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七号信令网关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七号信令网关就是为了满足CTI厂商的需要,提供一个计算机局域网协议与七号信令协议的转换接口,主要介绍这种网关的实现方法和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2.
NSIS下通用访问控制信令协议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研究设备穿越和动态防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下一代信令(NSIS)技术的通用访问控制协议.协议实体由7个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并定义了协议的消息类型、数据对象和执行流程.其中,消息类型包括请求消息、应答消息和错误.请求消息将为访问控制设备部署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而错误消息主要是在鉴权失败或者检查到信令消息出错时返回出错的原因.最后,对协议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协议具有逻辑正确性,且性能开销较小.通过引入NSIS信令机制,保障了访问控制信令信息安全、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3.
IP-PEA(protocol convener A)是一个协议转换器,主要实现中国七号信令IP协议的转换。其会话协议使用H.323协议,本论文主要介绍H.323协议的呼叫处理流程,H.323模块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互通业务中应用7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可以为电信运营商进行市场分析和制定经营策略提供重要的帮助。在深入研究7号信令网和7号信令监测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令事件合成方法,并详述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最后给出了采用该方法的监测系统在互联互通业务中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GSM交换工程中七号信令MTP层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S1 2 GSM交换工程中常常会遇到有关七号信令 MTP层数据的疑难问题 ,特别是在新开局时 ,容易遇到 CAE原始底层数据错误的情况。在这里 ,通过在工程中对该类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介绍七号信令 MTP层底层数据的应用和处理。在 S1 2的GSM交换系统中 ,对七号信令的局向定义通过以下层次实现。· N7DEST:七号信令对端局向。· N7ROUTE:七号信令到对端局的信令路由。· N7LINKSET:七号信令到对端局路由中的信令链路集。· N7LINK:七号信令到对端局信令路由中的信令链路。对这一部分的参数设置将直接影响七号信令链路软硬件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互通业务中应用7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可以为电信运营商进行市场分析和制定经营策略提供重要的帮助。在深入研究7号信令网和7号信令监测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令事件合成方法,并详述了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最后给出了采用该方法的监测系统在互联互通业务中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No.7信令网是电信网中用于传送No.7信令消息的专用数据网,它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信令链路SLK组成 我国的No.7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SP) H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LSTP和SP的信令消息,L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SP的信令消息,SP是信令网中传送各种信令消息的源点或目的地点 目前,我国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和一级干线电话网中的长途局交换机以及许多本地网市话局交换机都采用S12程控交换系统,因此,为保证No.7信令网的安全可靠运行,S12七号信令系统的负荷分担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 7号信令系统是简化的CCITT 7号信令系统 ,在我国有较广的应用 ,介绍了这个信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GSM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CCS7信令系统 ,是在CCITT7号信令基础上的演进和发展。介绍了它的功能模块。这是一个发展很活跃的领域 ,从对比入手解读它们的相关标准 ,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的第一步。也是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永久连接”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七号信令中负载分配方法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令是以呼叫控制为主的网络协议.国际上最先进的七号信令正逐步取代我国沿用的中国一号信令.本文对七号信令的负荷分配方法进行性能分析研究.为基于七号信令的语音平台的设计及其它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竞争限制的信令协议.该信令协议融合了按需波长重分配(WAoD)和按需延迟(DoD)两种竞争处理策略,不仅在当次突发包传送过程中实现了数据传送时隙的可修改性,而且还支持对数据承载波长的重置操作,有效地从资源竞争中挽救数据突发包.仿真结果表明,在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OBS网络结构中,与DoD和以往传统信令机制相比,所提出的信令协议可明显降低全网丢包率,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技术的发展,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将逐步转向分组技术。下一代电信网是基于IP的网络,SS7及呼叫控制原理是软交换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SS7与IP互通的概念模型和SIGTRAN协议体系,对4种信令适配子层协议和SCTP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给出了3种主要的互通模式,对如何实现基于IP的SS7传送和构建IPSS7网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七号信令第三级在KY1000XM交换机中的实现方案及软硬件设计。七号信令第三级由一块独立的处理板(SNP)实现。七号信令系统主要实现信令端点的功能,最多可支持的最大信令链路为16条。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七号信令网的正常高效运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已成为对七号信令网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介绍了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如何在交换机无损伤的情况下接入到信令网中的几种系统接入方式,并举例探讨了从不同远端站采集的七号信令进行数据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IP的超微蜂窝系统中BSSMAP(BSS Mobile Application Part)信令和话音的传输控制协议———BSTP(BSSMAP Simplified Transport Protocol).采用基于BSTP的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在无路由、交换式IP网络上简便、高效地传输话音业务.相对于传统SS7系统的SC-CP(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和IP电话系统的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BSTP协议更易于实现,并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系统成本.仿真分析和实际系统的话音业务试验结果均表明,BSTP协议及其传输架构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LTE系统是3GPP推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版本。S1AP协议作为其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口S1-MME的一个应用层协议,控制着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信令和数据的传输。为研究S1AP协议,就S1AP协议的功能和相关的基本过程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并重点阐述了E-RAB建立过程、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寻呼过程和NAS传输过程等典型的S1AP基本过程。这对进一步研究S1AP协议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SM移动信令网中移动应用部分(MAP)的监测问题,主要讨论了MAP分层结构,MAP信令协议分析及移动业务分析。针对MAP的分层格式,着重介绍了其由事务处理能力层(TCAP)向MAP层的解码过程,给出了流程图,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解码结果。在建立在底层解码的基础上的移动分析中,给出了包括呼叫建立号码,统计及呼叫故障统计的实现过程实测情况。MAP信令监测系统的实现对更好地维护管理GSM信令网,优化GSM网络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都是不可缺少的。实测结果对MAP信令检测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No.7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No.7信令系统的测试成为通信安全的必要措施。作者论述了No.7信令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讨论了实现No.7信令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划分方法,介绍了No.7信令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讨论了不同制式交换机No.7信令的互通故障,强调了在No.7信令系统设计时应充分注意的转换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中的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号信令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电信网及其各种业务的运行稳定性和实际效益.为了保证七号信令网的正常高效运行,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已成为七信号进行集中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分析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系统中建立多个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数据管理,然后对数据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逻辑结构、数据存储与应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七号信令网及其集中监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当前通信网业务在不断发展和扩大 ,作为通信网三大支撑网之一的信令系统在迅速发展 ,而作为主流的七号信令系统也在逐渐完善。简要介绍七号信令系统及其分析仪 ,重点介绍七号信令集中监测系统的优点、结构及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