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梁天香  潘俊华 《甘肃科技》2012,28(12):128-129
探讨了改良超滤技术在小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行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36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对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出血及输血等进行了比较.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出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可有效地排出体内的水分,减少体外循环后的失血和输血,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呼吸机脱离.  相似文献   

2.
评价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后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其对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机理。6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均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年龄2~30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按照常规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麦注射液1ml/kg/d+10%葡萄糖注射液1ml/kg/di,v drip qd×3d(术前2d+术后1d)。分别测定术前(T0)、术毕2h(T1)、术后5h(T2)、术后72h(T3)的P选择素浓度。两组血浆P选择素浓度均在缺血再灌注后2h即明显升高,随后回落;但实验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舜 《科技信息》2008,(6):310-310
目的:观察手术期间使用艾司洛尔对麻醉及术后静脉芬太尼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0例。E组在诱导前5min内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mg/kg,以单次静脉输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辅以七氟烷吸入进行麻醉维持。术中持续静脉输注艾司洛尔,C组除不使用艾司洛尔外其余麻醉处理同E组。术后均采用静脉镇痛。结果:E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C组(P〈0.01)。与C组比,诱导前、拔管时E组MAP、HR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切皮时E组显著低C组fP〈0.05.P〈0.01)。术后4、8及24hE组VAS显著低于C组(P〈O.05)。E组术后恶心呕吐率低于C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手术期间使用艾司洛尔能减少术中芬太尼药量,较好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鲁晓军  韩小伟 《甘肃科技》2014,30(20):133-134
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费用。本研究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到Ⅱ级,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A组和B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在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A组丙泊酚持续静脉75~200ug/kg/min泵注,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芬太尼3ug/kg/h,根据血压调节丙泊酚泵注速度。B组采用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两组维持新鲜气流量1L/min,均根据需要间断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患者MAP、HR变化,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30min(T4)、拔管后(T5)记录术中心动过缓,高血压,体动,呛咳,低血压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麻醉时间(诱导开始至停止给麻醉药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停药到呼唤睁眼的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停药到自主呼吸恢复间)、拔出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至符合临床拔管指针的时间)。计算麻醉药物的费用。A组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恢复力时间均短于B组。与B组比较A组的所有麻醉药物费用、异氟醚或丙泊酚费用和每小时所有麻醉费用均降低(P〈0.05).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丙泊酚一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确切,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缩短、费用低廉、安全可靠是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较为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观察运动对高血压大鼠心肌AngⅡ及AT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作用及机制。雄性SHR大鼠16只,Wistar大鼠8只(C组),SH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组)和运动组(T组),每组各8只。T组每日进行90min的无负重游泳,每周6次,共9周。心肌AT1mRNA、AngⅡ、心系数等生化指标来研究和评价。结果显示:1.与C组比较,S组心系数显著升高(P〈0.01);与S组相比,T组心系数明显降低(P〈0.05)。2.与C组相比,S组心肌和血浆AngⅡ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和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S组相比,T组心肌AngⅡ显著降低(P〈0.01),心肌和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P〈0.05)。3.与C组相比,T组和S组心肌AT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S组相比,T组心肌AT1mRNA表达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得出:长期规律的适宜运动可以明显降低SHR大鼠心系数和心肌AngⅡ含量,提示长期规律的运动能有效改善AngⅡ介导的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观察外源性L-精氨酸对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脏内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可能性。方法:随机将54只健康小鼠分为正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感染组和L-精氨酸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L-精氨酸组于感染后第6周将1g/L的L-精氨酸水溶液给小鼠饮用。于感染后的第9、11、13、15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处死取肝脏做病理观察;并对随机选取的30个视野下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及两者之比值作定量分析。结果:感染组与L-精氨酸组小鼠肝脏内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在感染第9周后逐渐减小,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值变化较大;L-精氨酸组Ⅰ型和Ⅲ型胶原面积比感染组减小明显(P〈0.05)。结论:L-精氨酸具有减少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组织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综合评估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复合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的可行性,并摸索适合的临床用药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维持麻醉。连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情况。结果各组患者诱导后BIS值均明显降低,Ⅱ、Ⅲ组术中患者BIS值明显低于Ⅰ组。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Ⅰ组他时点心率(HR)低于阳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T1、T2、T3、T4、T5、T6时点无刨平均动脉压(MAP)低于T0(P均〈0.05)。组间比较:Ⅱ组T2、T4时点MAP分别低于Ⅰ组相应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唤之睁眼时间与Ⅰ、Ⅱ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中有1例发生术中知晓,而Ⅲ、Ⅱ组无此情况。各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具有可行性,推荐剂量为利多卡因1mg/(kg·h)加丙泊酚3mg/(kg·h)。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合度理论研究一类高阶时滞微分方程ax^(n)(t)+f(x(t))x′(t)+h(x′(t))x(t)+g[x(t-τ(t))]=p(t)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T周期解存在性的新结果,即如果下列条件成立:1)存在正常数M,使得|f(x)|≤M,x∈R,2)存在正常数k,使得|g(x)|≤k,x∈R,3)0〈b≤|h(x)|≤H,则当T^nH+T^n-1M〈|α|时,方程至少存在一个T(T〉0)周期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行筋膜内子宫全切重建阴道顶改良手术50例(改良组)及同期行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改良组(77±41)min、(142±26)ml和对照组(107±49)min、(230±3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改良组(46±4)h、1096、(7.8±0.6)d,对照组(48±6)h、10.896、(7.4±0.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比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喉部手术前行气管切开期间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喉部手术患者24例,每组12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Ⅰ组)和局麻组(Ⅱ组)。Ⅰ组患者在局麻前给予异丙酚1~2mg/kg缓慢静脉注射,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意识丧失后给予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再行气管切开。Ⅱ组患者仅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下行气管切开。记录切皮前、切皮时、插管时、插管后1min、插管后3min时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燥动发生率及术后遗忘率。结果切皮时,插管时及插管后1min,3minⅡ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Ⅰ组患者明显升高,躁动发生率Ⅱ组患者明显高于Ⅰ组患者(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喉部手术前气管切开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顺铂(DDP)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58例患者均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在胸腔内注入DDP,白细胞介素-2,对照组(26例)在胸腔内注A.DDP,两组均在1周及2周后各重复注药1次,共3次,观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57.7%,差异有显著性(P〈0.015)。治疗组Kamofsky评分〉70分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在毒性反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白介素-2胸腔灌注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毒副作用少,联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上下解方法求解奇异位势的Hamilton系统,主要结果如下:定理设有界,设满足:设h(t)=(h1(t),h2(t),…,hn(t)∈C0(S1,Rn)满足(i=1,2,…,n),其中S1=[0,T]/{0,T},则动力系统至少有一个C2的T—周期解.  相似文献   

13.
本组用本地健康杂种犬10只,以改良低温麻醉体表降温方法将食道温度降至24~26℃时,然后阻断循环无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分别在阻断前:阻断后及复苏后取肺组织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实验结果表明,阻断时间在60分钟内,心脏跳停80分钟内无明显超微结构变化。而阻断时间65~85分钟,心脏跳停90~115分钟,肺组织的某些超微结构变化是可以复原的,这就为不用体外循环的肺脏手术安全时限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与前人不同的方法,给出Banach空间中渐近非扩张型半群的不动点定理:设E是带Opial条件和GGLD性质的Banach空间,C为E的弱紧凸子集,I={T(t):t∈G}是C上的非扩张型半群,其中G是Abel半群,且任意t∈G,T(t)是连续的,若对z∈C,有λα(t)〈T(t)z〉wz,则T(t)z=z.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论证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能使成型的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方法: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Ⅰ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组(Ⅱ组)、胸腔置入硅胶管(15mm)引流组(Ⅲ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结论:国内外胸腔积液发生率极高,积液的引流采用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法、胸腔置入硅胶管引流法有胸水吸收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继发感染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及干扰素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6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腔镜下喷洒滑石粉及干扰素,所有病例均不予全身化疗;对照组单用闭式引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拨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治疗组排液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1.2%,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但两组术后发热、胸痛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胸腔镜喷洒滑石粉联合干扰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具有创伤小,疗效好,见效快,不易复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洁尔阴软膏抗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洁尔阴软膏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测定洁尔阴洗液与洁尔阴软膏(高、中、低剂量)对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的影响.结果显示:洁尔阴洗液与洁尔阴软膏均能有效地抑制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而洁尔阴洗液与洁尔阴软膏各剂量之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基质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洁尔阴软膏及洁尔阴洗液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洁尔阴软膏对致炎后1h大鼠足跖肿胀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洁尔阴洗液(0.031g原生药,奴)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致炎后2h、3h,4h,5h、6h洁尔阴软膏三个剂量组及洁尔阴洗液组都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洁尔阴洗液与洁尔阴软膏各剂量组比较没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述实验说明洁尔阴软膏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疗效比较,分析阐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难点。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将41例(4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A组(20眼)行手术区域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光凝及小梁切除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B组(21眼)行睫状体冷凝术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观察1周内眼压及眼内情况,随访1年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A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P〈0.01);A组疼痛消失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1)。术后1年A组眼压90%(18/20)正常,B组49%(10/21)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P〈0.05)。两组病例中虹膜新生血管均有减退,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P〈0.05)。结论:手术区域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光凝及小梁切除联合前视网膜冷凝术疗效更优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0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例(SAP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MMP-9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MMP-9基因中C1562T基因多态性。比较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基因型与MMP-9水平的关系。结果ACS组血浆MMP-9水平(98.32±31.48)ug/L明显高于SAP组(73.42±18.47)ug/L(P〈0.05)和对照组(59.65±16.47)ug/L(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MP-9基因CT基因型频率(32.0%)、CT+TT基因型频率(35.3%)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19.3%)均高于对照组(8.6%、12.8%、8.6%)(P〈0.05)和SAP组(11.8%、16.3%、10.5%)(P〈0.01),但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562T位点CT/TT基因型患者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1)。结论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ACS有关,1562T等位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临床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胰激肽原酶+依那普利)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BUN、Scr、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及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降低血粘度,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