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文与其它文体比,较枯燥无味。如果在教学方法上仍是老一套,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令人生厌。为了提高应用文教学水平,使学生学好用好应用文,有必要对增强应用文教学趣味性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呢?一、变刻板为灵活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忌讳刻板的教学方式的。例如“一言堂”,台上一个劲地讲,台下费力地听,甚至昏昏欲睡,不但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把学生课前那点灵气也赶跑了。有的学生索性偷偷地干起业余琐事来了。应用文可以说是语文各种文体中最令人不感兴趣的一门课了。如果再用刻板套式讲…  相似文献   

2.
中专语文与中学语文相比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在中专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的篇幅占了三分之一,这与中专学校要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应用文的写法,成为中专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这几年的应用文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由于受应用文内容上的实用性这一特点的限制,应用文显得内容多而且种类繁杂,与其它文体相比较,一般显得趣味不足,如果仅仅是依照教材来讲授,教师感到单调,学生也感到乏味,因此我认为应用文教学应当在趣味上下些功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院校中,尤其是在工科类高职院校中,承担高职应用文教学任务,是一件让语文老师们头痛的事情。虽然目前关于高职语文教学的各项改革和探索都在顺畅地进行,但对高职应用文教学的注意和讨论仍旧是"被遗忘的角落",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在此,笔者集多年讲授高职应用文课程的经验和体会,就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略陈己见,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很重要的.因此,研讨归纳应用文的特点,探索总结应用文的教学与写作,是十分需要的.笔者在多年的应用文教学中,总结出应用文的五个特点,并以教"求职信"为例,将这些特点落实在技校语文应用文的教学与写作应用上,以点带面,给学生带来的是全新的感觉,达到了应用文的教学目的,取得了相应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营 《科技咨询导报》2014,(15):143-143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处理事务、传递信息、沟通关系时所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它作为传播、交际的载体,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高专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应用技能。应用文写作课程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然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兴致不高、谈文色变,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直接影响了应用文的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来学习应用文是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改革大学语文的应用文教学的写作,使应用文的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能符合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教学实践,从强调学好应用文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学习应用文的兴趣、重在实践三个方面,就强化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还是中专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求,都应该高度重视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及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只有那些既精通专业又会管理又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综合型人才,才能在社会大潮中畅游。在学生了解了应用写作的重要性以后,就应该在教学方面对他们多加指导,尽管应用文和其它文体一样,要涉及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等问题,但它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必须根据其特有的规律和功能组织教学进行训练。(一)把握政策性大部分应用文政策性强,特别是公文类、制度类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符合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在小学教育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语文是学好各门学科、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学习其他事物。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文字是书面语言的符号,是记录语言的工作。教学生学习书面语言,首先必须掌握这个工具。因此,要十分重视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9.
应用文教学的根本特性是实用性。把握应用文教学实用性这一特点,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应用文教学实践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理论教学求联系联系,是指应用文与其它文体,应用文各类文种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应用文理论教学中应简要分析其共性,突出强调其个性,把握教材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教好应用文。首先,应用文作为文章的一类,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虽然以实用为目的,但它也是“文”,也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甚至在语言的运用和语法的要求上比其它文体更加严格。因此,应用文的理论教学不单单是条条框…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文写作是高校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从事各种技术工作所必需的,是从事各种技术工作所必需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向前发展,应用文写作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一基本目标展开,应用文写作教学在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应坚持以"实用"为导向,既是"学以致用"精神的基本体现,又是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进行系统分析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实情况,探究应用文写作教学坚持"实用"导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江海超 《科技资讯》2009,(36):223-223
当前有很多人认为,中职学生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文化课不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出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目,高中语文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包涵现代文、诗词、文言文等种类,而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研究表明,文言文是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出发,研究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让刚入学的儿童掌握一组相对单调、枯燥、抽象的符号,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如何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关键.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胡荔 《科技信息》2010,(9):333-333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让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语文的学习中重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重视语文实践课的教学都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文是近年来应社会需要而益显重要的一种文体。应用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师比较陌生的一个领域。本文探索了在应用文教学中教师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写作教学的训练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静媛 《科技信息》2011,(19):218-218,419
五年制高职生是有其明确培养目标的独特的教育群体。针对这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作为重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应用文写作》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与之相适应。但是因为应用文本身的工具性和枯燥性,学生没有真正重视,同时也甚少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处于尴尬境地。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轻松学习并掌握,一直是语文教师困惑并积极探讨的问题。而带着特定角色参与到应用文写作情景中即角色扮演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阶段性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很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王瑞霞 《科技资讯》2008,(1):124-124
语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关键的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切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而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诸要素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作文质量的高低是学好语文与否的一面镜子。但是,现在有不少学生对作文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往往面对题目无从下笔,最后大多敷衍了事,更有甚者,以抄代作。因此,作文往往成了语文教与学的死角。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怕作文呢?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不注重素材的积累。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城镇学生,活动的间空一般都是学校和…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学生学了那么多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完整的句子,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缺乏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有效的培养语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也大幅度提高,小学是学生开始正式接受教育的时期,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小学时期的重点学科,对其他学科也有深远影响,学好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升。但当前语文教学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提出,让教师对语文课堂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