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东政坛的诸多政党中,伊拉克复兴党以其独特的思想行为体系、严密的社会组织模式和有效的实践行动方式而驰名于中东。后冷战时代伊拉克复兴党的执政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象征性的民主化,仇美、反以情结,泛阿拉伯主义心理的潜在影响和部族主义的复兴。尽管伊拉克复兴党在美国的打击下失去了存在的法理基础和民众认同,但是,复兴党统治的影响仍对当前伊拉克局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社会被殖民的历程和中国现代性的被动嵌入,造就了30年代的上海现代主义、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多元共生的历史境遇,进而决定了上海现代化与殖民化、“半殖民地”情形与民主主义崛起之间的孪生关系。着眼于上海走向现代的历程中殖民因素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的关系,力图探讨30年代上海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个历史过程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但由于它定义含糊,常常被填充侵略主义、沙文主义等内容而被认为是和平事业上的障碍,本文以民族主义的自然意义为基础,从民族主义促进国家、地区独立;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现代民族主义的进步性三个方面来论证: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但从本质上即它的自然意义上讲,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美国宣布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该计划的目的据说是保护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不受萨达姆总统的镇压。那么,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为什么会遭到镇压呢?在公元7世纪,伊拉克的伊斯兰教派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在今天伊拉克1800万人口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5%,集中居住在伊拉克的南部地区。什叶派穆斯林历史上在伊拉克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伊拉克两河流域的卡尔巴拉城和纳杰夫城至今仍是全球约1亿名什  相似文献   

5.
19世纪的欧洲民族主义十分盛行。各国民族主义在历史发展阶段上不同步,具体任务也有所不同,但它们却具有共同的反封建宗旨;它宣扬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自决、民族权利,致力于建立单一的民族国家。欧洲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思想武器,既有推动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反动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但由于它定义含糊,常常被填充侵略主义、沙文主义等内容而被认为是和平事业上的障碍,本文以民族主义的自然意义为基础,从民族主义促进国家、地区独立;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现代民族主义的进步性三个方面来论证: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但从本质上即它的自然意义上讲,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两河流域的风云变幻和古代帝国的兴衰更替造就了马赛克式的摩苏尔社会,不同种族的高度融合和多元宗教的并立依存孕育了色彩斑斓的摩苏尔文化。今年2月以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其控制区内的摩苏尔及附近地区大肆毁坏文物和历史遗迹,令世人震惊。有人担忧,2001年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毁的悲剧正在摩苏尔重演,将给这座饱经沧桑的历史名城带来沉重打击。摩苏尔位于伊拉克西北部的尼尼微省,是该省首府,同时也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由于摩苏尔风景秀丽,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亚洲大陆东西端不同地缘实现交往,有其潜在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条件:伊斯兰教的产生是两种文化产生的基本前提;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的崛起为二者交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历史上陕西省及其行政中心西安所处的独特地缘、政治、经济与文化地位是二者交往的动力。陕西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交往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两种文化的交往载体是两个民族的民众。第二,二者交往的方式以和平为主。第三,战争也是两种文化行为体交往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历政治风波后中国民众在外交领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并且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逐渐崛起并迅速高涨起来的,进而成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之一,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是随着国力的强大,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上主张和平与发展。中国根据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强化民族主义,已成为外交政策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20世纪后期形成的新民族主义,并分析其特征及对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格兰民族是英国的一个主要民族,苏格兰民族主义主要表现在对其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的顽强保护上;20世纪60年代,它开始在政治上强烈地表达,要求建立独立的苏格兰议会和独立的苏格兰国家。苏格兰民族主义比较温和,更带有文化倾向,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内部民族分离主义(或族群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对苏格兰和整个英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迅速兴起有其深刻的根源。在世界第三次民族主义思潮到来之际,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政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迅速兴起的原因进行较系统、全面和详实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涉日情绪为例简析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日趋淡化,民族主义色彩渐趋浓重,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时,网络民族主义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网络民族主义逐渐成为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一个频频被提及的术语,这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什么是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现状如何?我们应作何评价?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演变以及民族国家形成这一历史进程产生的,但是民族主义对民族认同、统一和自治特别是民族国家的构建仅提供初步框架和边界原则,需要依附于其他意识形态提供具体方案才能实现民族国家构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民族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依附关系,以期在理论上进一步澄清民族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常家十六世常燕生生逢乱世,忧国忧民,希望通过学术思想的突破性研究来指导群众。他信奉国家主义,希望有一个统一、安宁和富强的国家,实现政治民主和科学进步。他通过参加抗战时期的政治文学活动、撰写抗战檄文等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渗透、融合以及全球文化关系的整合,民族国家文化主权的行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文化民族主义始终存在并产生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是发源于西方的思想运动和政治实践。如果以民族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的现实,那就应该首先在比较历史研究中梳理中国的民族主义政治史。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民族主义绝不是一种权力或知识精英单方面教化大众的意识形态话语,而是政治共同体全员基于共同生活体验的共同思想;而当今中国社会并不存在所谓的民族主义。在中国,不是民族主义带来了麻烦,真正的问题是民族主义应该得到重建。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范围解决民族问题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类是把民族问题作为文化问题来解决,另一类是当做社会问题来处理。前者基于争取身份承认的政治诉求,后者基于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诉求,通过比较两种民族政策的历史过程,阐述政治经济诉求与文化诉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澄清民族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港式饮茶具有香港人身份认同的社会作用 ,它是香港人社会关系得以强化以及建构身份认同的文化领域。以饮茶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和消费行为是都市人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式饮茶在香港表现出自助、自动和自由选拔的意识 ,成为官方文化和普及文化一致接受的香港人身份认同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