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课铃已经响过好大一会儿了,有个小男孩却默默呆在学校男厕的角落里,显得十分痛苦。我问他为什么不进教室上课,他眼含泪花说:“我忘了带鞋套,不能进电脑房上课。”听着孩子的诉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一些学校里,经常见到这种情景:楼道里站着几个被拒之门外的学生。诚然,这些孩子犯有错误,有的也许很严重。  相似文献   

2.
6月20日早上第二节课,我和学生们刚从操场上做操回到教室,忽然听到一声大喊:“快来看,快来看!蜻蜓飞进我们教室里了!”循声望去,只见一只蜻蜓正扑扇着翅膀,朝着玻璃窗奋力地撞:同学们都飞快地拥过去,个别同学还伸出手想抓住蜻蜓,蜻蜓撞了几下,终于无力地停在了窗台上。  相似文献   

3.
【案例简述】在一堂《表内除法》的复习课上,我创设了“猜测隔壁班级桌子的摆法”情境,谈话后知道了202班有学生36人,于是我质疑:202班教室的课桌是怎样排的?学生有的说“平均分成三个人组进行排的”,也有的说“和我们班一样,最后一行的桌子是并起来的(说明:203班有38人)”……我没有忽视这位学生的发言,变“错误”为“资源”,人文地给予了评价:他们班的桌子后面有必要并排吗?于是全班同学纷纷展开思维,在辩论中达成共识:没必要并排,因为36人,需要18张桌子,18张桌子正好能平均分成三组,每组6张。图片说明:  相似文献   

4.
一前几天,我教《群鸟学艺》。学完课文后,我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发言的孩子都从课文的重点句着眼谈了体会,我十分满意。正在我做总结时,有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喊:“还有,还有!”这时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他身上,我也很好奇。于是,请他发言。这个孩子有些激动,但声音却非常洪亮:“鸟儿没学会,凤凰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案例: 上课钟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完毕后,我走下讲台,到第一排正中,面对学生,开始用导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有很多……”我边说边用目光环视学生,发现不少学生在交头接耳,声音越来越大,我说话声完全被掩埋,有的学生还冲我指指点点。我停住讲课,小声问我跟前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我身上哪有不对吗?”那个学生指了指我的头顶,我台头一看,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铃声响后,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快步踏入三年二班的教室。可眼前的场景不禁让人眉头紧蹙,只见教室里两位小女生慧和倩正在边哭边争吵着;其他的孩子有的傻傻地望着,有的嗬嗬地起哄。讲台前的值日班长急得大喊:“安静,安静!老师‘来了……”我尽量压抑着心中的火气。平息了教室中的喧闹之后。用征询的口吻对两位小女生说:“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争吵,好吗?”慧说:“我坐在她前面,她总是把桌子往前面挠。让我坐的位置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今天中午的护导因为教师节的到来而显得特别不一样。我一改往日,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教室。奇怪,教室里怎么这么吵?(以往在班级午休的同学这个时候都会自觉地在做作业或看书)是什么事让他们这么激动?我赶紧走进教室,只见一群孩子围在那儿,手还不停地忙活着,有的在纸上写着什么,有的在折纸鹤,有的还在互相打闹着……我顿时沉下脸来,  相似文献   

8.
一天,教室里同学们正在静静地写作业,我也伏案忙着做自己的事情。突然,班中的小帅站了起来,说:“老师,小波给小辉写条,说她喜欢小辉。”这一“晴天霹雳”打破教室原本的沉静,同学们也都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有的同学还在私下里嘀咕着什么,我也被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小报告”弄了个措手不及,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小辉,只见他满脸通红,把头压得更低了.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小相册里,有张引人发笑的照片。照片上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噘着小嘴巴对着手指头呼呼地吹气,眼角里还挂着几颗泪珠呢。那就是我。那是五年前的暑假。我和哥哥一起来到海边,只见许多小伙伴在捉螃蟹,有的俯身在石缝隙、石窟窿前,用细铁丝弯成个钩子拨弄着;有的蹲在沙地上,并拢五指使劲地挖开一个个小洞。看着他们那起劲儿的样子,我和哥哥便兴致勃勃地拿来小网和小口杯,加入了这支捉蟹队伍。我打量着地形,好找一个下手的地方。忽然哥哥喊:“蕾蕾,快过来,我发现了敌人的‘隐蔽所’啦!”我飞快地跑过去。嘿!只见哥哥用陈亮/图力地翻动着…  相似文献   

10.
不速之客     
郑成伟 《奇闻怪事》2006,(11):25-25
我正教学《月光曲》。刚上课几分钟,我请一个女同学美读课文。突然,伴着一阵“嗡嗡”声,一只一寸多长的黄蜂从窗口飞进了教室。这时,部分学生不安分了,视线追随着黄蜂。一个女生尖叫一声“蜂子!”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望望那小精灵,望望那五十多双好奇的大眼睛,我的心也随他们涌动起来。但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不期而遇的习作素材吗?于是我大声对同学们说:“请大家静一静!你们好听的读书声,引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观察,待一会儿写一个作文片段,看看谁是语言大师。他的文笔最精彩?”教室又恢复了平静。同学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认真地想着。  相似文献   

11.
原谅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怎么啦?”母亲惊讶地问。“班上的杰克老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那你……”“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原谅  相似文献   

12.
郭静 《奇闻怪事》2006,(7):78-79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茶胶 《世界博览》2010,(5):42-45
在英国牛津郡的一个亲子活动室里,两个爸爸的身影在满教室的妈妈中间显得格外醒目。两个人虽然看起来完全是“肌肉男”,但是照顾起身边的宝宝来手法却有模有样。快下课的时候,两个爸爸已经完全熟识了,两人一边收拾着孩子的玩具,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论足球。他们俩都在最近几个月中失去了工作,只好一边找工作,一边帮着做家务,而他们的妻子则每天为了工作而奔忙。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上午,我正准备上一节命题作文课。忽然,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闯进了我们的教室。同学们立即被这突如其来的燕子所吸引,有的禁不住大叫起来:“看!好可爱的小精灵啊!”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调整了原来的教学计划,将命题作文改为观察作文课,这不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吗?  相似文献   

15.
一天,放学刚到家,爱人就悄悄地走过来,“快去看看孩子吧!好像受什么委屈了,我问他他不说!”我径直向孩子的房间走去。刚上七年级的儿子和我是“忘年交”,看到我,他泪眼汪汪,哭了起来,接着就道出了心中的委屈,他说连续几天的语文课上,他都举手了,可是老师不叫他发言,而且有几个同学已经多次发言。面对孩子的进取心和表现欲受到打击,我从各个方面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同时鼓励他继续把手举下去。  相似文献   

16.
无奈的求助     
【案例】 那是一个7月的午后,窗外大雨滂沱。A坐在我身旁,眼泪像窗外的雨一样,汩汩地涌出来。她的身体蜷缩在沙发的一角显得那样的无助,这女孩一定受了天大的委屈。我怜惜地一次次递上面巾纸,等她情绪平稳下来,我轻声说:“有什么委屈和老师说说。”  相似文献   

17.
施伟木 《奇闻怪事》2007,(3):17-17,10
“老师,他亲了我的脸。”体育课后,女生小波红着双眼,怯生生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我皱了一下眉头,站起来向教室走去。学生已全部回到了教室,有一些男生在偷偷地笑。“干了这种事居然还这么开心,看我不好好治治你们!”我心里想到。“是谁,谁欺负小波?”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沸腾的教室一下安静了下来。我转过脸问小波:“到底是谁?”小波用手指了指:“他,他,还有他……”一连点了五个同学。“都给我站起来,现在是小流氓,长大就是大流氓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我正在六年级一班上语文课。正在我与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时,坐在教室门口的一位学生说:“老师,有人找你。”只见教室外面站着一位陌生人,他夹着一个包,站在教室门口。我走出教室。那位先生用普通话说:“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学具推销员,能不能耽误你几分钟,让我跟同学们讲几句,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我想:这些推销员也太厉害了,居然瞄准了农村学校中的学生。我不想让他来影响我的教学,拒绝了他。可这位推销员还不死心,缠住我,总是要我给他一次机会。这时我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机会吗?同学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缺乏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的敏感性,不知积累自己周围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故事一:小纸条的魅力“六(2)班的小芸在哪里?”一大早,只听见有人在教室走廊里大声嚷嚷。我急忙丢下手中的作业本跑去看个究竟。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士一脸严肃气势冲冲地徘徊于六(2)班教室门口。顿时,在教室外面的同学纷纷跑回教室。一个不祥的念头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不会是……?  相似文献   

20.
胡虹 《奇闻怪事》2007,(11):30-31
当我兴冲冲地步人教室,听到前排的学生在自言自语地说“听历史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时,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努力打造的“流”的课堂(即:交流的课堂),终于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那么,我是如何让课堂“流”起来,使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呢?下面结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学片断谈谈我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