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5,(11):6
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盂建伟近日提出,科技领域的创新文化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创新。既然这种创新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科技创新,那么它自然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然而,这种创新文化并不是科技文化本身,而是一种激励人的创新精神的文化,所以,光靠科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整个人文精神的资源,为创造者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人文动力和人文关怀,让创造者实现人文价值。概括起来,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科技活动人文化,从而以人文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对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特点。体系构建自成一说而富有特色,对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历程进行深刻总结,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体系的形成规律,进一步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更好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3.
谈到科学和文化,许多人会认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不仅有较为清晰的界限,而且存在巨大的差异。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孟建伟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科学有其深刻的文化本性。但由于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科学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即知识层面的和功利层面的形而下的部分,而忽略了科学中包含的精神内容,即文化层面的形而上的部分,再加上人们通常以为自然科学才是科学,在谈到文化时更多地会想到是人文社科的东西,结果,科学文化的问题通常被大家所忽视。孟教授认为,科学的精髓是文化。当前我们不仅需要强调科学知识的应用和传播,更需要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引导,要让科学的灵魂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发挥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追求科学文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梦想”,  相似文献   

4.
彭炳忠 《安徽科技》1999,(11):47-48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科学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科学文化的过程。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在化而形成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 从某个特定角度给科学精神下个定义并不困难。然而,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科学的认识由浅入深,迄今已较全面、深刻,但也明显存在若干缺陷: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对科学活动的社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关于科学自主性的意识淡薄;夸大科学的可计划性;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理解欠缺等等.当代中国科学观重建的当务之急是:(1)端正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技术对科学的依赖性; (2)清醒认识科学的限度和局限性,让公众对于科学的认识更加客观:(3)高度尊重科学的自主性,继续推进我国的科技体制建设;(4)正确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缩小并恰当运用计划科学手段;(5)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着力普及现代科学观.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就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想.这标志着江泽民同志关于先进文化创新思想体系构建的进一步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指南,充分体现出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凸显了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度重视。最近,省委书记张宝顺先后在省委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训班上就安徽自主创新工作提出新要求。他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走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加  相似文献   

8.
徐超 《华东科技》2010,(7):34-35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科技创新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开展科普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把科技创新摆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第二任务,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中央关于科技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科技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立足兰州实际,贯彻落实十八大对科技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核心是围绕转型跨越,聚力创新驱动,全力建设创新型兰州。  相似文献   

10.
张巍巍 《今日科技》2011,(10):39-41
诺贝尔奖一直是我们眼中的科学界最高峰,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则以其杰出的科学贡献和科学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中国的科技创新环境,诺奖得主们怎么看?欧美国家的创新政策是怎样的?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他们眼中的科技创新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1.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形态,它由价值观念和制度建设两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建设是创新文化的保证.科学普及是以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面终身科学教育.创新文化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和高层次的目标,为科学普及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文化实验,而科学普及是传播创新文化的重要渠道,为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性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希腊哲学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希腊哲学的核心是精益求精的求真精神,这种求真精神对我们当前科技创新将会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普的战略性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要求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一片呼声中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我国的科学普及不应该仅仅普及科学知识 ,更应该增强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笔者进一步认为 ,科学普及应该从以往唯科学、唯技术的导向走向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志向 ,重点传播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内涵的有整合意义的科学文化 ,从而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在此 ,围绕新世纪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文化的3个基本问题 ,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科学文化的内涵及其社会作用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文化 ,是中国新世纪推进公众理解科学首先需要辩明的问题。多年来在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不断优化。通过收集3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获奖信息,采用案例与数据分析法,分析其主要贡献和年龄数据,得出了获奖者的一些普遍规律,如拥有强大团队的鼎力支持、敢于猜测和精于验证的科学方法、执着创新的优秀品质、锐意进取的人格魅力,进而发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蕴含着开拓创新、团队合作、批判质疑、执着科研等科学精神。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科研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的科学精神细节进行披露,能够使科研工作者深刻领悟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鼓励其不忘初心、攻坚克难、传承精神、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15.
刘建伍 《小学科技》2013,(12):I0001-I0001
作为深圳市龙岗区一级学校、区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辅城坳小学一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科技教育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为中国带来了“赛先生”,之后的百年间科学对国家建设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科学精神在当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从科学精神的内涵出发,回顾了自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精神在中国的百年传承,论述了国人的科学观历经由救国利器到建国生产力、重要文化元素等观念的步步深入的过程,明晰了科学精神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位置,并以科学精神为标准剖析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和现存的问题,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和未来走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发展具有技术传统和精神传统,而且形成了社会建制.技术也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科技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努力实现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的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唯物史观的重大创新:创新动力论深刻揭示了“结合”的动力机制,实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先进生产力论科学概括了“结合”的核心内容,实现了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人的全面发展论充分体现了“结合”的价值目标,实现了唯物史观历史价值论的重大创新。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理解科学,历经科学与文化相提并论,科学是一种文化以及科学文化就是一门科学三个阶段.这充分体现着时代的理念变迁.科学文化是科学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它把科学上升为文化,提升了文化的科学含量,也增强了科学的文化气息,从而缔造出全新的文化范式.它在与人文文化相比较中彰显了自身的特征,并为道德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形式,静悄悄地兴起一场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20.
静悄悄的革命——科学文化理念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理解科学,历经科学与文化相提并论,科学是一种文化以及科学文化就是一门科学三个阶段。这充分体现着时代的理念变迁。科学文化是科学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它把科学上升为文化,提升了文化的科学含量,也增强了科学的文化气息,从而缔造出全新的文化范式。它在与人文文化相比较中彰了自身的特征,并为道德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形式,静悄悄地兴起一场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