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之际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出现广诸了百家,他们对于宇宙万物提出种种解释,对社会变化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尤其对人性问题的讨论更为激烈,而荀子与韩非都提出厂性恶论的学术观点。本义就二者的异同作一比较.儒家的圣人孟子,曾提出人性“本善”,这一性善说是仁政的基础。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发展起来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几十年后;荀子即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生下来…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经济     
张春雨 《科技信息》2009,(11):71-71,118
一方面是高雅的嗜好,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是艺术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在通过人的大脑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推断和研究,从而提取价值的结晶;照以往惯用的理论和习惯的看法,最易将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艺术活动截然分离。因为艺术活动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为目的的;而经济活动则将满足人类的实用需要为出发点。就是说,艺术所从事的是满足于人类精神需要的“精神生产”:而经济活动则是为满足于人类物质需要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一定社会阶段里,经济与艺术的差别是显见的,也是现实的。但更深层的现实却是二者的一致性,我们要做的是在二者的分离和差别中寻求一种有机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揭示的.也是我们应当不断努力实践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人的社会交换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经济人”和“享乐主义”的基础上的,而我们中国人由于与西方人的文化环境不一样,决定了中国人在进行社会交换时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关系取向原则、人情取向原则、面子取向原则和责任取向原则。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 ,对人的经济学抽象——“经济人”假说则构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基础。这个假说自 1 8世纪末期斯密提出以来 ,对这一假说的修正、补充或重新解释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而对这一假说的怀疑、争论或背离 ,又发端了各种非主流经济学。可以说 ,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围绕“经济人”假说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刘颖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75-17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新老古典经济学都是构筑在其基础之上,这充分说明“经济人”假设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起源出发,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经济人”。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防震减灾工作已越发凸显它的重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假设”,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各种经济自由权利,是市场经济能够成功运行的基本前提.从“经济人”与市场经济、“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人”与“超经济人”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侯秋月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176-176,17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核心“以人为本”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更不会演变成个人本位主义或人本主义,它是强调要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最终目的、原动力和根本标志,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协调发展,其目的就是要不断促进社会成员成为自由的人、自主的人、自觉的人,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人”指的是反映在生态法上的人类形象。20世纪中叶以来,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传统的“主客二分”的研究模式不能解决日益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有必要确立新的“生态人”模式。与“经济人”、“社会人”相比较起来,生态人是“大我”的人,是“利他”精神向其他物种扩展的人,是“有限理性”人。  相似文献   

11.
张秉福 《创新科技》2005,(12):20-21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针对管理型政府失效的症状,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中兴起了一场借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的运动。在这场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理念是:管理就是服务,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应该尽可能地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物品。与统治型行政文化、管理型行政文化相比,服务型行政文化是建立在服务型政府理论基础上的,它奉行这样的价值观念:公共行政主要是为满足社会需要、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而存在的一支力量;它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面貌出现,从而必须积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公众,它的运行方式、作用范围必须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否则就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伍兵 《遵义科技》2005,33(1):54-59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战略,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之一就是环境教育。因此,21世纪的人就应当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人,21世纪的教育就应当是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教育。本文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入手,阐述环境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环境意识的淡漠和观念的落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已有的环境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环境的持续恶化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传统的环境教育思想,超越功利主义的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功利关系提高到生态审美的境界,建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精神交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挥生态审美的优势,大力开展生态美育,积极改造传统社会的“经济人”,使其转变“生态人”,追求“诗意栖居”,是当前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人性假设理论,认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本质都是“满足人”假设,即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说明了需要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而满足需要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满足人”假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满足教师根本需要为基础,逐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本管理思想主要源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工厂管理实践,是建立在“经济人”到“社会人”假设基础上的治身术,反对工厂管理实践中以物为中心、把人当“物”的物本位;而中国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来源于建国兴邦的革命实践,是承认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的治国术,反对统治阶级、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形式主义的官本位。不管是西方所言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还是中方倡导的人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都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只有坚持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的原则才能使组织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中的X、Y、Z理论和7S管理模式董京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自动化工程学院,北京,100101)1X、Y、Z理论在资本主义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一些关于人性假说(“经济人”假说、“复杂人”假说、“社会人”假说、“自动人”假说),并依据其产...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人”与制度伦理、制度变迁与伦理价值等关系来看,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是“经济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普遍认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纯粹的“古典经济人”为其人性假设。这种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体现了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 ,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的结合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 ;硬环境与软环境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的融合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思想 ,本质上已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古典经济人” ,成为“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19.
法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 ,将“法”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进而分析法律现象的社会经济根源的学说。法经济学分析以交易费用为其基本范畴 ;以“经济人”、“有限理性”、“需求偏好多样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为其基本假定 :以“成本———效益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变量分析法”和“文化———历史分析法”等为基本分析方法[1~ 3 ] 。本文拟从经济人假定出发 ,以现代经济学中的供需均衡理论、寻租理论等为背景 ,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对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的送礼求职与收礼授 (售 )职这…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使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政治力,经济力和文化力的关系;经济人,社会人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关系;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与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关系;企业内部建设与营造外部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