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丽华 《科技信息》2012,(11):212-212,208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本文从"三美"标准出发,对《竹枝词》的四种英译本进行对比评析,探讨这四种译本分别在意、音、形等方面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
刘大庆 《科技信息》2010,(15):208-208,217
"心"在现代日语中是常用词,读音分音读和训读。训读"こころ"词义比较固定,表达的是"喜怒哀楽などの感情が宿るところ",或者是"人間の道徳心",还构成多种复合词。音读"しん"大多构成名词,其中医学用语最多,也有部分佛教用语。由"心"构成的词汇和惯用语很多,比较难掌握,但又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大艳 《科技信息》2009,(34):I0116-I0116
日本文化中有很多看似十分矛盾的现象,这是因为日本人的世界是多元的,日本人所遵循的原理也是多元的,在多元世界里存在的"义理"是日本最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义理"中的许多内容已经远远偏离了"正义的道理",这些是"义理"的堕落面。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中心观笼罩下的美国中国史研究,先后兴起了三种史观或分析框架,分别是"冲击—回应"、"传统—现代"、"帝国主义"。这三种史观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对美国人认识理解中国曾起到过一定帮助,但是由于其自身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那种天然的"种族优越感",使得这三种史观都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程度的误识。柯文在上世纪80年代撰写《从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构想。这无疑对美国中国研究起到了纠偏作用,也对我们的近代史研究起到了积极的警示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找中国历史的特殊性,而全然无视西方在近代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与声乐集体课相比,声乐小课表现出十分突出的优越性。但在声乐小课中,又包括了"一对一"和"一对几"两种教学形式。这两种教学形式在具体实施中都各有特点。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两种形式,该文从它们的优势与不足上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它们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见南子"一章里,夫子"矢辞"中的"否"、"厌"二字的读音直接影响着本章训诂的准确性。历代学者对这一章的翻译,或主观上强改字意,或辗转意译附会旧说,究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否"、"厌"二字的读音。通过研究,在"子见南子"章里,"否"字正音念"pǐ","厌"字正音念"yā"。而本章的正确释义是:夫子见过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对子路发誓说:"我如果心思不正,上天惩罚我!上天惩罚我!"  相似文献   

7.
定中结构中"之"只连接单音节中心语,不能适应词语复音化的发展,这是其由盛转衰的原因。"底""的"都可连接多音节中心语,但"的"原是入声字,宋元时期其辅音韵尾脱落,与轻声相似,这使"的"更适合连接修饰语与中心语,并最终成为定中结构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金三角策划模型是一种巧妙运筹"势"、"时"、"术"的策划方法,即正确地运"势"、驾"时"和使"术"的策划方法。"势"、"时"、"术"构成一个谋略的金三角,正符合道家"三生万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0.
白色球状物,有刺鼻的味道,总是"藏身"衣柜里。这,就是卫生球,也叫樟脑丸。生活中,人们常将它放在衣服、被子里,以防霉、防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五种紧扣英语语音教学内容的游戏。它们分别是:"对牌"游戏、"猜字谜"、"宾果"游戏、"列单子"游戏和"发电报"游戏。这些游戏不仅涵盖音段音位知识,还强化和巩固超音段音位知识。  相似文献   

12.
"芶"字读gou,古今本无异议,可是计算机的GBK字库将"芶"字混淆为"茍"字,错误地归入"ji"的音节中,给社会正常用字和"芶"姓人群造成很多不便或麻烦,也给后来的GB18030-2000和GB18030-2005标准提供了错误信息。由于注音错误,不仅把"芶"姓改了字,影响了社会正确用字,而且还将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错误信息。文章就"芶"改"苟"的原因、"芶"字的产生及古今的读音、"芶"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4.
《六书故》的作者戴侗是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该书多次提到“温人”、“瓯人”、tt瓯越人”的方言,有对宋代温州方音的如实记录,如[人]“瓯人呼若能”、【母亲]用‘‘莫假切”、[眙】读为“丑吏切”等。这些宋代方音有的仍一直沿用到现代温州方言,在研究温州方言的发展历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韵律处理是语言合成技术的重要部分,了解韵律特征及建立韵律模型是提高合成语言自然度的前提。实验利用Praat软件,在分析了32组语音实验材料,建立音高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句末“阳平+去声”词语重读时的音高变化,初步得出重读时高音点的音高会有明显提高,且变化幅度大于低音点,阳平声调低音点的音高会有所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项随着测试方式的改变出现了测试成绩合格率随等级上升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可以从改进正音方法,提高"说话"的准确性;培养普通话思维习惯,重视语感实践,提高"说话"的熟练性;重视机测前心理辅导,提高"说话"的流畅性;创建良好的测试环境,提高"说话"的适应性等方面入手,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八大碗即是其中之一,它包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民族民俗风情于一体,把地域性和传承性结合起来,既显示了地域特色,又满足了不同身份不同地域和口味的人。八大碗在全国的普及,彰显和弘扬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成为民间饮食一大靓丽风景,滇东北八大碗即是这靓丽风景中的一朵奇葩,光彩照人,食之味甘。  相似文献   

18.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对常见于富平方言的近代汉语词汇如"夜来"、"恓惶"、"投到"、"厮赶"、"年时"、"过活"等进行音义考释,并结合其他白话作品或方言说明其对于汉语历史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普通话相比,闽语有一个特殊的时间表达方式,即用“字”表示“五分钟”。这个“字”是来自于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即刻与刻之间的两个特殊符号,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字”具有了“五分钟”的新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字”的功能仍然在不断扩展,含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形容词具有一定的动态意义,在“形容词+点儿”、“形容词+着”、“形容词+了+宾语”结构中形容词有“加重(或显现)主体的主动行为”、“使成”等多种动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