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针对神新公司冲击地压发生现状,提出了分阶段、分区域进行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的思路。基于不同冲击地压监测设备的特点,建立了冲击地压层次化综合监测技术体系,有效识别了冲击地压危险源;通过采前冲击地压危险性预评价和开采中冲击地压危险动态评价划分出了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冲击地压危险源和危险区域制定了卸压解危处理方案,并采用综合方法对解危效果进行检验。实践表明,神新公司对冲击地压进行了有效防治,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华丰煤矿是我国冲击地压灾害最严重的矿井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因此,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覆岩空间结构理论,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与防治成套技术研究非常有意义。通过研制微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实现了微地震监测结果的可视化,并能对微地震监测结果进行及时处理;通过采场覆岩空间结构运动和关键层运动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研究,找到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新技术。实践应用证明,该套技术能成功地预报大型冲击地压,以便及时采取卸压和防护措施,保证矿井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唐口煤矿5 3 0 1工作面采深近千米,在高采深条件下,巷道所处的围岩应力环境大为改变,高应力现象将尤为突出,由此带来的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已成为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为防止深井条件下破坏性冲击地压的发生,该文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利用钻孔卸压和爆破卸压进行冲击地压防治,为5301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根据对唐口煤矿5301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方法与防治技术的研究,对具有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具有相应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采深逐年加大,矿井冲击地压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研究冲击地压监测前兆信息识别与预测方法对于防治矿井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对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传统局部监测、现代地球物理系统区域监测方法与信息识别、预报等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今后的研究热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就在采矿、掘进等岩土工程活动中诱发冲击地压特点及其破坏特征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而可行的防治冲击地压成灾的卸压洞法。同时又从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该法从本质上是在矿山采掘活动中以人为定点开挖卸压洞来弱化煤体,使由采掘诱发的冲击地压在预定点发生,释放其周围系统中的大部分能量.。即在人为预定点放灾而达到控制或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消除冲击地压危险性,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大直径煤层钻孔注水压裂过程,分析单孔不同侧压系数和多孔不同布置方式下注水压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注水使煤层大范围卸压,产生的大量裂隙削弱煤体应力,水的作用改变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发生;裂缝扩展方向与侧压系数相关,随侧压系数增大,裂缝扩展方向由竖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不同钻孔布置方式卸压效果不同,沿垂直方向四方布置卸压范围比单排布置和三花布置高出35.8%和31.3%,四方布置更适合于冲击地压矿井厚煤层开采,分析结果对冲击地压矿井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斌 《科技信息》2012,(35):413-414
冲击倾向性是煤岩体发生冲击破坏的固有能力,断层、褶皱、相变等构造诱发冲击地压的机理为构造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避免应力叠加是防治构造控制型冲击地压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粱宝寺矿井掘进巷道煤层冲击显示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进而探究冲击地压作用机理,根据现场条件及时采取卸压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该课题的研究对冲击危险性评价、冲击地压防治理论研究及现场治理等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分析了大兴煤矿7-2煤层冲击地压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开采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钻屑法对工作面采掘期间的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监测。通过分析钻屑法的监测原理及判断准则,对北二700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了实时监测,并对比卸压前后的钻屑煤粉量,及时卸压,钻屑量远低于临近值,明确了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的危险性降低,可以进行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9.
星村煤矿深部冲击矿压危险问题突出。分析了E3101里面两集中巷冲击矿压危险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冲击矿压防治方案:首先采用微震区域性监测、电磁辐射局部危险性监测及钻屑法进行冲击矿压危险性监测,其次依据冲击矿压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采用钻孔卸压、煤体爆破等软化煤体手段解除冲击矿压危险,最后根据"强弱强"理论对已卸压的巷道形成高强度支护体系,制定并落实危险区域应急救援预案。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冲击矿压危险监测、预测预报与冲击矿压解危技术、深井支护技术的综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深部矿井开采中的冲击矿压灾害。  相似文献   

10.
徐玉学 《科技资讯》2013,(23):95-96
为保证具有强冲击条件的彭庄煤矿1307工作面安全开采,该矿通过对该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采取预防措施,并引进冲击地压实时监测系统对该工作面前方300 m范围内煤体进行应力监测。通过在冲击地压发生前对应力变化情况的实时分析,及时的采取了预防措施,确保此次灾害未造成大的影响。总结彭庄煤矿冲击地压的应力变化规律,当卸压煤体应力重新增高到预警值时或者应力变化幅度大于初始值的1倍时要及时采取卸压措施,防止应力进一步增长形成灾害。本次成功预报为该矿冲击地压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董娜 《科技资讯》2012,(2):216-216
微地震是一种小型的地震,在地下矿井深部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岩石破裂和地震活动。冲击地压是采矿诱发的矿井地震,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微地震监测技术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利用微地震监测系统是预测预报冲击地压的有效手段,分析微地震事件的分区性,指出应力积聚区域及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成功预测了该工作面的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同煤集团忻州窑矿开采时,对下压大巷压力的防治和监测同时结合我矿本身条件下的开采对工作面冲击地压的防治所采取的措施,最终安全的开采完毕工作面。为防治冲击地压采用卸压孔、煤层注水、强制断顶方法进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有效降低了冲击地压强度,但冲击地压频次未见明显减少,成为困扰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峻德煤矿三水平北21层三四区一段切眼掘进冲击地压事故为背景,分析了上层煤遗留煤柱与该工作面宽区段煤柱叠加诱发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机理,提出了事故工作面恢复生产的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卸压解危方案,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制定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效果较好,有效保障了事故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复产。  相似文献   

14.
冲击地压震级预测的灰色系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冲击地压的震级进行预测。通过实例计算可知,利用灰色预测有冲击地压危险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冲击地压的预测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冲击地压现场监测有许多种方法,如何根据不同矿井及煤层特点选择合适的现场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是工程实际中的难题之一。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各种监测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按冲击危险区域类别(点域、局域、区域)将各种现场监测方法进行分类,给出了不同监测方法选择的依据;同时分析多种方法联合监测、综合分析的必要性,给出不同条件下合理组合的建议,并通过对不同特点冲击矿井的综合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综合监测时不同监测方法所监测结果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佳 《科技信息》2011,(32):389-390
本文通过对同煤集团忻州窑矿冲击地压地段的开采研究,采用卸压孔、卸压沟槽防治冲击地压,确定了卸压孔、卸压槽的布置参数,观测站的设立,并对回采期间卸压槽内岩移进行了观测,实践表明利用卸压孔、卸压沟槽可有效地防治冲击地压。这对类似条件下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兖州矿业集团东滩煤矿通过14采区回采巷道冲击地压预测和解危研究,总结了东滩煤矿14采区冲击地压的发生规律,实践了利用钻屑法、电磁辐射法和应力分析法等预测冲击地压的方法,介绍了利用煤柱应力预处理措施、深孔爆破和大直径钻孔卸压等解危措施,提出了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施工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准确预测煤矿冲击地压,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展开系统研究.引入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理论,分析冲击地压影响因素,确定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指标.结合1-9标度表提出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在忻州窑煤矿5931面进行现场应用.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分为0.506,危险等级为C,属于中等冲击,与煤岩冲击倾向性测定实验和现场微震监测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数学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急倾斜综放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倾斜煤层开采,冲击地压动力灾害严重,通过煤样测定与地质因素分析,得出王家山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原因是煤体物理性质、埋深、顶底板岩性与地质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冲击地压开采范围的应力集中现象,结合监测预警、定向解危及高强度支护控制,提出了矿井冲击地压的防治技术,可为类似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矿主采3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易引发冲击危险的问题,结合3煤层及顶板的弱冲击倾向性,综合分析顶板岩层结构,建立老顶初次来压的力学模型,定性分析冲击危险性:老顶运动产生的垂直向下的冲击载荷为916 k N/m,对采场支架及巷道载荷较明显。着重针对两个冲击危险区域进行钻屑法及电磁辐射法监测,证实工作面过断层及正常回采时均存在冲击危险,并采取卸压措施。实践表明:采取深孔爆破卸压措施后,煤粉量明显降低,聚集的弹性能得到释放,动载系数变小,大大减小了冲击危险,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