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新元素111、112、114、116号的中文定名的过程、方法以及新元素定名工作的依据,探讨了化学元素中文定名的汉字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元素111、112、114、116号的中文定名的过程、方法以及新元素定名工作的依据,探讨了化学元素中文定名的汉字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民 《青年科学》2010,(8):27-27
德国芙因茨大学25日报告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通过实验再次确认了第114号化学元素。在为期4周的实验中。科学家在120米长的粒子加速器内用钙离子轰击涂有钚涂层的薄箔,  相似文献   

4.
脑细胞激活素中氨基酸、维生素和化学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脑细胞激活素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更好地研究该药的药理作用,应用日本产岛津LC-60A型高速液相色谱仪和美国产P-E30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该药进行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化学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药含有18种氨基酸,至少3种维生素和二十几种化学元素,为进一步改进该药物的配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发现110号元素在德国达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目前最重的元素──第110号元素,从而使元素周斯表向后增加了一位。科学家用数以10亿计的镍原子轰击数以10亿计的铅原子时产生了这一元素。这一元素寿命只有几干分之一秒,它衰...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科学.也就是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分解和化合规律的科学.化学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它们之间的性质各不相同.构成各种物质的基础是化学元素,因此熟悉化学元素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知识之一.本文试图对化学元素中外命名的有关知识进行介绍,以供从事化学教学的师生参考.11-103号化学元素的外文命名由于发现化学元素的科学家出自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环境中,因此对每个化学元素命名的目的和依据及用语用字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为便于交流,要求各化学元素的用语用字必须统一.瑞典化学家贝采…  相似文献   

7.
稀土微肥指的是含有元素周期表中序数57~71号化学元素(从镧到镥)的混合硝酸盐。一般分液体和结晶两种。化学元素镧到镥这十五个元素称为稀土元素,也称为镧系元素。习惯上人们把第39号元素钇也包括在内。稀土元素是在十八世纪沿用下来的一个名字。当时认为这类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稀少,而且其氧化物颜色和碱土氧化物相似,故名“稀土”。实际上这类元素并不稀少,  相似文献   

8.
以3-乙酰基吡啶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3-吡啶甲酰基丙酮酸乙酯(简称HL),核磁共振波谱表明该物质的?-二酮部分在溶液中采取烯醇式结构。通过界面扩散法合成了该配体的第一个配合物{CuL2}n,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该配位聚合物中Cu(II)与四个L?配体形成拉长的反式CuN2(OO)2八面体配位构型。两种晶体学独立的L?配体都是以?-二酮基的两个O原子螯合一个Cu(II), 以吡啶N原子与另一个Cu(II)配位,形成二维网格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电负性均衡原理为基础,明确处理了双键的结构,发展建立原子一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ABEFMσπ).本模型将双键划分为一个σ键区域和四个π键区域(每个双键原子各有2个π键区域),其中,σ电荷中心位于两成键原子之间共价半径之比处;π电荷中心垂直于双键所在平面,置于双键原子上下两侧.本文给出分子中各部分有效电负性的精密公式,以及参数确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简捷快速地计算了C  相似文献   

10.
以3-乙酰基吡啶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3-吡啶甲酰基丙酮酸乙酯(简称HL),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物质的β-二酮部分在溶液中采取烯醇式结构.通过界面扩散法合成了该配体的第一个配合物{CuL2}n,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该配位聚合物中Cu(II)与4个L-配体形成拉长的反式Cu N_2(OO)_2八面体配位构型.2种晶体学独立的L~-配体都是以β-二酮基的2个O原子螯合1个Cu(II),以吡啶N原子与另一个Cu(II)配位,形成二维网格结构.  相似文献   

11.
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测得,标题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8H36N6S2Cu.在这个配合物中,围绕着Cu(II)原子有两种无序的配位几何,较小的组分占整个结构的43.7(9)%,该组分是中心对称的,其中心是四个氮组成的四方形,四方形的中心是与四个氮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的铜原子.较大的组分占整个晶体的56.3(9)%,是一个中心对称拉长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12.
<正>新华网柏林6月25日电,德国美因茨大学25日报告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通过实验再次确认了第114号化学元素。  相似文献   

13.
非共价相互作用对中心手性的影响及中心手性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在van't Hoff碳正四面体构型学说基础上的中心手性的概念未涉及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分子中心手性的影响.可以想像,当某原子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如氢原子)时,可因非共价相互作用(如分子内氢键)的存在(如只与其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氢键)成为不等性原子或基团.考虑到非共价相互作用对分子中心手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心手性的概念似应为:一个原子(如C,N)的四支键分别指向四面体的各顶点,并分别键连四个不等性原子或基团(包括孤电子对)时,则该原子是手性的.  相似文献   

14.
合肥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试制安装了一台化学元素报数仪,由化学元素管和数字管组成。化验室通过该仪器,以数字显示的方法,向炉前报告分析结果,并以两台小型晶体管对话机传话,便于双方联系。该仪器克服了电子管扩大机的缺点,自1971年4月使用以来,效果良好。由于数字管较小(SZ-8型),当距离较远时,数字不易看清,现在采用氖气灯泡代替元素管。(摘自冶金科技动态1973年第17期)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个一维链镍(Ⅱ)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Ⅰ),晶胞参数α=0.7755(3)nm,b=1.5411(5)nm,c=1.8654(6)nm,Z=4,R1=0.0305,wR2=0.0751.中心镍(Ⅱ)离子与1,4,7-三氮杂环壬烷的三个氮原子和三个叠氮的氮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结构.该配合物的磁性测定表明相邻镍(Ⅱ)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磁性拟合的结果J=-1.02cm,g-2.26,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经验公式和洪特规则,简捷地确定原子基态电子组态和基态原子态,并用此法,试对第104号到109号等六种新元素的相应状态进行予测。  相似文献   

17.
用丙二胺和三-(水杨醛乙醚基)胺,在无水甲醇中进行环缩合反应,生成了一个杂原子大环配体。并用该杂原子大环配体与过渡金属的盐进行置换反应,合成了相应金属:Ni(Ⅱ)、Cu(Ⅱ)、Co(Ⅱ)、Zn(Ⅱ)和Cd(Ⅱ)的大环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T-IR、NMR、UV和TG等谱学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已合成得到了所需的大环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第Ⅴ主族原子(P,As,Sb)替位掺杂条件下不同中心半导体沟道长度的GeSe纳米电子器件的整流特性.结果表明,第Ⅴ族原子局部替位掺杂的扶手椅型GeSe纳米带在中心半导体沟道5.1 nm长度范围内,在正偏压下不同中心半导体沟道长度的扶手椅型GeSe纳米带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负偏压下当中心半导体沟道长度从1.7 nm增加至3.4 nm时,电流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继续增大中心半导体沟道长度,电流大小接近于0,器件呈现显著的整流特性.  相似文献   

19.
从化学元素、原子和分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明确其区别与联系 ,以便在教学中准确掌握运用这些概念 ,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化学元素、原子和分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便在教学中准确掌握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