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在造模80 d内,新物体识别能力的动态变化.60 mg/kg腹腔注射STZ,72 h后检测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模型复制成功,记录DM模型的成模率;模型制备第40、55、70天采用大鼠行为仪以接触次数、相对识别指数为指标,检测大鼠新物体识别行为的变化并记录空腹血糖变化及整个实验期间的死亡率.结果表明,造模72 h后DM的成模率为90%,整个实验期间的死亡率为21.7%;模型组的空腹血糖在造模第3、30、60、8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在造模第40d对新物体的相对识别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造模第55、70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在造模第40、55、70天对新物体的探究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6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STZ造模的DM大鼠在造模第55天开始出现新物体识别障碍,持续至70 d.  相似文献   

2.
五加科大参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大参属(Macropanax)是荷兰植物学家Miquel于1855年建立的,当时记载了三种植物,到1864年他又发表了另一种,其中有两种植物被E.Regel(1863)和B.Seemann(1864)重新组合到罗伞属(Brassaiopsis)中。直到1942年,李惠林(H.L.Li)在发表《中国五加科植物》一文时,该属只记载两种。1965年后何景、曾沧江对五加科的进一步研究,使该属的种数增加至6种。1979年冯国楣、李雅茹在云南植物志中又描述了一新种;同年,Philipson在马来西亚植物志中也增加了一个新组合种,其种的数目便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丝素在NMMO·H2O中的溶解及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丝素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一水合物(NMMO.H2O)中的溶解行为,结果发现:天然蚕丝纤维脱胶后得到的丝纤维可以直接溶解在NMMO.H2O中,但是很难得到高于10%浓度的溶液,因而无法用于纺丝.而由再生丝素水溶液制得的再生丝素膜则易于溶解在NMMO.H2O中,并可以得到浓度高达25%的再生丝素/NMMO.H2O溶液,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再生丝素/NMMO.H2O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活性染料X3B在酸性的均相杂多酸(pH1.0)和中性的固体杂多酸盐水溶液(pH6.5)中的紫外光催化降解行为.在均相溶液中,主要考察了磷钨酸浓度对降解X3B的影响,并探讨了X3B的降解机理;在固体磷钨酸钾水溶液的光催化中,考察了电子清除剂H2O2对X3B降解的影响,发现电子清除剂的加入能加快X3B的降解.结果显示:杂多酸(盐)在光催化处理水中有毒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位英国人: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弗莱明(A.Fleming,1881-1955)的贡献是他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及其治疗效果,钱恩(E.B.Chain,1906-1979)和弗洛里(H.W.Florey,1898-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8.
用RHF自洽场从头计算在STO-3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顺式和反式丙烯酸的平衡构型.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拓扑分析研究,发现顺式丙烯酸的平衡构型是一环状结构,H(5)和H(7)之间有弱键相连.但H(5)和H(7)之间键的键鞍点靠近环鞍点,说明它是一不稳定构型,H(5)-H (7)键有断裂的趋势.这也能说明反式结构比顺式更稳定.  相似文献   

9.
K病毒     
<正> A.历史背景小鼠K乳多空病毒(mouse K papoVavirus)不要与“kilham大鼠病毒”混同起来,它是大鼠的一种细小病毒,与小鼠K病毒完全无关,但有时误称为大鼠K病毒。小鼠K病毒是Kilham氏于1952年分离出来的。他在研究C_3H母小鼠的“Bittner乳汁因素”(乳腺瘤病毒)时,把C_3H成年小鼠的肝、脾和乳腺癌的浸出物,经脑内注射接种一日龄瑞士小鼠。12日后,自一支有呼吸困难和肺实变的小鼠肺收获材料,从脑到脑,连续于一日龄瑞士小鼠继代。K病毒就从这材料中分离出来。随后,再从C_3H小鼠作分离(总共五次),并研究其生物学和  相似文献   

10.
用硝酸钕与对羟基苯甲酸(HOC6H4COO)和咪唑(C3H4N2,简称Im)在95%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稀土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HOC6H4COO)4(C3H4N2)2·4H2O,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根据TG-DTG曲线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利用Satava-Sestak积分法和Achat-Brindley-Wendworth微分法对脱水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脱水阶段动力学方程为da/dt=A/β·e-E/RT{(1一α)[-IN(1-α)-2]/3}.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发现标题配合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动物可以通过模仿更有经验的个体来学习复杂的行为。这种学习模式需要对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长久记忆。与情景记忆不同,用来引导模仿行为的记忆(行为目标记忆)不需要海马体参与,能直接编码在皮层中。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Todd F.Roberts及其团队在斑马雀脑中发现一条声音驱动通路,并在其中植入了指导唱歌学习的记忆。该研究已于2019年10月4日发表在Science上。斑马雀是一种小型鸣禽,善于通过倾听和模仿  相似文献   

12.
费米(E.Fermi)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过一条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即“如果热可由物体A传递到物体B,那么热由物体B传递到物体A而不产生其它影响是不可能的。”粗看起来,费米的这种陈述方式与克劳修斯的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陈述方式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当我们作较为细微的比较、讨论之后,就可以发现费米说法与克劳  相似文献   

13.
冰的双折射     
近代物理的研究大多从微观的机理出发,来分析探讨物体的宏观性质.该文运用固体物理基础理论,简单介绍sp3杂化轨道以及H2O分子中H-O共价键的形成,分析冰介电常数(f)的各向异性,原创性地提出冰的双折射概念,并设计了偏振光的干涉实验.  相似文献   

14.
磷酸三丁酯修饰电极测定维生素B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VB6在自制磷酸三丁酯 (TBP)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NH3 ·H2 O~NH4 Cl缓冲液中开路富集一定时间 ,进行阳极化扫描 ,发现在 0 .94V(vs.SCE)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 ,峰电流和VB6的浓度在 2 0~ 9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用于药片中VB6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氢(H)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对大多数最先进的表征技术不敏感,因此很难确定其在材料中的存在和分布.但H元素就像一把“隐形的钥匙”,在材料科学中开启着不同寻常的物理性质. 2019年,无限层结构镍氧化物超导材料(镍基超导)的发现,激励了研究人员寻求更多类似于铜氧化物的新型高温超导材料,以及探究高温超导机理中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关联.目前,镍氧化物超导体主要通过金属氢化物的拓扑还原制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镍基超导中CaH2辅助的拓扑还原是否会在薄膜中引入“额外”的H元素,并影响其超导态?本文着重回顾了H元素对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镍氧化物中H存在的痕迹、H元素在材料内部的原子占据位置,详细分析了H元素对镍基材料超导电性的影响机制,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展开了开放性讨论.  相似文献   

16.
合成一种偶氮四唑衍生物4-偶氮四唑苯酚(H2ATP),培养该化合物的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含有1个H2ATP分子和3个结晶水分子[(H2ATP)(H2O)3](1),1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其晶胞参数:a=6.816(3),b=9.406(4),c=9.628(3),α=72.42(2)o,β=75.65(2)o,γ=79.84(3)o,Mr=244.23,V=566.6(4)3,Z=2,Dc=1.431 g·cm-3,μ=0.118 mm-1,F(000)=256.0,R=0.112 3,wR=0.209 3.在[(H2ATP)(H2O)3]中发现了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O-H…O、O-H…N 2种氢键相互作用.并研究了H2ATP的光致变色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用B3LYP/6-311 G(d,p)方法对甲醇单分子解离反应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对各个物种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振动分析,并在同样的基组水平上用包括非迭代三重激发的CCSD(T)方法计算单点能,给出了包含零点能校正的各反应通道的势能剖面图,确定了可能存在的过渡态和反应势垒.研究发现,甲醇分子中原子氢(H)的消除反应有3个通道,O—H键和C—H键断裂是两种直接解离的方式,另外一种则是O—H键断裂后生成的产物CH3O具有足够的能量越过较低的活化能垒而进行再次分解所致;分子氢(H2)的消除反应有4中心消除和两种不同类型的3中心消除方式;而C—O键的断裂过程亦属于直接解离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用相平衡方法研究了Zn(NO3 ) 2 -Val-H2 O三元体系在 2 5℃及全浓度范围内的相平衡行为 ,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和折光率 -组成图 .合成制备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固液异成分配合物 :Zn(Val) (NO3 ) 2 ·2H2 O(Ⅰ ) ,Zn(Val) 2 (NO3 ) 2 ·H2 O(Ⅱ ) ,Zn(Val) 3 (NO3 ) 2 ·H2 O(Ⅲ ) .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非线性高阶发展方程(|ut|r-2 ut)t-Δu-μΔut-Δutt+f(u)=g(x)整体解的长时间渐近行为,运用渐近光滑方法研究3r6时系统解半群{S(t)}t0在H10(Ω)×H10(Ω)中全局吸引子A的存在性.A在H10(Ω)×H10(Ω)中紧、不变,并按H10(Ω)×H10(Ω)的范数吸引H10(Ω)×H10(Ω)中的任意有界集.其中非线性项满足临界指数增长条件.  相似文献   

20.
自1905年狭义相对论创立到六十年代初,人们一直认为高速结动物体的表观形象,即是它沿着运动的方向作了罗仑兹收缩后的形象,爱因斯坦本人和罗仑兹即持这种观点。虽然在实验上还没有直接观测到,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出愈益精密的仪器,将来总会实现的。直到1959年,J. Terrel发表了他的研究,才弄清楚了高速运动物体的表观形象是取决于物体的罗仑兹收缩和光速有限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在小视角的情况下,这个表观形象相当于物体作了一个转动(Terrel转动)后的形象;他还指出;罗仑兹收缩是看不见的。不久前,国内有人认为罗仑兹收缩并非绝对看不到,并提出了小视角的例子为证。本文论析了罗仑兹收缩是看得见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个大视角的可以看得见罗仑兹收缩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