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肖勇  裴飞  胡伟  王函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9):8355-8362
本文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基础,针对电量预测与碳减排目标设定难以结合的问题,从减排责任、减排能力与减排潜力三个方向入手,提出一种基于熵值法的碳配额模型,并且通过灰色预测的方法解决历史数据少的问题从而实现电量预测,最后通过综合考量碳配额在电力预测中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碳配额的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通过后验差检验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引入碳配额分配方式后的灰色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指导地区制定能源政策,并在兼顾地区历史发展水平与GDP水平的同时完善碳配额制度。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高耗能制造业能源消费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化行业(包括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和塑料制品业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又称建材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这5大行业能耗合计约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75%,对我国工业部门节能减排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降低中国能源强度、提高节能减排效果,采用42部门全行业增加值和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数据,利用因素分解分析方法,研究了部门能源强度(分为单位产品能耗和其他因素)、产业结构和生活用能以及42个产业部门各自对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部门能源强度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生活用能对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产业结构变化提高了中国能源强度;高耗能行业是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部门。因此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不仅要努力降低部门能源强度,还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4.
杨琳颖  郑立群  赵晨玮 《河南科学》2014,(10):2125-2131
科学实用地分配各区域的碳减排责任是实现全国减排目标的关键,而准确合理地核算碳排放基数是分配各区域减排责任的基础,综合系统的衡量指标和方法是分配各区域减排责任的核心.除了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显性碳排放",省际贸易往来造成的"隐含碳"转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此,从公平和效率原则出发,考虑省际贸易的影响,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建立区域碳减排份额初始分配的熵权TOPSIS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贴合实际,基本准确.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环境经济政策,其核心思想是给环境资源定价,用市场的手段控制碳排放。采用调研数据,设置3种不同的碳减排情景,模拟计算碳交易市场对经济的影响,以碳排放降低5%为目标,强制减排情景下,所选样本减排成本占估计产值的3.46%(火电和水泥行业分别为4.37%和2.35%);在碳市场情景下,减排成本下降到2.44%,下降率达到29.50%(火电和水泥行业单独模拟计算时成本分别减少23.40%和11.65%)。历史法和基准法2种配额分配情景的区别在于对单个企业影响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碳市场可以降低减排对GDP的影响,降低程度与市场所覆盖企业的数量和企业减排成本离散度有关。技术落后型行业会承担更多减排任务致排放快速降低,而技术先进型行业会更多的购买配额。因配额分配方法的差异,碳市场不仅有"鞭打快牛"效应,也可能会有"劫贫济富"效应。江西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一方面需充分利用碳市场对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减少碳市场的各种不利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向实现2030年中国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构建了某省内行业间的配额分配权重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将该省内参与配额分配的行业根据减排严格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通过引入行业减排优先顺序和配额分配权重构建各行业配额分配支付函数,并通过逆向归纳法求得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最后为了辅助实施减排,控制排放总量,引入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减排优先顺序和分配权重的引入使最终的分配结果不仅考虑了行业的历史减排量,而且将行业减排责任考虑在内,体现了我国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从而使得分配结果更为科学合理;为避免各行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缺乏减排驱动力引入奖惩机制,使得配额分配后的减排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开展的前提。工业部门是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重点领域,且不同行业的发展水平、碳排放强度、减排潜力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行业配额分配作为一种有效的分配机制对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建立了历史累计碳排放、工业产值、碳强度、技术投入、出口程度等5个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极大熵模型对中国2030年的工业部门碳排放进行了配额分配研究。  相似文献   

8.
围绕居民、企业、环境三者关系构建DSGE模型,重点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研究发现:碳配额目标需要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碳配额总量将影响经济和环境指标的稳态值;碳配额的总量目标不变时,调整免费配额比例只能影响有偿发放配额的均衡价格;不同配额计算方式(基准线或历史排放法)仅能影响配额的短期价格;不同定价方式(免费发放、竞价发放)的冲击只发生在短期,在中长期将回到同一稳态值;无论自愿减排行为存在与否,经济、环境都回到同一稳态值,但企业参与自愿减排行动时,对经济、环境指标都将带来利好。  相似文献   

9.
进入"十一五"以来,广东在能源供应方面为确保经济发展所需,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在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千方百计降低能源单耗水平,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目标分配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指标分解方法,用于衡量该地区的节能潜力.应用层次分析法,从节能责任、节能能力、节能潜力、节能难度四个方面选取能源消费总量、GDP、人均能源消费量、高耗能行业比重、人均GDP等10个指标,根据不同的情景设置权重,构建节能潜力评价模型.以东莞为例,根据城市节能潜力指标评价模型测算东莞各片区节能综合指数,可为地区五年规划或年度节能减排目标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碳排放由于占比大且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焦点.面对现有减排政策的不确定性与反弹效应,基于总量控制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将成为未来道路交通碳排放治理的重要手段.综述了道路交通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现状,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受控主体不同,将其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种交易机制,分别论述了这3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比总结了各自的配额原则、作用机理与优缺点.为实现道路交通碳排放3个驱动因素即燃料排放因子、车辆能耗强度、交通活动需求的协同优化,提出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共治的道路交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分析了其基本原理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工业行业进行有效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对绿色工业投资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非期望SBM-SVM模型并对其改进,选取重庆市2011—2020年工业企业相关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将通过非期望SBM模型得到的评价效率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作为结果变量,投入和产出指标作为特征变量,构建SVM模型,对工业投资有效性进行分类预测研究,通过“试错法”、PSO、GA智能优化算法对SVM模型的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进行寻优。结果显示:PSO方法的寻优效果最佳,准确率从71.88%提高到了88.66%;构建的新非期望SBM-SVM模型在对其改进优化后,进行工业投资有效性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后配额时代"代表全球纺织品贸易有了新的竞争平台,为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有序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瓶颈问题。文章从国际贸易摩擦及贸易壁垒不断,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及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率下调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环保责任及社会责任缺失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解析,并简要分析其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英姿  邹乐乐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2):1043-1050
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耗部门和污染物排放源,电力部门对我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控制电力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本文从战略规划和法律制度两个层面总结了电力行业环境规制的现有框架,并从发电侧、需求侧和电网侧三个角度分析了该框架的减排影响和溢出效应。其中,本文重点讨论了环保税、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型环境政策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环境规制可能给电力部门带来新能源过度投资、煤电成本持续增长、企业经营亏损等多方面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力行业各参与方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决策建议,以期为后续政策的评估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能源系统模型IMED|TEC, 构建可实现2oC和1.5oC温升目标的碳约束情景(2度情景和1.5度情景), 分析中国交通部门低碳化的能源结构变化和空气污染改善的协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2oC和1.5oC温升目标下, 2050年能源消耗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12%和33%, 能源结构从传统的油制品占主导转变成使用更清洁的生物质能, 甚至电能和氢能。2度情景下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35%, 而在1.5度情景下, 氢能、电能和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67%以上。同时, 中国交通部门脱碳能够带来显著的空气污染物减排协同效益。2度情景下, 到2050年CO2排放量减少38%, 对应交通部门主要排放空气污染物NOx, SO2和PM2.5分别减排35%, 34%和38%。1.5度情景下, 污染物减排量是2度情景的两倍以上, 但对于航空部门和水运部门, 其污染物减排量较小。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迅速成长,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之下,台湾住商部门能源需求之成长率在近年均超过6%,能源消耗为本部门主要之CO2排放因子.为此提议八个节能方案,分别为:发展节能之建材,强化建筑外壳节能设计,建立建筑空调及照明节能设计基准,提升耗能器具能源效率标准,推动旧建筑节能改善服务,日常节能之教育倡导,推广建筑物利用再生能源,及调整累进电价之差别费率.以上方案为无悔策略,目标为节约能源,预估2015年累计年节约364万公秉油当量,降低CO2排放量994万吨,2025年累计年节约873万公秉油当量,降低CO2排放量2383万吨.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产电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北地区1989、1990年的产电比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1989,1990年华北地区五省市产电比的统计值,五省市的工业、建筑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产电比的统计值。最后给出了五省市工业中电子、食品、医药、机械、纺织、化工、金属制品、造纸、建材、采掘各业的产电比的统计值。  相似文献   

18.
对工业窑炉节能减排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加以优化,实现企业生产中工业窑炉能耗和污染的可控性,主要解决窑型和窑体结构的优化、新型节能烧(喷)嘴的研制和燃烧系统优化、典型窑炉的能耗模型的建立等问题,研制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控制及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