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义的角度着手,提出、分析并解释了小句宾语句宏观上的句式语义——感知者NP以VP的方式从意念上控制一个外部事件S(N+V)的过程、微观上的语义结构特点——"层级性",这些观点在句法成因和语用上都得到了支持,使小句宾语句的句法和语义在认知上得到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词性在S+V+O句型结构中的功能说明单词、短语和句子在S+V+O句型结构中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对应关系,以及对S+V+O句型结构系统的认知,以较为简单的方式达到语法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使用过程是说话人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说话人对表达形式、内容或策略的选择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元语用意识,并且受元语用意识的影响和调控.元语用意识会在语用层面上留下痕迹.填充词的使用可以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启动,保持和结束话轮的意图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努力,是一种意图性很强的语用标识,是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指导选择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BL Lac天体S5 0716+714从1994年到2008年的观测数据,通过周期图法和Welch提出的修正周期图谱估计法分别计算了BL Lac天体S5 0716+714光学I、R、V三个波段的光变周期,不同波段的计算都得到该天体两个较为明显的光变周期。结果表明S5 0716+714存在两个主要光变周期:一个是存在约3.33年的周期,另一个是约2.60年的周期,这一结果较好的与Raiteri等人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含有"还"的比字句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还"句中的"还"在语用、语义上的特殊性,认为"还"在语用上具有"否定先验期望值"的功能,表达"未曾料想到"的深层语义。"还"句的使用有三个语境条件。说话人使用"还"句,突现了语境中说话人主观设定的先验期望值W(B)被W(A)所超越的语义,借此表达了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和态度。最后进一步解释了"还"句在语法形式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以汉语“NP+V起来+AP”句为切入点,搜集和整理汉语中各种“V起来”句,并基于英语和汉语中动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汉语“V起来”句进行归类、分析与对比,反思和总结汉语中动句的合法构句条件。通过对汉语“V起来”句句法结构和语义功能的分析和考证,认为汉语中的“NP+V起来+AP”句和中动句并非一一对应,只有部分“NP+V起来+AP”句属于中动结构。汉语“NP+V起来+AP”中动句有三种构式:NP(受事)+V起来(行为动词)+AP,NP(受事)+V起来(感官动词/情感心理动词)+AP,NP(旁格)+V起来(行为动词)+AP。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动趋式"V 出来"与宾语同现有四种不同的格式,通过对影响这四种格式使用的不同语用环境进行考察和分析,主要从篇章结构和说话人的主观态度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为全面掌握和使用动趋式"V 出来"与宾语同现的四种格式提供了语用方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姚涛 《科技信息》2009,(16):147-147,150
本文针对学界存在的对语用歧义的几种理解,对“语用歧叉”的概念作了辨析,得到以下的结论:对语用歧叉的理解分为语用歧解和语用模糊两类。歧解由交际双方理解的不一致触发,歧解现象发生时交际双方对话语一般有确定的解释。语用模糊由说话人间接、模糊的表达或者听话人理解的不确定引起,模糊现象发生时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话语一般都有多个解释。因此,语用歧解与语用模糊是两种不同的语用现象,将两种现象混同探讨不利于对“语用歧义”的研究。本文进一步阐述了语用歧义,分析了说话人表达与听话人理解之间存在的九种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俄汉词的语用信息特征在词法、句法及俄汉词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交叉三方面入手,分析对比俄汉词中的语用信息。依据说话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所表示的评价态度,即从说话人对说话对象的态度、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三个方面分析俄汉词的语用信息的异同,揭示了词语中所含有的反映本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从俄汉词的语用信息特征在词法、句法及俄汉词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交叉三方面入手,分析对比俄汉词中的语用信息.依据说话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所表示的评价态度,即从说话人对说话对象的态度、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三个方面分析俄汉词的语用信息的异同,揭示了词语中所含有的反映本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