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蕨菜是一种营养成分比较丰富的绿色保健食品,采后嫩茎品质变劣,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导致降低经济价值,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文章介绍了野生蕨菜采摘后老化、酶促褐变及黄酮类物质含量等生理变化,以及保持野生蕨菜新鲜品质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并结合开发野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野生蕨菜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展望了野生蕨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云南中部地区几种常见野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滇中地区6种常见野菜,鱼腥草,蕨菜,大白花杜鹃,荠菜,灰条菜,水蕨菜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民间调查,资料收集,对这些野菜的食用方法,化学及营养成分,药理及毒副作用,开发利用,人工栽培等7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人们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1993,(1)
蕨菜又名如意菜、荒地蕨等,是蕨科蕨属的植物.蕨菜属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左右,叶呈阔三角形,革质,三回羽状甚至可达四回羽裂,羽片背面的孢子囊群沿叶缘分布,并有叶缘反折覆盖,在野外常常成片生长.蕨菜主要分布于世界温带和暖温带,其它地区也有分布,在我国广布各地,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蕨菜主要生于林边、荒坡、墓地及林下,分布海拔为200-1200米.蕨菜做为一种野菜,深受人  相似文献   

4.
牡丹花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牡丹花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并与脱水蕨菜和脱水白菜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蛋白质K,Ca,Mg,P,Se等元素及VB1,VB2和类胡萝卜素等含量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天然营养保健商品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青海省莜麦的地理分布,种植利用、主要品种、营养成分等方面研究了我省莜麦的资源特征,提出了开发我省莜麦资源的途经。  相似文献   

6.
贵州蕨菜的营养成份提取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遍及贵州全省的廉价的蕨菜为主要原料,运用食品营养原理精制而成的,风味独特的绿色保健饮品--蕨菜汁,是极具开发价值产品,探讨生产工艺和产品稳定性,及农村绿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蕨菜(Pteridium agullinum)是一种凤尾蕨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新鲜可口、风味特殊、营养丰富,很受国际市场欢迎。我国对蕨菜虽有大量出口,但主要是野生的,人工栽培很少。这种野生植物株高可达1 m,叶革质,2回~3回羽状复叶,叶柄长而粗,多生于向阳山坡、林下、灌丛及林缘处。近年来因对野生蕨菜的过度采集和森林复盖率增加,造成蕨菜的产量逐年下降,因此,对蕨菜进行人工栽培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蕨菜加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光光度法对蕨菜采集加工各阶段产品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蕨菜鲜样中PPO活性为299.08 U/g·min,蕨菜盐渍前期样品中PPO活性为25.17 U/g·min,蕨菜盐渍后期样品中PPO活性为10.69 U/g·min,表明蕨菜用饱和食盐水腌制后,产品中PPO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食盐水浸泡时间越长,PPO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9.
辐射诱变愈伤组织选育耐寒型蕨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γ射线对具有100%分化率的蕨菜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将未致死的愈伤组织于1~2℃无光条件下处理20 d,再把未冻死的愈伤组织所分化的试管苗进行低温处理.将低温处理后的试管苗叶片、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的试管苗再进行低温选择,获得了耐寒蕨菜试管苗,由这种试管苗所形成的孢子苗仍然具有耐寒性.结果证明用剂量为5.16×10-1C.kg-1的γ射线对蕨菜的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可选育出耐寒型蕨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我省的林区花粉资源,提高我省林区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健康水平,增加我省花粉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林业厅等6个单位组成广东花粉开发研究协作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研制成功天然蜜蜂花粉含汽饮料“碧宝龄”,于1985年2月1日通过鉴定.碧宝龄是以天然蜜蜂花粉为主要原料,经破壁精粉制提纯,再配以适量蜂蜜、蔗糖等而制成,具有蜜蜂花粉的天然全价营养成分,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色好味香,清爽润喉、是我国首次试制成功的天然蜜蜂花粉含汽饮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1.
针对蕨菜保鲜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保鲜蕨菜生产中的最佳脱盐时间为10h;最佳染色12h;最佳热烫温度95℃,时间3min。  相似文献   

12.
冻干蕨菜制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和现代干燥技术,研究了蕨菜冻干制品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过程中的护色技术.结果表明:用0.20%NaHCO3烫漂液于95℃条件下水浴烫漂120s,蕨菜的护色效果最佳.经真空冷冻干燥(P≤20Pa,θ≤-45θ),蕨菜冻干制品有很好色泽、天然香味和良好的复原性.  相似文献   

13.
蕨菜是一些野生可食用且营养价值很高的蕨类植物。经考察。重庆地区的蕨菜资源很丰富,但至今未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本文着重介绍蕨菜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蕨菜的意义和方法。以期达到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自然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蕨菜护色技术及其罐头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嫩蕨菜为原料,研究了蕨菜护色技术及其罐头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用300×10-6的醋酸铜护绿液在pH6.5条件下浸泡30min,然后在95℃条件下漂烫2.0min,再用0.2%的氯化钙溶液常温下浸泡30min,护绿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蕨菜原有的质地.以4%的食盐溶液内含0.05%柠檬酸作为汤汁,杀菌式为10~15min 100℃,可保持蕨菜原有风味,且产品货架期可达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蕨菜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山珍野菜,农民称如意菜或拳头菜。蕨菜属凤尾蕨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分布极为广泛,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西及东北各省都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南方各省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给蕨菜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浙、湘、闽等省每年春末夏初采摘蕨菜出售,颇受欢迎。近几年来,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形成了一股“野菜热”,其中蕨菜崭露头角,成了一种山野佳肴。我国每年有相当数量的蕨菜出口,深受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欢迎。因此,开发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食用和药用两方面介绍了荠菜和蕨菜这两种野菜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蕨菜无污染,无残毒,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有关活性物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97%,营养相当丰富。 蕨菜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医疗作用,可强身健体,性寒味甘,可全草入药。用蕨菜作原料,经复绿、脆化及真空软包装和高压杀菌工艺生产的  相似文献   

18.
以蕨菜和朝鲜野菊花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其在含有不同浓度AgNO3的培养基中生长及分化的情况。结果表明:0mg·L-1(对照)AgNO3适宜蕨菜愈伤组织的生长;0.4mg·L-1AgNO3适宜蕨菜愈伤组织的分化。0mg·L-1(对照)AgNO3适宜朝鲜野菊花愈伤组织的生长;0.4-0.6mg·L-1AgNO3适宜朝鲜野菊花愈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绿色蕨菜的护绿加工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中国南方产的绿色蕨菜的护绿加工措施及护绿效果.结果表明,将绿色蕨菜在85 ℃以上的0.01%~0.1%柠檬酸+0.5% NaCl烫漂液中烫漂5~6 min,0.5% CaCl2中硬化30~60 min,再以0.01%~0.1%的复合护绿剂-D为包装汤汁且不进行巴氏杀菌处理的加工,其护绿效果达到了国内市场蕨菜商品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蕨菜孢子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青海高原干旱高寒条件下蕨菜孢子的形成状况及最佳采集期,对蕨菜孢子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