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静 《奇闻怪事》2006,(7):78-79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胡珍娜 《科技信息》2012,(27):312-313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成模糊不清的一团。""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人才能育人,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请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心构筑爱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这样,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和谐、完美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爱的教育     
正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和技巧。爱,需要关注,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大多数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很多话都不敢和老师讲,所以平时和学生在一起时,就要多关注他们,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当学生生病时,送上轻轻的问候,履行妈妈的职责;当学生失意时,给予细心的剖析,当一回心理医生;当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4.
我曾读过高尔基的一段话:“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么多年以来,这句话时常警醒我:记着,你是教师,要珍惜自己的岗位;给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的意义就在于奉献。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为人师者,应当爱满天下。”这句话时常给我鼓励:加油,只要爱你的学生,你会在无意与不经意中品尝世间最纯真、最甜蜜的愉快。这句话也时常给我信心:好棒!我的学生喜欢我,我的家长包容我,我的职业需要我。这句话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热爱是前提 记得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那样,需要倾注那么多的爱心".是啊,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欢乐与苦恼.有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接近孩子时,应该和孩子们进行亲密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爱".  相似文献   

6.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年复一年地重复教育教学工作,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学生可爱、听话,做老师的都喜欢,但学生毕竟是孩子,也有很多时候是一点也不讨人喜欢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人还做不到,更何况是孩子。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也许下面的例子能给你启示:麦克罗德是诺贝尔奖章获得者,对他小学时的校长来说,他不值得爱的时候,是麦克罗德把他的狗杀了,但校长依然爱他,不过用了惩罚的方式,让他画一张狗的解剖图和血液循环图。华盛顿小时候也有不可爱的时候,那是他用斧子砍樱桃树,使樱桃没有如期生长,但他的父亲依然爱他,只要他承认了错误就行。里根小时候不值得爱的是,…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师们都已能倒背如流了,尤其是在“以生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思索、实践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爱”却喋喋不休,在此枚举二三事,以求共省;  相似文献   

9.
强震袭来,危在旦夕。是谁为营救学生来回奔走,是谁为转移学生跋山涉水,是谁为救学生舍自己的孩子于不顾,又是谁用自己的身躯完成对学生生命的接力。  相似文献   

10.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深知的道理,已从事教书十二个年头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树立的信条是:"既不娇宠春风得意的学生,也不怠慢暂时落后的学生”。以“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来看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从不厌弃,而是耐心地帮助,循循善诱;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无限的关爱,甚至解囊相助;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他们感情上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带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经常会发现班上的男女学生窃窃私语,议论班上的学生谁爱谁啦!他们一旦发现男女同学亲近,就会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投去了惊异、神秘的眼光,个别学生还会挤眉弄眼,神秘相告。由于在这个年龄段里所产生的微妙心理变化,分散了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王春子 《科技资讯》2006,(22):129-129
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上网”这个词已人人皆知。制作网站更是人人想要向世界展现自己的舞台,然而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却少不了图形图像的处理。Fireworks MX是目前专业网页图像设计和制作软件中功能最强大的软件之一,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多媒体、动画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制作工具。由于Fireworks MX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相比其它枯燥的学科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因此学生对Fireworks MX也更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逐渐减弱,甚至有些学生放弃了学习,由热至冷一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是课程太难还是学生素质太低?我个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合适的方法是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的直接原因,斯卡纳金说如果没有孩子的学习愿望,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会化为灰烬,这句话说的十分深刻,想要学生学好就必须让学生想学爱学,而要让学生想学、爱学,就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那一个"爱别人孩子"的神.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也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这种爱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父母的爱,我们不能把学生抱在怀里,而是要把学生装在心里,对他们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生病时嘘寒问暖,困惑时解疑答惑,颓丧时鼓舞激励,迷茫时指点方向…这就是教师的角色——要像爷爷奶奶一样关心孩子,要像爸爸妈妈一样耐心教育孩子,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和孩子谈心、交心.  相似文献   

14.
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没有不想教好学生的教师。但,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既不是打着“爱的旗号”,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的强制性控制。也不是孩子考出高分就认为教育便是成功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成绩作为衡量的惟一标准,只有尝试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因势利导,从长计议,才是成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6.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对这句话的理解,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中并未作详尽的注解。在教学中发现有不同版本的解释。有的解释为“庭院里黄花遍地盛开,惟独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如今谁还有心思游赏采摘”;有的解释为“满地黄花零落堆积,凋零憔悴,如今有谁和我一起采摘”。  相似文献   

17.
孟倩 《科技信息》2011,(10):220-220
作为老师,爱是老师最美丽的语言。要给予学生爱,让每个孩子感受到爱,让他们体会到被爱的快乐,学着去爱别人。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产生积极奋进的动力。我一直认为老师具备"三心"很重要,即有爱心、诚心、耐心。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有爱说爱闹的习惯,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而且他们最关注趣味性的事物。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孩子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的兴趣。以课堂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主动的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强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有句俗话:“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教学过程中所谓“难看”的孩子常是指“差生”、“调皮生”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差生”、“调皮生”往往是不良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和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结果,他们可能是调皮生,也可能是集体的“嫌弃儿”,但不一定就不能成为栋梁之材。他们其实更需要教师的爱护和正确的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优势是农村孩子拥有丰富的写作天然素材。农村天地广阔,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都是农村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劣势是农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语言训练以及写作水平与城市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距离,表现为不善说话,不爱说话,生活见识少。尤其受方言的影响,农村孩子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发音不够准确,语病多,这样就制约了他们写作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