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上海信息化》2014,(7):47-47
<正>实现交通卡和社区卡多功能合并的"曹杨社区市民卡",首批向上海市普陀区杏梅园、南梅园等五个小区居民共发放,并同时在小区配套多媒体终端机,让居民不出小区便可以了解社区大事、办理个人业务、预订小区活动场所、公益演出、下载小区周边商铺优惠券。曹杨智慧社区体验中心近日向居民开放,共有100位体验者先行尝试了"曹杨社区市民卡"。体验中心以一天智慧生活作为主线,将展区分成智慧出行、智慧票务、智慧购物、智慧公益、智慧菜场、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家居等10个场景。大部分智慧生活由一张社区市民卡联通,该卡集合社区网站、多媒体终端、移动终  相似文献   

2.
李冲 《华东科技》2022,(4):46-48
人脸识别进小区、高空坠物自动抓拍、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服务……智慧社区建设如火如荼,为社区住户提供智能生活服务.然而,当下智慧社区打造多集中于中高端小区,对中小型社区的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空档".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从智慧景区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界定出游客、景区管理者、旅游企业、旅游主管部门和社区居民五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并对其利益诉求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游客最为关注景区服务、景区管理者注重管理的便捷高效、旅游企业关注的是企业利润、旅游主管部门考虑的是景区的监督管理、社区居民关注的是自身的参与程度.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构建了核心利益相关者诉求导向的景区智慧旅游框架体系.对智慧景区的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鲁洋 《天津科技》2014,(10):64-6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社区成为智慧城市重要的建设内容。智慧社区指以住宅小区为平台,将网络通信、智能家电、家庭安防、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增值服务等整合在一个高效的系统中,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环保、智慧化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智慧社区的调研情况,重点阐释了建设内容,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监控小区内的车辆速度,实现保障小区业主人身安全和促进城市小区健康发展,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多通信机制与机器视觉的智慧小区视频监控系统。首先,将基于Socket的网口通信与基于RS232的串口通信实施融合,连接测速摄像头与中心服务器,构建起智慧小区车辆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然后,结合高斯模型、Harris角点定位与RANSAC匹配优化方法,设计了车辆速度检测算子,实现车辆有无判断和车辆速度计算。在Visiual Studio平台开发系统,并对所提智慧小区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智慧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在车速检测和系统智能性方面,都优于传统小区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RFID+手机"车辆身份识别系统是"智慧社区"传感安防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车辆身份识别系统管理子系统,采用RFID与图像识别技术的社区车辆身份识别,采用基于智能手机的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实现手机号码及ID识别,用以鉴别驾驶车辆人员身份。从而实现对车辆进行车身及车主双重识别,对车辆和驾车人员的识别真正做到了一一对应以及车辆与驾车人员的对应,使社区安保车辆识别更加完善;使社区居民享受现代科技成果,体验生活品质的提高,彰显社区服务系统对居民生活、健康、安全的全方位呵护。  相似文献   

7.
鼓浪屿开放式景区内的官方标牌较为规范,以中文单语和中英双语为主,以中英日三语标牌为辅,使用厦门话白话字名称Kulangsu代替汉语拼音Gulangyu译写鼓浪屿,体现了鼓浪屿国际社区的文化多样性;景区内的私人标牌为了突显个性,语言景观更具多样性。但鼓浪屿景区缺少整体语言景观规划,语言景观中体现本土文化内涵的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鼓浪屿管委会应定期进行语言景观调查,以"历史国际社区"为定位进行语言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景区也紧跟热潮,相继进行智慧化建设。清明上河园是开封市的龙头景区,从游客感知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基础数据,对当前清明上河园智慧景区的构建内容进行了研究,获知游客对清明上河园智慧化建设项目的总体心理期望较高,而现实体验满意度较低,进而分别从重要性和满意度出发对建设内容进行了细化分析;将17项建设内容定位在IPA四象限矩阵中,区分为应该"保持优势"、"重点改善"、"毋须优先"和"表现过度"的建设项,分析清明上河园的智慧景化建设的优劣势,并提出区分主次,按需分配建设力度等的针对性建议,以期有序、高效的建设智慧景区。  相似文献   

9.
景区社区一体化是在保障社区原有权利和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景区的吸引物与服务功能,创造旅游收入来实现乡村振兴。以西江千户苗寨景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景区社区一体化模式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模式的发展基础是景区与社区空间位置的融合,关键是社区功能与景区功能的融合,核心是传统治理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景区同社区形成良好的"契约关系",以期为类似的景区社区一体化区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早晨,无需像往常那样排队买早点,而是笃悠悠打开IPTV,登陆一家早餐店的页面,为家人叫一份外卖;浏览电视里的小区公告,得知小区乒乓球大赛即将举办,赶快拨打电话报名;去共青森林公园怎么走?没关系,动动手指就能搜到最佳出行路线是的,这不是在做梦,往日波澜不惊的社区生活已变得如此智能和神奇。如今,一批敢于"吃螃蟹"的智慧社区,正在上海乃至全国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南通市啬园风景区智慧景区功能的缺失和在线信息平台完善水平较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啬园智慧景区服务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分为语音讲解、游览路线、地图展示、个人用户4大功能模块,集导航、导游、导览、导购、线上讲解、在线购票等服务为一体,在提升景区服务水平的同时,从时空场景角度为景区管理者提供用户轨迹数据支持服务.系统开发周期短,软件升级、技术维护便捷.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可在大众手机型号环境下稳定运行.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景区.  相似文献   

12.
以CDMA无线小区规划为基础,探讨解决地理位置上各个基站的空间无线信道在各小区上最大 分配与由此产生的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干扰之间的矛盾,以及一定的无线覆盖区内的信道数和最大限度的 安装用户数之间的矛盾等核心问题,结合工程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对限制前向和反向信道的容量加以 分析,初步解决了包括路径损耗预测、前反向覆盖预测前反向平衡等模块的算法建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较大程度上克服移动用户接收端的干扰影响,满足用户所需的信干比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FSK调制/解调芯片nRF401与89C51微型处理器实现小区远程无线自动报警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组成逻辑框图和部分MCS51程序设计流程图。论述了系统中应用的报警数据格式与准确报警的策略。分析了系统报警时延存在的原因,在住宅小区内可以实现远程无线自动与网络化报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矛盾日益加剧的形势,旨在揭示二者间的内在作用机理,为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相关概念及其构成加以明确界定,就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的作用关系进行定性分析;进而从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对环境的影响入手,构建旅游社区环境与景区环境演化的相关性模型,深入剖析二者间的相互作用特征。分析表明,景区环境与旅游社区环境是一对联系紧密的共生体,在旅游地演化中存在明显的正负效应关系。因此,无论景区开发,还是旅游社区发展都要统筹兼顾;通过构建景区环境与旅游社区环境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旅游目的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景区实时安全监控预警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智慧景区发展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基于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慧景区安全监管平台的可行性以及必然性,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智慧景区安全信息管理与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立服务站点,实现了对景区环境的实时监控,并对将可能产生危险状况的服务站点进行预警,同时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景区基本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与游客共享,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服务质量,更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提高供热质量和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迫切,应用小区供热温度监测系统势在必行。日趋成熟的无线传输技术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已经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 PTR2000无线数传模块组建无线通讯系统,利用 VB 开发通讯及管理程序的无线小区供热温度监测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CDMA无线小区规划为基础,探讨解决地理位置上各个基站的空间无线信道在各小区上最大分配与由此产生的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干扰之间的矛盾,以及一定的无线覆盖区内的信道数和最大限度的安装用户数之间的矛盾等核心问题。结合工程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分别对限制前向和反向信道的容量加以分析,初步解决了包括路径损耗预测、前反向覆盖预测前反向平衡等模块的算法建模。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大程度上克服移动用户接收端的干扰影响,满足用户所需的信干比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卫星导航系统,融合智慧感知、无线传输、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以具有定位、通话、体征量测等功能的智慧手表为终端载体,开发基于Android/IOS系统的健康安全监护系统移动客户端APP,并搭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将老人与社区、监护人、政府、医疗机构紧密联系起来,为老人提供保健、安全监控、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全方位服务,实现养老服务模式、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基础建设、服务智慧化、营销智慧化、管理智慧化4个维度构建景区智慧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江苏省4A级及以上景区为例,综合测度江苏省景区智慧化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①江苏省4A级及以上景区智慧化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景区的智慧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且智慧化发展水平与景区等级、景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景区类型、旅游收入等因素相关;②江苏省景区整体在单项硬件设施建设上相对较完善,而系统化、综合管控上相对缺乏,景区与社交平台对接较差,对游客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关注较少;各景区之间联动发展较欠缺;③景区的智慧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显著,市域尺度分布差异的原因在于地方景区知名度、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景区类型与开发建设时间的不同;④苏南、苏中、苏北三区呈由南到北阶梯状递减的格局,这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景区交通区位条件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性调研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居住社区日常生活设施规划设计以"自足性"为主导思想,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对"区位性"的忽略;小区配套模式以"千人指标"为依据,在设施建设上反映出了由此产生的局限性;通过对3个不同区位小区居民的调研,进一步证实了设施在使用中存在区位性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建立动态"自足性"的社区设施规划策略,充分理解社区区位性,将社区设施建构纳入开放的城市系统之中。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而言,日常生活设施的区位性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