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光细菌法在润滑油急性生物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发光细菌法检测被污染的水和土壤中急性生物毒性方法,探索发动机润滑油生物毒性的检测途径.润滑油试样的制备依据美国ASTMD6081标准要求,采用了可容纳水馏分(WAF)和水溶性馏分(WSF)的原理和技术.对几种典型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运用发光细菌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对试验过程中发光细菌接触参比毒物和润滑油试样的时间,以及WAF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毒性检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发光细菌法能够检测出发动机润滑油的急性生物毒性,不但具有良好的区分性,而且具有操作便捷、试验成本低和试验周期短等优点.搅拌时间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对同一油样搅拌时间6h优于3h.搅拌速度影响较小,适宜发光菌法检测润滑油毒性试验的搅拌速度为1200r/min.  相似文献   

2.
发光细菌检测水中综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园芳 《科技资讯》2008,(30):215-215
本文介绍一种以发光细菌作为检测活体检测水中综合毒性的方法。发光细菌在新陈代谢时会发出光能,而化学毒性物质能够抑制发光细菌新陈代谢,从而导致光能减弱。化学毒性物质毒性越强,抑制代谢作用越强,发光抑制越明显。通过检测发光细菌在水样中的发光强度就可以初步检测水中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发光菌评价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技术,对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及其部分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二甲亚砜配制的测试液中,萘、菲及荧蒽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且相同浓度下毒性菲>萘;测试液中当萘浓度小于其溶解度时即产生100%的抑光率,而菲及荧蒽浓度接近其溶解度时分别仅产生低于50%和15%左右的抑光率;芘及蒽在最大浓度时则对发光细菌无生物毒性显示;降解产物水杨酸、儿茶酚及邻苯二甲酸均对发光细菌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但毒性均远小于母体化合物萘和菲,且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对菲解毒效果优于水杨酸代谢途径.说明多环芳烃化合物生物毒性的检测与其水溶性的大小密切相关,利用二甲亚砜获取多环芳烃污染提取液的生物毒性主要与低分子量多环芳烃萘及菲有关;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后期解毒效果明显,但降解后期产物对发光细菌仍具有一定毒性,且细菌不同的代谢途径中多环芳烃毒性降低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急性生物毒性评定技术及毒性分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油的生物毒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以发光细菌为受试生物,参照美国ASTM标准的水融合组分(WAF)方法制备润滑油毒性测试样品液,采用半数效应载荷 EL_(50)作为润滑油在水中生物毒性的判定指标,建立了一套检测润滑油和添加剂急性生物毒性妁评定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稳定、经济以及测定只需微量样品等特点,使润滑油等难溶物质的生物毒性判定更加科学.该方法也为油类污染的生物监测和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试验生物模型.给出的难溶物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为润滑油的毒性评定提供了依据.依据读标准对几种典型润滑油和添加剂进行了评定试验和分级,从而验证了润滑油生物毒性评定技术及毒性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能够快速、直观、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毒害效应是预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的有效辅助手段.与其他生物毒性试验相比,由于其具有试验费用低、毒性效应明显、试验周期短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综合毒性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检测方面的基本试验原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火电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的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光细菌法对火电厂和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排水进行了生物毒性测定,根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其COD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正确反映废水的实际毒性大小.发光细菌法用于工业废水毒性评价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Microtox技术在印染废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Microtox)研究了Microtox技术对印染废水毒性检测的条件,活性染料及降解中间产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反应,并对柠檬酸杆菌降解活性染料降解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Microtox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活性染料及其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相对毒性;活性染料的毒性远大于代谢途径中间产物的毒性;活性染料降解过程中培养液萃取物的毒性逐渐降低,但上清液的毒性出现先下降而后又增大的趋势,推测是上清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和其它组成成分及pH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硝基芳烃对发光菌的毒性,并研究了它与硝基芳烃对其它水生生物毒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用发光细菌法能较好地预测鱼、藻等水生生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生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发光细菌、鱼类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检测了苏州河底泥及河水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苏州河各河段底泥和河水对淡水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 (Vibrio qinghaiensis Q67)呈现出程度不等的急性毒性,其中市区河段毒性高于市郊河段,夏季毒性高于冬季,底泥毒性高于河水;野外现场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苏州河市区河段(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河段)水体对卿鱼具有较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径河段底泥浸出液存在一定的急性毒性;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新径河段底泥浸出液和河水可能对动物存在肝毒性.上述结果提示,目前苏州河尤其是市区河段水体总体上不利于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首先综述了样品前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法、湿法消解法、高压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分析检测技术中,常规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快速检测技术包括生物化学传感器、免疫分析法和电极法。为保障人民群众食用农产品安全,积极发展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将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固化在爆炸作用下飞散的有毒物质,采用了在含有有毒物质的爆炸装置周围铺设含沙铝热剂粉末而实现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固化的方法,进行了含沙铝热剂粉末对爆炸驱动的有毒物质封闭固化的原理分析和模拟实验、固化体中有毒物质浸出率的模拟实验等.结果表明,含沙铝热剂粉末可以有效封闭和固化有毒物质;固化体中示踪元素锶、铒、铈的浸出率为10-7~10-9 g·cm-2·d-1量级;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固化体中含有示踪元素锶、铒、铈的硅酸盐晶体,晶体周围分布着大量玻璃体.  相似文献   

12.
蛋坨子岛有毒种子植物共计13科15属15种,占蛋坨子岛现有种子植物种数的28.3%.其中灌木1种,藤本3种,草本11种;有毒植物10种,小毒植物5种.本文分析了蛋坨子岛有毒种子植物种类及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生命的方法,定量模拟了不同条件下害虫对转基因植物抗性性的进化速度。结果显示只转入植物一个毒性基因常使害虫在短时间内产生抗性,若转3-4个不会产生交互抗性的毒性基因则可大大推迟到或阻止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The toxic chemicals from the database 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RTECS) were analyzed by structural similarity comparison, which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 patterns or characteristics of toxic chemicals exist in a sufficiently large database. Then, a two-step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explore noncongeneric toxic chemicals in the database: the screening of structure patterns by similarity comparison and the derivation of detai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by using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of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technologies. Fro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cedure, such a stepwise scheme is demonstrated to b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o mine a database of toxic chemicals. It can be anticipated that database mining of toxic chemicals will be a new area for predictive toxicology of chemicals.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新型的可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浸卵法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5种溶剂提取物对美国白蛾卵的毒杀作用效果,采用微量点滴法研究其对美国白蛾幼虫的触杀活性,采用夹毒叶碟法研究其对幼虫的胃毒活性.结果表明,这5种溶剂提取物具有强烈的杀卵作用,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效果不明显.在杀卵试验中,甲醇提取物的杀卵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杀卵率高达92.00%.在触杀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触杀效果最佳,浓度为200.00g.L-1时,48h的校正死亡率为58.33%.在胃毒实验中,水提取物的胃毒效果最佳,但质量浓度为200.00g/L时,48h校正死亡率也仅为23.33%.  相似文献   

16.
崔文创  郭辉  申鹏  于强 《河南科学》2012,30(9):1319-1322
对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有毒有害气体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有毒有害气体在无风巷道扩散数学模型及有毒有害气体在通风网络中传播数学模型,并划分了瓦斯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传播的死亡区、重伤区、轻伤区,为瓦斯爆炸事故救援和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是一类个人医药及护理品(personal pharmaceutical products,PPCPs)的新型污染物,它在农业及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从而在水域中易残留并带来诸多生态风险。水生生物是评价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经典模式生物,因此本文综述了抗生素对多种模式生物毒性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毒性效应的预测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效应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抗生素对水生生物毒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灌胃有毒源污水或皮下注入苯诱发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4.0%和5.0%,4h后灌胃维生素E,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下降为1.0%和1.5%,P相似文献   

19.
研究设计了池火灾、有毒物质泄漏等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景,并采用相关系数、偏差等方法与选择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事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池火灾事故模拟试验值与计算值的相关系数、偏差分别为0.993,7.9%,有毒物质泄漏模拟试验值与计算值的相关系数和偏差分别为0.976、22.6%,试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拟合性较好,事故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研究成果对确定危险化学品事故计算模型、科学分析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地区主要荒漠有毒灌草名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据研究献记载和实地考查,列出了中国西北地区16科73种主要荒漠有毒灌草的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