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以10-(3-羟基-1-氮杂双环[2,2,2]辛-3-甲撑)吩噻嗪为原料制备10-(3-氯-1-氮杂双环[2,2,2] 辛-3-甲撑)吩噻嗪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该合成工艺产品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条艾司洛尔中间体3-(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合成新路线.以对甲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进行酰化反应得到乙酸(4-甲基)苯酚酯,经过溴化反应得到乙酸(4-溴代亚甲基)苯酚酯后,与丙二酸二乙酯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乙酰氧基)苯基]甲基]-1, 3-丙二酸二乙酯.再脱羧、水解和酸化,得到对羟基苯丙酸.最终经酯化反应得到3-(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总收率49.8%.在酯化反应、溴代反应和过程操作上实施了进一步优化,使得本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捷,反应条件温和,因此,具有一定潜在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手性(S)-3-羟基-丁酸甲酯为原料,经TBSCl保护羟基、DIBAL-H还原及烯丙基锌试剂反应后合成(2S,4R/S)-6-庚烯-2,4-二醇中间体,利用anti/syn-1,3-二醇在进行丙酮叉保护以及脱丙酮叉保护时反应动力学性能上的差异,并通过高立体选择性的动力学拆分法合成出目标产物(2S,4S)和(2S,4R)-6-庚烯-2,4-二醇.  相似文献   

4.
报导了S-乙酰基-硫基乙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TA),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S-Acetyl-MAG3),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S-Aectyl-NHS-MAG3)的合成方法,用IR和亚胺(DCC)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在40-50℃下反应24h得到S-乙酰基-巯基乙酸三甘氨酸N-羟基于二酰亚胺酯(S-Acetyl-NHS-MAG3) 的产率较高,副产物较少,分离提纯容易。  相似文献   

5.
合成1—(2—嘧啶基)—4—(3—氨丙基)哌嗪,目前大多采用4—(2—嘧啶基)—1[3—(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丙基]哌嗪肼解的合成方法.腈的毒性大以及操作过程中使用球—球蒸馏装置不利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鉴此,本工作通过研究4—(2—嘧啶基)—l—[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基]哌嗪酸性水解(产率63.5%)和碱性水解(产率50.0%)的反应条件,不仅去掉了球—球蒸馏反应,使反应产率提高、使反应过程容易操作,而且得出了最佳水解条件:对于酸性水解,4—(2—嘧啶基)—1—[3—(2—邻苯二甲酰亚氨基)丙基]哌嗪与盐酸摩尔数之比为1:30,对于碱性水解,前与氢氧化钠摩尔数之比为1:22,反应时间均为6h一7h.  相似文献   

6.
多羟基环己基手性β-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药物、生物和合成用途.本文对从内消旋cis-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经去对称化得到的内酯关键中间体(2)的绝对构型进行了确定,并通过邻二羟基化和内酯开环,经两步反应以45%的产率从化合物(2)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光学活性的(1R,2S,3R,4S,6R)-2,3,4-三羟基-2-(苄氧羰基氨基)-环己烷甲酸苄酯(6).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吡啶和苄氯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得到抗癌药BMS-690514的关键中间体(3R,4R)-4-叠氮基-3-哌啶醇.反应首先得到N-苄基-1,2,3,6-四氢吡啶,进一步通过氯甲酸乙酯取代、环氧化反应得到7-氧杂-3-氮杂双环[4.1.0]庚烷-3-甲酸乙酯,然后发生叠氮化反应得到构型不同的混合产物,通过手性制备得到(3R,4R)-4-叠氮基-3-羟基-1-哌啶甲酸乙酯,水解该中间产物得到最终产物(3R,4R)-4-叠氮基-3-哌啶醇.该方法使用苄氯反应得到更易离去的苄基离去基团,使产物的收率提高了14.2%;采用与已有手性制备(3R,4R)-4-叠氮基-3-羟基-1-哌啶甲酸乙酯的不同方法,使产物的收率提高了20.2%.所用原材料廉价易得,可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1S,2S) 1,2 二苯基乙二胺和2,4,6 三甲基苯甲醛经缩合和还原两步反应,以85%的产率合成了N,N′ 二 2′,4′,6′ 三甲基苄基 (1S,2S) 1,2 二苯基乙二胺,再以其为催化剂催化6′ 甲氧基 2 萘丙烯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手性二醇经过还原和氧化获得了较高光学纯度的(S) 萘普生.  相似文献   

9.
4-甲酰基-2E-丁烯酸乙酯(8)经醛基保护、与2-氨基吡啶反应成环、加压氨化得到(11);5-氟-2-硝基苯甲醛(1)经醛基保护、Bartoli合成法制成吲哚、与乙醇胺反应并氢化、Boc保护、甲磺酰化、碱环合、与草酰氯甲醇钠反应制得(12);(11)与(12)对接、去保护、酰化得到目标化合物3-[9-氟2-(哌啶-1-羰基)-1,2,3,4-四氢-[1,4]-二氮杂卓艹并[6,7,1-hi]吲哚基-7]-4-咪唑并[1,2-a]吡啶基-3-吡咯-2,5-二酮.以化合物(1)为起始原料计算,共10步反应,总收率18%.  相似文献   

10.
通过3β-乙酰氧基-5-烯胆甾-24-酮(2)与N-溴代乙酰胺(NBA)反应得到3β-乙酰氧基-5α-溴-6β-羟基胆甾-24-酮(3),(3)通过光环化反应后不经分离直接通过锌粉/乙酸水解得到52%产率的化合物3-乙酰氧基胆甾-5-烯-19-羟基-24-酮(5)。缩短了合成天然多羟基甾醇24-亚甲基胆甾-5-烯-3β,7β,19-三醇(1)的时间并减少中间过程的物损耗,进一步提高了反应产率。  相似文献   

11.
以天然产物中提取的L-苯丙氨酸为原料,经氨基保护、重氮化反应、氯化和还原反应后合成了(2S,3S)-N-苄氧羰基-4-苯基-3-氨基-1-氯-2-丁醇。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2.
证明了任何从一个被圆周上的环面丛复迭的闭可定向三维流形到非球状的闭可定向不可约三维流形的基本群有限指数映射同伦于一个复迭映射 ,从而映射度非零。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传统的土地利用图件更新技术的弊端,从当前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际要求出发,采用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图件更新的总体方案,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发现变化的地块,用GPS快速准确地测定更新信息,最终在GIS环境下实现土地利用图件的更新,并开发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原型系统.该方案投入小,效率高,对于市、县级土地监管部门快速准确掌握土地利用数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3S实验室为GIS、RS、GPS提供了一个相互磨合、取长补短的平台,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进行“3S”学习提供了较好的动手实践的场所,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广“3S”的综合应用。本文以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3S”实验室建设情况为例进行初步探讨,为以后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LTE系统是3GPP推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版本。S1AP协议作为其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口S1-MME的一个应用层协议,控制着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信令和数据的传输。为研究S1AP协议,就S1AP协议的功能和相关的基本过程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并重点阐述了E-RAB建立过程、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寻呼过程和NAS传输过程等典型的S1AP基本过程。这对进一步研究S1AP协议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对矿山道路、风险源野外实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先进的空间3S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开发出了矿山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安全监控、车辆档案、驾驶员档案、道路与风险源档案、车辆调派和完整的费用结算等功能于一体,对矿山道路安全管理、车辆安全的多指标监控和基于GPS行车距离校验的费用结算有所创新,是一套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矿山生产车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农业信息化及3S(GIS、GPS、RS)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3S技术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案,具有广泛适用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将脂肪酶固定化,以提高酶的稳定性、使酶可以重复利用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以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品进行表征,并且采用硅烷-戊二醛偶联法和壳聚糖包埋法分别将脂肪酶固定于磁球表面,再以生物拆分(R,S)-1-苯乙醇为模型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转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为粒径小于20 nm的磁性纳米粒子;壳聚糖包埋法操作简单、酶载量大;扫描电镜分析揭示固定酶的磁球表面含有大量微孔结构。在最佳条件下,1-苯乙醇的转化率达44.3%,对映体过量值eep为99%,酶的半衰期为121h。反应完成后,施加外磁场可使酶与反应体系迅速分离,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1次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减少,说明壳聚糖-Fe3O4超顺磁微球固定脂肪酶具有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建立和应用3S集成应用系统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从单连通区域Ω≌R2{∞}到酉群及其实形式的调和映射的S1不变扩张解,证明了S1-不变扩张解既是KerAQZ~一可交换的又是ImAQZ-可交换的;给出了S1不变扩张解的另一种代数构造方法,并且证明了经过旗变换得到的扩张解仍然是S1不变的.随后给出了S1不变G-扩张解的显式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