期疗效,但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且停药则易复发.临床上辅以中药治疗,以增强疗效、稳定缓解病情、减少复发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赵辉 《科技资讯》2014,(36):55-55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原因与解决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11月治疗的16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Person分析法分析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结果:在162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共有81例因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占总比例的50%,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为喹诺酮类,共35例(43.21%),β-内酰胺类共有25例(30.86%)。而患者主要发生不良反应的部位为皮肤或软组织,占总体比例的58.02%,而消化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27.16%。通过Person分析后,给药时间长、浓度过高、滴速过快、剂量过大都会影响不良发应发生几率。结论:该院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采取严格的监管与改进措施,保证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更加正规,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4.
刘长慧 《科技信息》2010,(7):396-396
西米替丁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消化疚病的药物,一般用于消化性溃疡等胃酸分泌较多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治疗经验的进一步增加,它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已用于多种疾病,包括某些皮肤病、肿瘤、病毒感染、前列腺增生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民勤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内镜下止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空腹胃液pH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2h、24 h、48 h的止血率明显提高,再出血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3/53),与观察组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空腹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能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更佳,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康复,以病人治疗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对某种疾病的大多数病人最有效的护理流程和规范.本论述详细介绍了临床护理路径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可以达到缩减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和建立友好护患关系的作用.相比传统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d,治疗费用减少了1 010元,对消化性溃疡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8%,护理满意度提高了5%.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与护理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用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用一般药物治疗35例。四周后复查,前者溃疡愈合率和胃痛消失率为79.2%和91.5%,后者为57.1%和8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了解抗结核药物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作进一步调查分析。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的65例结核病确诊患者,监测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抗结核药物常见临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对可能影响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在65例患者中,其中4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比63.08%。以泌尿系统异常、肝胆系统异常、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发生抗结核药物常见临床不良反应的41例患者中,轻度不良反应、中度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患者所占比例依次为85.37%、12.20%、2.44%。抗结核药物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是否患有糖尿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以泌尿系统异常、肝胆系统异常、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合并糖尿病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钱春花 《甘肃科技》2011,27(16):160-161
近多年来,有关溃疡病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治疗学研究取得了质的飞跃.幽门螺杆菌( Hpylov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山丹县人民医院采用艾普拉唑、莫西沙星、克拉霉素新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7例,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呋喃妥因治疗老年急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62例老年急性下尿路感染患者,给予呋喃妥因治疗,50mg,口服,6h/次,疗程3d,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本研究的62名老年患者,使用呋喃妥因治疗,痊愈52例,显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9%。不良反应发生率8.06%,均为胃肠道反应。结论:呋喃妥因治疗老年急性下尿路感染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方便、经济,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下尿路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