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氧同位素及其镜核的基态性质,并和实验比较,发现当质子(中子)是幻数时,核的性质有规律地随中子(质子)数的变化而变化,由此间接证明了幻数核子对另一类核子无直接影响;同时,也检验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在该区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Ne同位素的基态性质,并和实验比较,发现当质子是偶数时,核的性质有规律地随中子数的变化而变化,由此间接证明了偶数核子对另一类核子无直接影响;同时,也检验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在该区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射不对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eflection asymmetric relativistic mean field,简称RAS-RMF)对Xe、Ba和Ce同位素偶偶核形状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AS-RMF理论能很好地描述Xe、Ba和Ce同位素偶偶核的基态性质,计算出的结合能和四极形变与已有的实验数据一致,八极形变对基态性质有重要影响.获得的物质密度分布清晰地展现出Xe、Ba和Ce同位素偶偶核的形状演化规律,反射不对称自由度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系统研究了Mo同位素链偶-偶核的形状演化,比较了基态结合能和四极形变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并详细分析了这些核的位能曲线和单粒子能级,发现随着中子数的增加,Mo同位素链的基态形变向γ不稳定形变方向演化,94Mo是γ不稳定核,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下,用NL3,TMA,PK1,NL-SH四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对Pd,Cd,Sn,Te,Xe等同位素偶偶核的B(E2)↑跃迁进行研究.通过计算作出了Pd,Cd,Sn,Te同位素的位能曲线,找出了它们的基态,证实了随着质量数的增加,原子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把这些结果与最近观测的实验值作对比,符合得很好,表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可以较好地描述原子核的形变.  相似文献   

6.
在区分质子和中子情况下利用严格可解的Nilsson平均场加邻近轨道对力模型研究了中子数为N=94同中异质素链的性质.首先系统地计算了其结合能和奇偶能差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此时对力强度公式.接着计算了偶偶核的转动惯量并与相应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对其转动惯量贡献最大的轨道.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偶偶核158 Gd的基态处于不同角动量J=0,1,2,…,12时的价核子对占有率.研究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合理描述N=94同中异质素链核的结合能和奇偶能差,也可以合理描述偶偶核第一激发态的转动惯量和偶角动量价核子对为主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结合结团模型对重核结团现象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原子核分为两个部分,然后用相对论平均场模型对原子核的核子按束缚能的高低来分布,结果获得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结团.这表明相对论平均场模型也适用于重核结团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反射不对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eflection Asymmetric Relativistic Mean Field,i.e.:RAS-RMF)对Ce同位素链的基态性质及形状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反射不对称自由度自由度,RMF理论能很好地描述Ce同位素的基态性质,计算的结合能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获得的形变参数、单粒子能级、物质密度分布及位能曲线清晰地展现出偶偶核Ce同位素的形状演化.  相似文献   

9.
在相对论平均场框架下系统讨论了114号元素的各个偶偶同位素核的形变,结合能,及相应的可能形变,并与有限尺度液滴模型(FRDM)进行了比较.从而发现298114核的最可能形变不是球形,而是超长椭球形变.  相似文献   

10.
用相对论平均场(RMF)理论系统地计算了A<40的原子核的基态性质,讨论了轻核的均方根半径,给出了原子核均方根半径对原子核平均结合能及同位旋的依赖关系.在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唯象公式,用于描述A<40的所有原子核的质子与中子均方根半径.该公式考虑了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分离能及同位旋效应,不仅可以很好地符合稳定核的均方根半径,也能符合远离(稳定线的原子核的半径,包括有晕结构的核.  相似文献   

11.
超重原子核区的壳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ilsson势的宏观-微观模型,对Z=114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发现,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也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表明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性质的研究是可靠和有效的.对形变和壳效应的分析表明在宏观-微观模型里Z=114和N=184是一个闭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射不对称相对论平均场(Reflection Asymmetric Relativistic Mean Field,RAS-RMF)理论研究了226Th和216Th原子核的基态性质.通过改变RAS-RMF理论计算中双中心谐振子基的不对称系数δ3、形变参数δ2以及基大小参数N,探讨了基参数的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中心谐振子基参数的改变对RAS-RMF计算结果都存在稳定的区间,在这个稳定区间里,RAS-RMF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有限力程小液滴模型(FRDM)计算结果一致.尤其是反射不对称自由度的引入,改进了相对论平均场的理论计算,给出了与实验更加符合的结果,表明RAS-RMF理论对描述具有反射不对称形变的原子核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远离稳定线原子核β-衰变寿命与母核核子数之间的指数规律和理论计算公式,具体对Z=40~43同位素链上原子核的β-衰变寿命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宏观微观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也与其他模型符合较好.此外还对这些同位素链上原子核的未知β-衰变寿命进行了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14.
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Nilsson势对Z=116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α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计算,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研究发现,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符合,也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此外,还讨论了Z=116同位素链上的位能曲面和可能出现的形状共存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Nilsson势对Z=116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 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计算,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研究发现,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符合,也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此外,还讨论了Z=116同位素链上的位能曲面和可能出现的形状共存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氘氚结团核素图中说明了坐标S=2Z-N与加J=S+K常数列确定的13个6×6核素区分布情况.这类核素分布区可组成14个由3个6×6核素区组合成的单位区或16个并列双3区;8个6×6核素区组合成5个亚区,一个亚区是坐标S的2×4区,一个亚区是差K的3+5区,还有3个是3平行线共线组合区,5个亚区中心沿5核素I12753327421,Cs13255337722,La13757348023,Ce14058348224Pr14359348425和分布.核素区的范围是坐标S24~S42,H42~H2与(S+K)=34~54.组合区中心的数值显示出美妙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Shell structure and magic numbers in atomic nuclei were generally explained by pioneering work that introduced a strong spin-orbit interaction to the nuclear shell model potential. However, knowledge of nuclear forces and the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structure of nuclei, in particular far from stability, is still incomplete. In nuclei with equal neutron and proton numbers (N = Z), enhanced correlations arise between neutrons and protons (two distinct types of fermions) that occupy orbitals with the same quantum numbers. Such correlations have been predicted to favour an unusual type of nuclear superfluidity, termed isoscalar neutron-proton pairing, in addition to normal isovector pairing. Despite many experimental efforts, these predictions have not been confirmed. Here we report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excited states in the N = Z = 46 nucleus (92)Pd. Gamma rays emitted following the (58)Ni((36)Ar,2n)(92)Pd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 were identifi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tate-of-the-art high-resolution γ-ray, charged-particle and neutron detector systems. Our results reveal evidence for a spin-aligned, isoscalar neutron-proton coupling schem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prediction. We suggest that this coupling scheme replaces normal superfluidity (characterized by seniority coupling) in the ground and low-lying excited states of the heaviest N = Z nuclei. Such strong, isoscalar neutron-proton correlations would have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nuclear level structure and possibly influence the dynamics of rapid proton capture in stellar nucleosynthesis.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不同参数的宏观-微观模型对超重核区(Z≥104)70个原子核的结合能进行计算,利用所得结果计算α衰变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新参数的结果更为理想.然后将新参数的α衰变能代入新参数的Viola-Seaborg公式,计算超重核区原子核的衰变寿命,通过对所得结果和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研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