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庄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聚落发展模式,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目前尚有60多万个行政村。这些村庄普遍具有分布分散、居住条件差的特点.“脏乱差”一度成为村庄的代名词。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近几年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污水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也逐渐受到关注.但村庄污水处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被列为村庄污水处理的先行试点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一些新农村规划中只重视形象进行反思,倡导新农村规划应向传统民居特色学习,注重新农村规划场所精神的培养,复兴农村居住活力。提出不能将农村以前的有机形态演变的居住方式,简单的变成现代的几何构成,以工业生产的方式批量的"制造"农村住宅。而应该塑造有地方特色、多样性及富有活力的农村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3.
林俏凌  王轶 《科技信息》2011,(12):41-42
本文以海口市琼山县大致坡镇谭门村为例,通过对该村落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结合海南省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灾害特征,浅析当地的传统居住模式,综合文明生态村和国际旅游岛新农村的规划建设需要,寻求海南省农村居民点居住模式及房屋建设发展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的建设是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而沼气建设却为解决农村林木“三剩物”和其它废弃物污染,促进庭园经济建设,改善农村燃料结构,及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GIS技术支持下的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为例,选取678个行政村中的881个评价单元,采用专家集成法确定了lO个影响因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推求出各评价因子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相对值法对农村居民点的居住适宜性分别进行单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将居住适宜性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有77个行政村的居住适宜性极差.最后,采用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测算法计算14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整理潜力很大,总计1403.67公顷.本文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居住适宜性,并进行了整理潜力分析,为招远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李平 《大理科技》2009,(3):17-1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重大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上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行动上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正在展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保证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解决加快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有效抓手。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此,我们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何祖华 《遵义科技》2006,34(4):26-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因此,推进这一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农村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笔者试对全市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基本问题作一些初步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应燕微 《科技信息》2011,(32):37-37,39
本文通过对新农村中公共空间现状的调研,分析了现今农村社区中公共空间类型与居民活动的关系,梳理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空间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以解决村庄公共空间重构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导向,借鉴中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成模式,探讨了村庄公共空间规划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冰  李力 《科技信息》2010,(22):26-26,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居住质量,本文在分析农村住宅居住质量和住宅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基础上,结合农村现状,深入探讨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为河南省新农村住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