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通过对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 CHF)进行治疗前后甲状激素测定 ,并与 30例对照组进行相应比较。发现 CHF患者T3降低 ,且降低程度与心功能分级有关 ,治疗后甲状腺素水平上升。因此 ,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程度、治疗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探讨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对NYHAⅡ-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12.5mgd/,如能耐受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量。结果:两组间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仍存在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美托洛尔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同时伴LVEF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总疗程2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全套、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总日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VEF明显提高,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和总日数相对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陈乃辅,周顺英,方建华(福州大学医院,福州,350002)CP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国内外报导较少,本文为笔者应用CPT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1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  相似文献   

5.
观察小剂量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内收治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共8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设为对照组、研究组,一组41例。对照组大剂量左西孟旦治疗,研究组小剂量左西孟旦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第一,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三,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四,研究组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共8例,比较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小剂量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都可取得满意疗效,不过小剂量用药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择25例CHF患者为治疗组.经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等治疗疗效不明显,心功能无改善,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同时随机选择22例CHF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级别及基础性心脏病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14例(占56%)、有效6例(占24%)、总有效率80%;对照组显效6例(27.3%)、有效5例(占22.7%)、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69,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高血钾、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阳气应乏,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平行随机。阳性药对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按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36例.对照组168例.与心宝丸进行对照观察,疗程4周.结果根据生命体征的检查、临床实验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试验组未出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显示了较好的安全性.结论芪苈心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表竭(阳气虚乏,血瘀水停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产品功能 及用途辅酶Q10(Co Enyme10)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化药物,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能显提高人体免疫力。据国内外研究资料和临床应用表明,辅酶Q10用于治疗坏血病、十二脂肠溃疡、坏死性牙周炎、充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并抑郁状态的冠心病患者中,抗抑郁治疗对冠心痛转归的影响.方法:68例合并抑郁状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冠心痛常规治疗加抗抑郁治疗,34例;Ⅱ组为对照组,仅冠心痛常规治疗,34例.疗程2年,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恶化率、急性心梗、充血性心衰、心血管性死亡发生率(P),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ST段压低数值总和(ΣST)及动态心电图(Holter)中24h ST段压低>0.1mv的总时间(ΣT),及Holter中STavF、STvs压低平均值(STavF、STvs).结果:Ⅰ组心绞痛恶化率P为44%,急性心梗发生率P为6%,充血性心衰发生率P为12%,心血管性死亡发生率P为3%;Ⅱ组上述各项P值分别为:76%、24%、18%、6%,在心绞痛恶化率及急性心梗发生率上,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充血性心衰及心血管性死亡发生率上,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组中的∑ST、∑T、ATavF、STvs在治疗前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述指标经治疗后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抑郁治疗,能有效预防心绞痛的恶化及急性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有时对各种常规疗法(强心、利尿剂)治疗无效,心力衰竭持续存在,或逐渐加剧,称为难治性或顽固性心力衰竭。为了克服其“难治”,临床工作者对其病因、病理生理作了进一步研究探讨,根据其病理特点,近年来提出血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提供治疗充得性心力衰竭(包括扩张性心肌病和与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有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方法和防止或减轻心肌梗死后有害心室重建的方法。本发明优选的方法包括通过直接注射含有编码血管生成蛋白或肽的基因载体至供应心脏的血管而在体内运送该基因至心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心率变异性信号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本征模函数的相关性,探究了心脏病变与心率变异信号相关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人心率信号的本征模函数(IMF)的相关性逐渐增大,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IMF的相关性先减小后增大。IMF相关性变化与心室去极化能力有关,由于CHF患者心室去极化能力减弱,导致IMF2(2层本征模函数)的相关性低于IMF1(1层本征模函数)。因此,IMF2相关性的变化可为心脏功能诊断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测充血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变时期病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BNP浓度变化,以比较和探讨两者在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浓度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心衰病人(病例组)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20名,分别对病例组、对照组留取血清标本.采用夹心法原理、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上述两组血清中BNP、cTnI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浓度为(1426.3±512.1)ng/L,cTnI浓度为(769.6±266.3)ng/L,与正常对照组BNP(46.9±33.3)ng/L,cTnI(27.9±12.1)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浓度心功能I度CHF(529.5±236.9)ng/L、Ⅱ度CHF(1129.6±466.5)ng/L、Ⅲ度CHF(2736.5±996.2)ng/L,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浓度I度CHF为(366.6±169.6)ng/L、Ⅱ度CHF(1535.1±522.6)ng/L、Ⅲ度CHF(1719.4±679.4)ng/L,I度与Ⅱ度、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度和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HF病人血清BNP,cTnI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升高程度依次为III度CHF病人、II度CHF病人、I度CHF病人.表明血清BNP、cTnI的浓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有关,CHF越严重,血清BNP、cTnI浓度越高.可以作为心力衰竭分级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使用氟西汀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55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0mg/d口服,共120d。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异性。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使用氟西汀可使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心率变异指标有所增加。结论:氟西汀可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卡托普利合用利尿剂治疗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充血性心血心力衰竭128例,显效52例,总有效率达93.75%,心衰控制时间3-6d,认为卡托普利合用利尿剂治疗心衰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充血性心衰患者。  相似文献   

1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当其≥10^-8mol/L时,可能作为内分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膜结合型及可溶型)结合,直接损伤心肌纤维,影响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引起或促进心功能不全的发生。TNF途径成为充血心衰发病机制中的新内容。可考虑应用TNFr拮杭剂治疗心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洋地黄、利尿剂和扩管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显示了较好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静脉滴注硝普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经验.对1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应用静脉滴注硝普钠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测,得到了良好的疗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是疾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