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三辛胺为络合剂,二甲苯为稀释剂,通过萃取-反萃取的方式,回收对羟基苯甲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研究了萃取剂种类、浓度、油水比、废水的pH值、混合时间及萃取级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考察了KOH浓度对反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工艺条件下,以体积浓度为30%的三辛胺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油水比为0.3,废水的pH为1.26,混合时间为3 min,采用二级萃取,苯酚、对羟基苯甲酸萃取率均达到99.9%,废水的CODc,去除率可达99.6%.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考察了不同烷烃稀释剂与不同醇类助溶剂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镍的萃取效果及反萃取剂盐酸溶液对镍的反萃取效果.探讨了废水pH、萃取剂质量浓度、助溶荆体积分数、相体积比(废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萃取时间及反萃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油与癸醇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的镍萃取效果最佳.在废水pH为9.00,萃取剂质量浓度为35%,助溶剂体积分数为20%,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时,室温下萃取30min,萃取率可达75.41%;用0.5mol/L盐酸溶液对萃取反应后有机相中的镍进行反萃取,反萃取率可达94.50%.  相似文献   

3.
针对P350逆流萃取分离草酸钴沉淀母液中草酸和盐酸的可行性,探讨其萃取机理,考察P350浓度、盐酸浓度、草酸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设计采用多级逆流萃取草酸并用纯水反萃再生萃取剂.在有机相体积VO与水相体积VA之比(流比)为2.0,6级逆流萃取条件下,草酸萃取率大于95%,萃余母液中的草酸含量可减至0.004mol/L;在流比VO/VA为1.0,10级逆流反萃取条件下,草酸回收率为95%.  相似文献   

4.
对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乳化剂浓度、水相NaOH浓度、油水比、乳水比、废水PH值、搅拌强度、萃取时间等时间等因素对除酚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萃取剂配方和最佳的工艺条件。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萃取时间快,除酚效率高(按近90%),能有效地消除含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新的二元协萃体系P204/4PC对萃取分离镍与锰、镁、钙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配比、平衡pH、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并绘制了镍萃取与反萃等温线.结果表明,采用1.25mol/L 4PC(L)+0.25mol/L P204(HA)组成的有机相,经过5级模拟逆流萃取,镍的萃取率达到98.7%,其他杂质金属的萃取率基本都在5%以下.负载有机相经过三级逆流反萃,镍的反萃率达到98.2%,反萃后有机相中镍的质量浓度小于0.1g/L.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萃取法脱除铜电解液中的杂质,通过在铜电解液中加入助萃剂研究萃取剂N235对Sb和Bi的萃取性能。考察N235体积分数、助萃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相比)、萃取时间等因素对Sb和Bi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体积分数)为20%N235+10%异辛醇+70%磺化煤油,助萃剂浓度为0.1 mol/L,相比为1:1时,铜电解液经单级萃取,Sb和Bi的萃取率(质量分数)分别为56.1%和96.6%。在有机相组成和助萃剂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为2:1时,铜电解液经过7级逆流萃取,Sb的萃取率为86.0%,Bi的萃取率为97.1%。7级逆流萃取平衡有机相经氨水沉淀反萃—水洗—酸化处理后,Sb和Bi总反萃率可达98.4%和96.5%,有机相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7.
以粗铅电解后液的甲基磺酸溶液为原料,使用萃取剂P204从甲基磺酸溶液中萃取铟。考察萃取剂体积分数、水相组成、搅拌时间、温度、相比等因素对铟萃取率的影响,模拟理论级数的逆流萃取。研究结果表明: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55%,甲基磺酸浓度为0.52~1.04mol/L,水相pH为0.5~2.0,搅拌时间为1.5min,温度为20~30℃,水相和有机相体积比为4:1的最优条件下,铟的平均萃取率达到98%以上;经过2级逆流萃取,铟萃取率达到99%;通过斜率法和红外光谱技术得到萃合物的分子式及萃取反应式,证实P204中的羟基—OH参加成键,并与游离的铟离子发生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溶剂萃取法铜铁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品位铜矿的酸性浸出液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M5640和Lix984两种新型铜萃取剂萃取铜分离铁的性能;其中包括萃取焓变计算,接触时间、pH值、相比等因素对萃取铜分离铁的影响,并得到了两种萃取剂萃取铜的等温线。结果表明:两种萃取剂在萃取铜时都吸热,M5640萃取焓变值△H=40.11kJ/mol,Lix984萃取焓变值△H=6.33kJ/mol;M5640、Lix984萃取含铜浓度为2 g/L的浸出液时平衡时间分别是90sec和240 sec。单因素实验表明接触时间、pH值、相比的增大都有利于萃取铜和铜铁分离;M5640萃取含铜浓度为2 g/L的浸出液时需要一级萃取,而Lix984需要二级萃取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M5640选择性萃取铜的能力优于Lix984;当反萃级数为3级,经多次富集,可得到含铜浓度为45 g/L、铁浓度小于0.05g/L的富铜液,符合生产电解铜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反胶团萃取分离螺旋藻藻蓝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CTAB/正戊醇-正辛烷反胶团溶液萃取分离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性能.考察了水相离子强度和种类,有机相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助溶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并从反胶团的微观结构予以解释.结果表明:0.04mol/L CTAB/正戊醇-正辛烷(体积比1:4)的反胶团体系用于萃取pH7.0,包含0.1 m01/L KCl的螺旋藻细胞破碎液,藻蓝蛋白萃取率可达96.3%,分配系数达到26.0;采用pH5.0,包含2 mol/L KBr的反萃液反萃藻蓝蛋白,反萃取率可迭90.6%.  相似文献   

10.
用溶剂萃取的方法从镍钼矿冶炼渣酸浸液中回收镍并制备氧化亚镍粉末.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相中萃取剂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的添加量、相比(即水与油的体积比)、萃取时间、料液的pH对镍萃取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对镍的萃取影响很小.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如下:萃取剂(PC-88A)体积分数为30%,相比为3:1,料液的pH为6.7,萃取时间为3 min,萃取温度为30℃,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二级错流萃取,镍的萃取率为99.6%.反萃的最佳条件如下:相比为1:3,盐酸的浓度为2 mo1/L,反萃时间为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一级镍的反萃率为99.3%.用反萃得到氯化镍先制备草酸镍,然后煅烧,得到纯度达99%氧化亚镍粉末.  相似文献   

11.
用姜渣从姜黄中分离纯化姜黄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提取姜黄后的残渣从姜黄中分离纯化姜黄油的新工艺,优化了姜黄和姜黄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姜黄油的抗氧性和还原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姜黄油在收率、性能特征等方面与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提制的产品相近,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推广潜力;姜黄油中存在还原性羰基,具有抗氧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当归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道地当归药材为试材,采取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将当归粉碎粒径、加水倍数、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当归挥发油,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24目、加水倍数6倍、提取时间7 h,此工艺条件当归挥发油提取率高;抗氧化性试验表明当归挥发油质量浓度为1.2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51.9%。该试验应用单因素及响应曲面模型优化的工艺稳定,挥发油提取率高,此条件下生产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为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的明确及优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糖脂康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方法,并筛选出糖脂康多糖脱蛋白、脱色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分离糖脂康多糖,以提取多糖物质多糖损失率、蛋白质去除率为测定指标,分别考察不同实验方法对糖脂康多糖脱蛋白、脱色的影响。结果:三氯乙酸脱蛋白法为糖脂康多糖脱蛋白的最佳方法,活性炭脱色法对糖脂康多糖的脱色效果优于过氧化氢脱色法。结论:糖脂康粗多糖的纯化,脱蛋白、脱色方法的优化为进一步研究糖脂康多糖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桉叶素精制工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60%桉叶素的粗桉叶油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减压蒸馏法和熔融结晶法提纯桉叶素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减压蒸馏法可将含60%桉叶素的桉叶油纯化至80%左右,熔融结晶法能进一步将含桉叶素80%的桉叶油纯化到87%.联合减压蒸馏法和熔融结晶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纯化桉叶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陆梁油田底水油藏的实际生产问题,综合利用地质研究、测井解释、试油试采、生产测试和开发动态等资料,动、静结合对典型底水油藏的开发特征和提液效果进行分析,明确了影响提液差异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描述明确了提液挖潜的机理和潜力;本次研究取得的成果结合实际生产动态和机理模型,明确了油层厚度、提液时机、单井采出程度、避水厚度等对提液效果的影响规律。从地质角度而言,油层厚度和油厚比是影响提液效果的客观条件,需要在提液选井时重点考虑;从开发角度而言,提液幅度和提液时机是影响提液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在制定提液方案时充分论证;对于底水油藏,避水厚度对最大采液速度的限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络合萃取法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辛胺为萃取剂、白煤油为稀释剂络合萃取处理环氧树脂废水。结果表明,在pH=1.0、油水体积比0.35、萃取剂与稀释剂体积比为2时,废水经三级错流萃取COD和C l-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6%和92.0%;萃取相用5%的N aOH、油碱体积比为2反萃10 m in后,可多次反复使用;红外光谱结果证明用三辛胺萃取环氧氯丙烷的反应机理主要为离子缔合反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法和L_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参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提取溶液、浸渍时间、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对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应用DPPH法研究丹参花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并比较不同提取溶液所得挥发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影响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其次为料液比、浸渍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渍6 h、蒸馏8 h、料液比为1∶18,此条件下丹参花挥发油的收率为0.0935%。DPPH实验表明丹参花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挥发油浓度呈正相关性,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pH=1的硫酸水和pH=1的饱和氯化钠硫酸水4种提取液所得挥发油对DPPH的IC_(50)值分别为1.07、1.03、1.45、1.40 mg/m L。通过验证实验表明,优化所得丹参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稳定、易行。  相似文献   

18.
番茄红素的简便提取方法及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油脂提取番茄红素,作为抗氧化剂使用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效果作了研究.实验表明,工艺简单,元需纯化,抗氧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