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推力轴承油膜刚度二维热弹流动力润滑计算有限单元法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油膜温度沿油膜厚度方向的变化,进行了轴瓦的热传导计算,首次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了推力轴承的三维热弹流动力润滑计算,并提出了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有很高的精度,比过去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推力轴承油膜刚度的近似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推力轴承的二维 热弹流动力润滑计算.考虑了粘度-温度关系,并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了轴瓦的热变 形和机械变形;在轴承瓦块瓦厚方向近似采用线性分布温度场,并且考虑了水冷管网 的冷却作用.在求得了油膜的压力场之后,利用偏导数法计算了油膜的动力刚度系数。 最后以葛洲坝机组为实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恒流供油式静压蜗杆蜗母条油膜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滑动轴承油膜从层流到紊流过渡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对滑动轴承油膜从层流到紊流过渡区域的研究,本文采用原始变量,应用解决三维抛物型流动的思想方法,分别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中周向(主流方向)动量方程和径向、轴向(横截面流动)动量方程,计算了同心圆柱轴承油膜在超层流工况下Taylor涡旋的速度场、压力场,较全面地计算分析了不同间隙比、不同泰勒数、不同波长比对涡旋的影响,并计算了内、外圆柱上的摩擦阻力矩,为进一步解决偏心圆柱轴承的问题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轧机动压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给钢铁企业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给出了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相关理论计算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了影响油膜轴承润滑油量的具体因素,并且结合实例对给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经验计算方法如根据轴承热平衡方程求润滑油量和根据轴承相对间隙及偏心率求润滑油量、数值计算方法以及理论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而根据生产中常用简化公式的经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设计开发计算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数学计算,由于Fortran语言拥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与数学分析能力,因此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油膜轴承的计算源程序,但其操作繁复且可视化效果差,鉴于此,使用动态链接库与VB进行混合编程,由VB设计实现输入、输出的可视化计算应用系统界面.首先提取计算源程序的输入、输出参数,将其编制为可进行动态链接的应用程序,然后在VB界面下编程计算,调用Fortran动态链接库,并使用MDI窗体优化VB界面,实现可视化的系统性能计算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递矩阵法分析由油膜轴承支承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特性,给出了计算系统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的计算方法,指出流体惯性力对油膜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挤压油膜柔性转子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挤压油膜阻尼器-滑动轴承-柔性转子系统,从优化变量的选取、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几方面来确定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具体的实例中。计算表明,转子系统通过优化,能有效地改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有限长平轴承非稳态油膜承载力导数的计算方法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了有限长平轴承非稳态油膜承膜力及其各种导数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导数的性质,发现承载力与阻尼导数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式,并对多种无量纲参数的组合情况进行了实例计算,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分析了油膜承载力及各种导数随这些参数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作者提出的计算旋转螺旋面三维边界层的方法推广于螺旋桨桨叶表面边界层计算.为检验此法,进行了两个桨模的桨叶表面油膜流线实验.文中讨论了油膜流迹与桨叶表面实际的极限流线间发生偏离的多种影响因素,以及预估边界层转捩点的方法.数值计算表明,本文方法计算量小,收敛性好,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润滑理论建立了腔式静压轴承工况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此项研究为进一步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腔式静压轴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丝束电极研究了防锈油膜电化学不均匀性与其防护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防锈油膜的电化学不均匀性对其防护性能有一定影响,而防锈油膜的阳极直流电阻直接反映了油膜的防护性能,并且与显色试验结果有很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在滑靴上加辅助测板的方法,首次实测了滑靴在实际工况下油膜变化的全过程,获得了滑靴油膜特性的第一手资料。本文的结论对进一步改进滑靴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推导并建立了推杆式活齿减速器传动中活齿—导槽副的润滑方程。首次揭示了活齿承受油膜劝压力的分布规律,以及活齿在运动周期里,油膜压力和最小油膜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粒子模型仅考虑油粒子的随流输运、随机游走过程而忽略溢油风化作用的缺陷,对现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考虑蒸发、溶解、生物降解效应的改进的油粒子模型。构造典型案例,对改进前、后油膜厚度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膜厚度受溢油风化过程影响较为显著;对于不同规模的溢油量,改进前后油膜厚度差值随着溢油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对于相同规模的溢油量,改进前后预测厚度差值由中心向四周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油膜轴承是轧机的关键部件 ,对其载荷特性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考虑动压效应 ,建立了针对 2 0 5 0热连轧机油膜轴承实际工况的数学模型 ,对其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求解。为油膜轴承的设计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对于带有油膜轴承的裂纹轴转子系统的故障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证.这些特征是通过三维频谱、转速-振幅特性和周期分岔特性来表达的.除了分析裂纹轴转子系统的基本故障特征外,还重点分析了作为故障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非线性行为.为诊断转子系统裂纹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螺旋进气道和非圆形燃烧室相配合,形成进气涡流,挤流,紊流及微波流等多种流动状态,实现以空间雾化为主,油膜蒸发燃烧为辅的燃烧过程,取得了提高功率,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小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升率及改善NOx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自组单分子纳米膜提高驱油效率及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鉴于某些含阳离子基团的物质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在带负电的硅质矿物表面上形成无润湿纳米膜,使油湿或水湿变为中间润湿或弱水湿,明显提高驱油效率.作者提出在注入水中加入一种含阳离子基团物质的塞段,该物质可在带负电荷的砂岩矿物表面形成可在后续水中脱附的自组单分子纳米膜,通过取代水膜和沥青膜除去各种形式的残油.室内试验表明,该法无论在水湿或油湿,高渗或超低渗储藏中均可获得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