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昔日时光>是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经典之作,语言真挚,风格淳朴,韵律优美,流传广泛.从彭斯生活背景和所处的历史环境入手,评析了<昔日时光>,并探讨了这首诗的起源根脉、功能意义及版本流传,以利于我们更进一步深刻理解该诗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六月的红玫瑰--Robert Burns的诗“A Red,Red Rose“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罗伯特·彭斯的诗《一朵红红的玫瑰花》中韵律、用词及取意的分析而感受这首诗的清新与美丽 ,英诗和汉诗有着同样的能震撼读者心灵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一朵红红的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雨 《科技信息》2008,(9):204-204
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诗的语音,格律,语言,意象的分析把握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以达到对作者和其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汉代《诗经》学的兴起以四家诗的出现为标志,而四家诗出现的时间基本是在文帝世或景帝前.在兴起的过程中,汉代《诗经》学呈现出治《诗》学者专门化、四家《诗》学师承渊源相同、四家诗存在着不同的流传地域、四家说《诗》要旨和方法相同等一系列特点.  相似文献   

5.
诗歌有着其他体裁无法相比的深厚文化内涵,以致于很多学者都认为“诗不可译”。本文拟从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作品《一朵红红的玫瑰花》的不同译本与原诗的比较来分析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文章认为除了语言与文化因素之外,影响诗歌翻译的还有韵律。  相似文献   

6.
英诗《致少女:珍惜时光》与中诗《金缕衣》,两首诗的作者虽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两首诗在主题、意象、表现艺术及语言等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诗歌在翻译中丧失了什么──谈彭斯的《我的心在高原》杨小洪好诗有如佳肴美食,讲究原汁原味。鉴赏非读原文不可,如蔬菜之新摘,鲜鱼之清蒸,初出厨下,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苦读译文,不啻鱼熟回锅,陈菜再炒,鱼虽此鱼,菜虽此菜,而美食不复在矣。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相似文献   

8.
焚书后《诗》至汉初始得复兴,期间以口授壁藏在民间秘密流传,在经历了秦火战乱之后仍能保其大概面貌,实为幸事。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试笔》是平时信笔所书,后人摭集其手迹而成。《试笔》包括诗、文、书、画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了解欧阳修文艺思想的重要资料。本文对《试笔》的流传及成书进行详细考辨,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10.
《长恨歌》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但是对于这首长诗的主题却一直有很大的争议。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在刚开始创作《长恨歌》时,诗人是按照自己现实主义的主张进行构思的。但是,在创作中,诗人对民间流传的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进行加工时,不禁被流传的故事所感动,以至于联想到自己的情感经历,不自觉地与原来的创作动机相背离,对李杨的爱情进行了讴歌,对他们不能长相厮守表示了同情。  相似文献   

11.
据记载,李清照的作品是很丰富的。《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宋人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称,李易安有《文集》十二卷;明人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称,《李易安集》十二卷。可惜这些集子都没有流传下来,多数作品散轶了。除词以外,李清照的诗文存留至今的,诗仅有十九首和断句十五则(其中《端午帖子》三首与《春帖子》二首,是歌功颂德的应时诗,应属糟粕);文仅有八篇(其中《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汉代三家诗中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著作《韩诗外传》的研究发现,《韩诗外传》在士人的独立意识建构、人格诉求和不同境遇下的选择三个问题上完全继承了孟子的观点。可见,早在汉初,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孟子士人精神建构问题的系统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其中写雨的诗有50多首。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雨”命题的诗(38首);(二)写“雨”却不以“雨”命题的有《白帝》等;(三)诗中带有“雨”的句子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纵观杜甫写“雨”诗,有三个特点”(一...  相似文献   

14.
《愤怒的日子》是托马斯(Thomas of Celano)所作的诗,主题纯朴,音调平稳。众多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引用《愤怒的日子》,以象征宗教、讽刺、死亡等特定的形象,可见这是一支独一无二、亘古流传的"歌"。  相似文献   

15.
诗赋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中有很多以诗代言、赋诗应对的现象。古人认为“诗言志”,就是说诗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志向抱负。古人还认为诗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就是说指明过去,预见将来。当时人们引用的诗,多见于流传至今的《诗经》一书中。孔子等学者对这些诗篇曾做过整理。《诗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五经》之一,在春秋诸侯国间的交往中,《诗经》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被政治家们引用以娓婉地表达各自的意图。孔子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  相似文献   

16.
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创作了《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老家》、《老黑奴》、《噢!苏珊娜》和《美丽的梦神》等一大批经典“怀旧”歌曲。他的歌远走欧洲、亚洲,走遍全世界,他和苏格兰的彭斯、奥地利的舒伯特一样,属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7.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文中所说到的桃花源在世间流传版本颇多。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是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安  相似文献   

18.
《陈傅良文集》是一部很有留传价值的书,本文略述文集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版本的流传情况,后附佚文佚诗。  相似文献   

19.
刘灵昕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43-44,47
李白是中国古代盛唐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世代相传,经受住了时间大浪的洗淘,流传至今。李白的诗中常常看到"酒"的影子,以酒抒情、借酒言志是李白诗歌的独特情趣,《将进酒》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品味到李白雄浑的诗风。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周代的作品。秦始皇焚书时,《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也遭到毁灭。汉初人根据口头讽诵,又把这部伟大作品用文字记录下来。但由于师传的不同、语言的时代差距和记忆的差错,很多地方用的只是同音字。当时流传的有《鲁诗》、《齐诗》、《韩诗》三种本子,合称为《三家诗》。它们的文字和说解互有出入。西汉中期,又有《毛诗》传世,《三家诗》便逐渐先后湮灭。所以《诗经》中出现大量的假借字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