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现有System-on-Ch ip通信体系结构中,同一个主设备发出的不同性质的通信流得到的服务质量是相同的,这导致整个系统的带宽和时延性能的下降,总线设备在仲裁中的优先权缺少分配算法。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提供服务质量(Q oS)保证的片上系统(SoC)通信体系结构——F ineBus,它能够提供带宽和时延的精细控制。为此将通信流按其服务质量要求划分为不同的端口,并提出了“按需分配”算法为每个端口分配一个Q oS的度量。通过结构和算法的创新,对通信流的服务质量进行细粒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通信体系结构比现有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通信流服务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环形网络的仲裁器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扩展流水仲裁器结构,能够同时完成通信缓冲和通信链路的分配.对14个通信节点互连进行了建模模拟,各节点命中数量差值小于5%,该结构仲裁器具有较好的仲裁公平性;然后采用Chartered 65nm工艺对RTL设计进行了时序综合实验,关键通路延迟比同等规模的全交叉开关结构降低36.8%;同时该仲裁结构中的仲裁核心逻辑时序受互连规模变化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视频通信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方面。实时视频的传输对带宽、延迟、延迟抖动和丢包率有较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频通信系统的变速率视频业务技术与图像质量控制技术,根据RTCP模块反馈的网络状态等级,自适应调整图像格式和帧率,并针对图像格式软件缩放过程中产生的混叠噪声进行多种方式的处理滤波。从而可以有效的节省传输带宽,达到根据网络情况自适应地提供多种QoS服务等级的目的,而且优化了视频图像质量,满足用户多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连续频谱分配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带宽需要。LTE-A建议采用频谱聚合技术,通过聚合离散的频谱碎片,解决用户对带宽资源的需求,动态地改善频谱效率。针对两跳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综合考虑频谱利用率和协作速率双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频带的中继协作网络中的频谱聚合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连续分配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系统吞吐量,改善频谱利用率,从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EPON系统核心MAC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融合FPGA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实现了EPON的点对多点MAC接入功能.帧校验、加密、分类及仲裁等控制部分用FPGA完成,涉及复杂算法的注册与动态带宽分配利用嵌入式Linux平台实现.对MAC控制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机制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案以改善网络QOS性能.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以采用低成本的FPGA来实现,为开发MAC控制器专用芯片提供了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CAN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CAN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中静态带宽分配算法无法有效利用有限带宽资源的问题,基于反馈控制原理提出了两种动态带宽分配算法.首先,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和控制需求,通过调整采样周期来实现带宽的按需分配,但采样周期的大幅度波动可能会造成系统失稳和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为此,通过预设3种采样周期,在3种采样周期间切换以实现带宽动态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固定带宽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7.
CompactPCI(以下简称CPCI)高可用冗余热插拔系统平台,采用l l双主系统槽冗余热切换结构,支持主系统槽冗余备份、故障板隔离、热切换以及动态配置,达到99.999%的高可用性.高可用系统总线仲裁器的设计是保障该系统热切换的关键逻辑,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带宽等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CPCI总线仲裁器,并在EPLD(erasmb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中实现该逻辑.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该方案是一种公平、高效的总线仲裁器,完全满足高可用CPCI系统平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业务LEO卫星网络中频繁切换所带来的通信链路保持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的带宽自适应预留策略(APRS).该策略根据LEO卫星网络中地面终端运动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利用终端发生切换的概率为即将到达小区的呼叫进行非全额带宽预留,并基于系统切换性能对预留带宽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文中还给出了该策略在多业务条件下的具体实施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APRS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APRS能够在不同用户QoS要求的多业务环境下合理预留、分配带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QoS,增大系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动态实时带宽分配算法 ,能够动态估算当前各个结点的实时通信负载 ,分布式地控制各个结点的令牌持有时间 .实时消息 M的负载指数和结点的实时消息负载指数 ,可以有效地衡量结点的实时通信的负载情况 ,为动态分配实时带宽提供依据 .通过模拟实验的测试 ,证明该算法优于固定带宽分配 ,同时也说明上述的两个指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异步电路设计方法学,针对确定性路由算法在异步片上网络实现中遇到的容易阻塞和路由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2D-Torus拓扑结构的异步片上网络自适应路由算法,并搭建测试平台,对基于该算法的异步片上网络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与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满足路由自适应的要求,有效减小片上网络的路由延迟.基于该算法的异步片上网络可以满足多方向数据通信、多路数据并行通信和数据请求平等仲裁等性能要求,并且可以实现对从节点IP核的访问调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带宽分配的公平性,降低网络的传输延时,提高带宽利用率,研究了GPON系统传输汇聚层的帧结构及动态带宽分配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带宽分配(DBA)算法———面向多等级服务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基本原理是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以及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在PON层和ONU层分别进行带宽的合理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这种算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满足各种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对不同用户和不同等级的业务都具有很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对准入控制、流量控制、带宽调度算法问题,在分析IEEE 802.16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架构以及死限制调度和余量调度相结合的上行调度算法,并对其进行了设计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实时业务提供较好的支持, 基本功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3.
无线移动通信、传感网络、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最新发展对物联网应用的开发、部署和利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连(device-to-device,D2D)通信作为一种提高蜂窝网络性能的新兴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D2D通信而言,资源分配是实现高性能数据传输的关键,博弈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解决蜂窝网络资源分配的问题.针对D2D资源分配的方案已在前期工作中提出,该方案使基站能够通过感知不同通信环境为D2D用户分配合理的频谱资源,并且通过重复迭代为D2D用户分配更优的频谱资源.但是该方案并没有深入讨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NE)不存在情况下的资源分配问题.针对该问题,将基站和D2D用户的竞争看作是一个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了一个资源分配方案来处理不同场景下,当NE不存在时的资源分配方案,旨在保证基站在不同环境下的收益效用最大化.对比前期的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保证了无论NE是否存在,基站都能通过感知不同的通信环境来选择特定的资源分配策略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multimediacommunicationhasdevelopedrapidly,whererealtimevideoisgetingmoreandmoreimportant.Variable...  相似文献   

15.
HFC网中的信道共享控制技术和以太网及令牌环相比有其独到之处,本文从MAP管理帧入手,重点分析上行带宽控制方法和冲突解决技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MAP帧是内容复杂的帧,帧中包括了CM初始接入所需的测距机会信息,竞争带宽分配的信息,带宽分配信息,冲突检测信息等。论文在说明MAP帧的格式、作用的基础上说明用户具体的接入方式。最后探讨带宽的分配方法、冲突的产生原因、解决冲突的算法和流程等。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ATMVP/VC技术的动态带宽分配和网络自愈机制,该方案在确保网络业务的可恢复性前提下,将呼叫接纳控制、VP带宽分配、网络逻辑空闲容量分配集成一起,使网络吞吐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支持流量预测与预分配机制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能够对高优先级业务进行流量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预先分配带宽,以避免“T 2”排队延时.同时,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还引入了预测修正机制,一旦出现带宽剩余现象,就从下一周期开始对预测流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更加逼近真实流量.仿真实验显示,该算法优于现有的DBA算法,不仅能够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延时要求,而且有效控制了低优先级业务延时异常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数据通信是伴随着光纤通信普及应用的新型技术。介绍了阳泉地区光纤通信网、数据通信网建设情况及组网特点,重点阐述了两个网络对接的技术支撑、带宽分配及具体实现方法,对光传输以太网汇聚功能和数据网IP over MSTP模式进行详尽阐述,对该技术应用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现代通信网正朝着支持多种类别的多媒体业务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网络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网络优化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网络的呼叫阻塞率(CBP)对大规模网络中的虚通路进行动态带宽分配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网络优化方法。但是,如何在指定CBP和业务流负荷下求得带宽值是目前虚通路带宽分配中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带宽查表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快速建立指定业务负荷下带宽和CBP之间的关系表格来精确地查找所需分配的带宽值。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带宽分配算法相比,本文的带宽查表分配算法精度高、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