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Nefkens曾用酞酰亚胺甲酯作α-氨基酸的羧基保护基团。琥珀酰亚胺基结构与酞酰亚胺基类似,为了寻找新的羧基保护基团,我们考虑了用琥珀酰亚胺甲基和琥珀酰亚胺乙基作α-氨基酸的羧基保护基团的可能性。为简便计,文中把琥珀酰亚胺基记作Su。 在DCC存在下,N-羟甲基琥珀酰亚胺、N-(β-羟乙基)琥珀酰亚胺与N-保护的α-氨基酸缩合成酯。我们测定了各酯基在(1)4.2 mol/L HCl/二氧六环;(2)55%三氟乙酸(TFA)/二氯甲  相似文献   

2.
对文献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以N—Boc氨基酸与自制甲烷磺酸酯反应,制备N—Boc氨基酸丙烯酯,以混合酸酐法实现关键中间体与1-胸腺嘧啶乙酸的缩合,总收率为26.4%,比文献方法提高了12%,成本降低,制备了含丝氨酸残基碱基为胸腺嘧啶的手性肽核酸单体.  相似文献   

3.
以分子量3 400的双羟基聚乙二醇(PEG)作为可溶性载体,与甲基磺酰氯反应得PEG支载的甲基磺酸酯,在碳酸铯的作用下,与5-羟基间苯二甲酸甲酯反应并在氢化铝锂作用下还原得PEG支载的四分枝羟基化合物,继续与丁二酸酐反应得到PEG支载的四分枝羧基化合物,在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用下,制备结构新颖的功能基为琥珀酰亚胺的PE...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邻笨二甲酰亚胺、琥珀酰亚胺和乙酰苯胺在相转移条件下的N-烃基化反应,结果表明,对于前两种化合物的N-烃基化反应,聚乙二醇(PEG)600是很好的催化剂,乙酸乙酯是理想的溶剂,反应在固、液两相下可顺利地完成。用此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相应的N-取代酰亚胺;并通过保护、水解的方法,以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带有羟基的N-取代乙酰苯胺。  相似文献   

5.
通过DCC法或混合酸酐法合成了大量N-保护氨基酸的N-羟基吡啶-2、3-二酰亚胺酯,这些化合物是稳定性很好的结晶化合物,可以迅速同氨基酸、肽或它们的酯反应。为对 HONQ作出评价,保护的三肽 Z Pro·Leu·GlyNH_2(MRIH)通过ONQ法以高产率被制备出来。  相似文献   

6.
以荧光素为荧光团,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活性基团,合成了一种新的氨基荧光标记试剂6-氧-(N-琥珀酰亚胺乙酸脂)-9-(2′-乙氧羰基)荧光素(SAAF),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和测定了SAAF的荧光性质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荧光量子产率.结果表明SAAF的荧光强度受pH值影响较小,光稳定性好.与已有的商品化试剂相比,具有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7.
用于固相放射免疫分析的一类聚合物NHS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NHS(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功能基团引入高分子载体上,合成了几种聚合物的NHS酯.研究了合成单体NHS酯及聚合物NHS酯的合成条件,测试了NHS酯及聚合物NHS酯的基本特性.该聚合物NHS酯可在温和条件下与蛋白反应,使蛋白以共价键结合方式固定在聚合物上,将为固相放免分析提供一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末端连接ω-氨基酸的聚乙二醇修饰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聚乙二醇(PEG)修饰剂的合成方法。首先以两种ω-氨基酸和单甲氧基PEG为主要原料,经连接、纯化和水解等步骤,得到末端以酰胺键连接ω-氨基酸的PEG酸,再将得到的PEG酸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进行活化,得到聚乙二醇-β-丙氨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EG-BPA-NHS)和聚乙二醇-γ-氨基丁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PEG-GABA-NHS),总收率为60%。这类新的修饰剂经验证具有较长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7.6 min和16.7 min)和良好的蛋白修饰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前药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6个黄芩苷酯类衍生物.黄芩苷与甲烷磺酸甲酯、甲烷磺酸乙酯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1和2.黄芩苷与乙酸酐反应,得到化合物3,3分别与甲烷磺酸甲酯、甲烷磺酸乙酯和甲烷磺酸异丙酯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4、5和6.化合物结构均经ESI-MS和1H NMR确证.化合物4、5和6易溶于乙酸乙酯,具有较好的脂溶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价格低廉的天然手性化合物L-脯氨酸为原料,通过以下三个连续步骤:(1)用NaBH4/I2体系直接还原成L-脯氨醇,(2)用(Boc)2O保护得到N-叔丁氧羰基-L-脯氨醇,(3)和甲烷磺酰氯反应合成了产率为96%的N-叔丁氧羰基-甲磺酸脯氨酯,其结构经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一种绿色合成胡椒烯丙酮[3160-37-0]的新方法.这种不污染环境的合成方法是用洋茉莉醛[120-57-O]与丙酮[67-64-1]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克莱森-施密特反应;产物分离后有机层循环再用,水层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也循环使用,做到了无试验废水排放.1mol洋茉莉醛、回收的苯溶液200ml、补充丙酮70ml、回收并且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水溶液200ml、补充1.1g氢氧化钠,50℃反应7h,产率99.7%,纯度99.6%.  相似文献   

12.
TiO2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按照反应物系的物理形态来分,可以分为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着重讨论了液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对TiO2纳米材料的合成新方法给予了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纳米材料,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文中对这3种方法分别进行叙述,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对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检测聚环氧琥珀酸盐(PESA)合成中反应物、产物和副产物含量变化的HPLC方法,实现同一方法对环氧化反应和聚合反应过程的检测分析.以Agilent ZORBAX 300SB-C18柱(5μm,150 mm×4.6 mmi.d.)为分析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0.01 mol/LKH2PO4溶液(用质量分数为5%的H3PO4调节pH为2.3)-甲醇进行等度洗脱,φ(KH2PO4)∶φ((CH3OH)=95∶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0.6 mL.min-1,样品用流动相稀释过滤后直接进样分析,10 min内该反应体系中的酒石酸、环氧琥珀酸、马来酸及富马酸获得分离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既可用于测定反应产物的含量,又可用于跟踪反应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离子溶液催化合成直链烷基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酸性离子溶液,它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剂溶液,可广泛应用于均相催化。它由盐酸三甲胺与三氯化铝按1:2(摩尔比)的比例在低温下反应生成。该离子溶液用于催化苯与十二碳烯的烷基化反应,可得到高产率的十二烷基苯,催化剂还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给出冠醚化合物的一种新合成方法--拟固相合成,即利用三苯甲基醚易结晶的特殊性质,在有机溶剂中均相反应;蒸除部分溶剂后,加水使冠醚化合物以固体形式分离,从而实现了液相反应、固相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固体酸固定床催化精馏连续反应合成环己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直径 50 mm 的催化反应精馏塔中, 用活性炭固载硅钨酸作固定床进行合成环己烯的研究.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和良好的选择性.同时, 考察了液相连续催化和气相连续催化的主要工艺参数和催化剂种类、 塔径高比及催化剂厚度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实验表明, 硅钨酸固定床催化精馏合成环己烯,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 环境污染小,适于工业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CuBr(溴化亚铜)催化合成γ,δ-炔基-β-氨基酸衍生物的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3条反应路线.对所有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做了频率分析.通过IRC扫描确认了重要过渡态的正确性.分析了反应中各物种的电荷分布、重要化学键的成键临界点和成环临界点的电荷密度.计算表明在气相和液相下,优势路线的决速步都是胺与炔酯的结合过程;建议的机理能合理解释所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相转移催化是一类合成技术,将固相或水相的有机或无机盐转移到有机液体中与有机可液物反应。 相转移方法应用于聚合物合成和改性。包括四部分:1.相转移催化自由基反应,丙烯酸类单体的聚合。2.冠醚用于双烯阴离子聚合和共聚合。3.相转移催化用于缩聚—聚醚的合成。4.相转化催化用于聚合物化学改性。  相似文献   

20.
以晶体醋酸锂或尿素为反应体系的液相,研究了不同锂和锰为原料,液-固燃烧合成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锂和锰为原料对液-固燃烧合成LiMn2O4的影响较大,其中醋酸锂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可得到单相的尖晶石型LiMn2O4的产物,但加入尿素不利于合成LiMn2O4;以碳酸锂和二氧化锰或碳酸锂和碳酸锰为原料,产物中都有杂质,但碳酸锂和二氧化锰为原料优于碳酸锂和碳酸锰为反应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