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齐哈尔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植苗造林是建设好生态市、园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齐齐哈尔市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切实做好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是搞好本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本文作者通过研究认为干旱是影响本地区造林"三率"的主要灾害性因子,给出了"三大一深"、容器苗雨季造林等六大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沙丘植苗造林栽植的深浅度是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被忽视。通过实践证明,正是这个技术小节,却是植苗造林保成活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在西部干旱沙区遇到持续长期无雨干旱气候,沙丘植苗造林采取适度深栽的造林技术,对提高沙生苗木抗旱性能、保证沙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沙生苗木生长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研究了在春季严重干旱条件下,杨树大苗和截干苗及浇水方法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截干苗造林无论在秋季还是春季均能提高造林成活率。春季造林植苗后初次浇水不要超过7天,春季严重持续的干旱发生时,在造林后20左右第二次浇水抗旱,能显著提高杨树春季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在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干旱荒漠区开展了荒漠河岸林柠条植苗造林,总结出了该湿地公园荒漠河岸林柠条植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干旱脆弱立地条件下地膜覆盖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仲福 《甘肃科技》1998,14(6):28-28
干旱脆弱立地造林绿化,这是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造林成功的一大难题。近两年,我们根据地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这一自然规律和现象,在平凉市北部西山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技术,进行油松、云杉植苗造林120多亩,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1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造林方法是指造林的具体方法。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3种。正确选用造林方法、技术和季节,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本文对播种造林和植苗造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区干旱荒山生态林营造及封护成效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总结干旱荒山造林的成功经验,推广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2005年起对生态林项目示范园实施定点监测观察5年。建设和管理示范园3个,辐射推广规模0.2万h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以上。布局在三县。重点对永登县龙中公路两侧封护区干旱荒山柠条造林情况继续进行了调查与定点监测观察,认为在大规模干旱生态林营造中,有前提的推广应用雨季阳坡半阳坡容器苗覆膜植苗造林技术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程子卿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7):46-46,70
胡枝子既是半山区林粮间作的理想树种,又是丘陵漫岗水土流失区治理的首选树种。也是一种较广泛的保土、改土树种,更是我国半干旱地区沙地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黑龙江省的实际,从适时采种和科学育苗入手,重点阐述了胡枝子的栽培造林技术,对创优当前开展的林业建设乃至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洋县秦巴山区干旱丘陵的荒山荒坡,实施容器侧柏造林,采取割灌、整地、掌握好造林时间、选择适龄的苗木、规范栽植和加强抚育管理等技术,提高了造林效果,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选用金露梅和银露梅进行人工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金、银露梅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地方均能生长;银露梅更适宜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1.
王星乙  焦强  郭海  杨君芳  益彬 《科技咨询导报》2012,(31):113-113,115
该文对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反坡梯田整地的技术要求以及具体措施等做了全面阐述,从而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土,促进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本技术适用于干旱,半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而坡面平整的山坡地及黄土丘陵沟壑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植苗造林的特点,对其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阿城区地处张广才岭山脉西坡,地势东高西低,地类大体是5山1水4分田,年有效积温摄氏1100-1300度,由东向西从森林气候渐变为平原干旱气候,农作物生长期东部是115天,西部135天。封冻期东部比西部早15-20天,解冻期东部比西部晚20天。所以,就本地区不同地域的造林时期和造林技术不同。而干旱贫瘠等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难度大的慢岗浅山区造林技术和方法更应该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介绍了马尾松育苗技术:适时采种、整地作床、种子消毒、及时播种、做好苗期管理。造林技术:选择适宜地域、合理密度,做好整地、掌握栽植时间,采取植苗方法,做好补苗和幼林管护。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沟壑区油松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但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季干旱多风、水份蒸发量大,常使油松根系失水,严重降低了油松的成活率,影响到了封山育林工程。  相似文献   

16.
良种壮苗是造林成功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远距离外销和外调苗木行为日益频繁的实际,切实提高远距离外销和外调苗木的造林成活率是搞好本地区植树造林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本文从对植株消毒处理,苗木株体吸足水、酌情施好"陪嫁肥"、细致起苗和包装及种植时护理措施等五个方面,对提高远调苗木造林成活率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向中  柴成武  邱作金 《甘肃科技》2014,(2):131-132,140
以民勤干旱盐碱地造林为例,从干旱盐碱地造林立地考察、选种、土地改良、灌水到栽植技术环节方面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区别于盐碱湿地造林,弥补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方面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吴堡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榆林市东南部。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雨稀少,年平均降雨量在350mm左右,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受干旱、大风、低温、干热风等危害。自然条件差,森林植被盖度低,而且天然林比例极小,人工造林是提高森林植被盖度的主要途径。这一区域,水资源贫乏,可供林木生长的水分亏缺,在以天然降水为主要水源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各造林技术环节,采用先进造林技术措施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郁闭成林,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提高黄土高原北部干旱丘陵区油松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晋西北干旱丘陵山区,应用6种不同的造林方法,在144块试验小区内,进行油松造林成活率的试验.本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该地区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找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油松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处甘肃中部的渭源县北部干旱山区,年降雨量在420-490mm之间,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海拨高度在1980-12650m之间,年均气温在5.2-40℃之间,荒山造林土壤多为第三红黄土上发育的淋溶灰褐土,地形地貌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自然生态条件严酷。造林成活保存率低。较适宜于柠条(陕北柠条)沙棘(中国沙棘)生长。为探讨柠条、沙棘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的经验与技术、寻找以最小的造林成本来获得较大成活保存率,本人亲自设立柠条、沙棘种子直播和苗子栽植两种造林方法,进行了三年的对比观察,现将试验对比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