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碱性树脂催化剂上丙酮的醇醛缩合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由丙酮制备二丙酮醇(DA)的树脂催化剂进行了研究,这种催化剂对丙酮醛缩合反应具有较理想的活性及选择性。对催化剂的各种制备条件及使用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国产001×20高交联度离子交换凝胶树脂上Ca-Li和H-Li的交换平衡,用更臻完善的Brφnsted-Guggenheim-Scatchard方程式和Gaines-Thomas提出的公式分别计算了修正选择系数和合理平衡常数,得到两对离子的合理平衡常数分别为63和1.66,作出了在高交联度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的一些结论,为在采用高交联度离子交换树脂富集(?)同位素的研究中选用钙作排代离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甲酚催化氧化制备对羟基苯甲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甲酚氧化制备对羟基苯甲醛是以树脂负载Co3O4为催化剂,用空气为氧化剂进行的非均相催化控制氧化反应,筛选出了优良的催化剂载体,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寿命,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甲酚的转化率达90%醛的选择性为91%。通过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反应的速率方程,并求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相似文献   

4.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TEMPO)催化醇的选择氧化反应是一种温和条件下的绿色催化反应.以氯甲基化二苯乙烯/聚苯乙烯树脂固载化PS-TEMPO和丙烯酸弱碱性凝胶树脂Amberlite 53功能化的亚硝酰基Amberlite-NO2作为催化体系,分子氧为氧化剂,对小分子醇的选择性氧化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苄醇在上述体系下选择性氧化为相应的醛和酮取得非常好的产率,并且催化剂经5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催化活性,但非苄醇类化合物在此体系下反应条件尚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以4,4’-二氨基二苯醚为A2单体,均苯三甲酸为B3单体,溶液缩聚合成摩尔比为2: 1的A2+B3型超支化聚酰胺,并对其进行改性,将端基转变为乙烯基,再通过热交联反应,加入甲基丙烯酸控制交联度,从而制备出了5种不同交联度的超支化聚酰胺.分别将其作为钌纳米簇的载体,最终得到相应5种不同交联度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钌杂化膜催化剂,用FT-IR、1H NMR、SEM、XPS等对杂化膜催化剂表征,研究了其在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苯的转化率逐渐升高,环己烯的选择性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钨硅酸为催化剂,由醛(酮)与醇直接反应制缩醛(酮),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醛(酮)与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5(mol/mol),每摩尔醛(酮)用催化剂0.5g,以环己烷为带水剂,后处理简单,无“三废”污染。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愈创木酚与氯仿在β CD催化下选择合成香兰素 .实验结果表明 ,其对位选择性高达 1 0 0 % .β CD交联树脂作催化剂可反复使用 ,且选择性和产率均未见降低  相似文献   

8.
假紫罗酮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固体Ba(OH) 2 作为催化剂,使柠檬醛与丙酮醛醇缩合反应制备假紫罗酮的方法。发现在体系中加入少量乙醇可以加快缩合反应的速度;加入微量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成功地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萘系COPNA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醛为交联剂,萘为单体,浓H2SO4为催化剂,在170℃反应,得到未交联的缩合多核芳香烃树脂(COPNA树脂)。根据实验结果,对催化剂的活性、B阶树脂的溶解性和交联后树脂的耐热性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用聚乙二醇(PEG—600)作相转移催化剂,K_2CO_3作碱,研究了几种(?)盐与醛的维惕希反应。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可以代替价昂有毒的冠醚作维惕希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此法所得烯类化合物的反顺式比值在1~1.3之间;同时,还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戊烯-2在所制备的几种聚合物固相化羰基膦钴络合物催化剂及其均相类似体系上的醛基化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固相化催化剂,特别是含有螯合的二膦配位体的催化剂,比其均相类似体系有较高的正构醛选择性,被认为是由于二膦的螯合作用及聚合物交联结构所产生的空间阻碍所引起的,这种空间阻碍有利于双键由碳链内部移至末端后进行反马可夫尼可夫选择加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棉子油的环氧化。考察了反应温度、树脂的交联度及其用量等对环氧化的影响。发现交联度在7—18%范围内,其值愈高,对环氧化愈不利。树脂的表面积对环氧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钌簇合物Ru_1(CO)_(12),H_4Ru_4(CO)_(12)[PPN][HRu_1(CO)_(11)],[PPN][H_3Ru_4(CO)_(12)](PPN=[(Ph_2P)_2N]~)和Ru_2(CO)_2.(dpm)_3(dpm=ph_2p-m-C_4H_4SO_3Na)等摧化乙烯的醛化,报道了可溶性的Ru_3(CO)_2(dpm)在水溶液中催化丙烯和乙烯的醛化、羰化的性能,在反应温度120℃,反应气体总压为2.7~5.OMPa的条件下,丙烯和乙烯的醛化活性随反应温度、催化剂浓度和气体分压(CO/H_2=1:1)的提高而提高,温度的变化对活性的影响最明显,溶液的酸碱性也影响催化活性,中性对反应最有利,添加无机和有机卤化物显著地影响乙烯的醛化活性和产物分布,乙烯羰化生成二乙基酮的选择性高达52.7%,其反应前后的钉簇合物催化剂分别经IR和XPS表征,讨论了可能的催化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了高效合成杂环酮衍生物的方法:用3-取代BINOL酰胺(Ⅰ~Ⅴ)催化杂环酮与醛的羟醛缩合反应中,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杂环酮衍生物,并考察其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x=15%)为催化剂,CH2Cl2为溶剂,于0℃反应24 h,杂环酮与醛能有效进行羟醛缩合反应,获得较好的收率(最高89%)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最高91%ee)  相似文献   

15.
对充分导入间苯二酚的桐油间苯二酚树脂和双叠氮化合物所组成的感光体系的光发色交联机理进行了研究.证明树脂中间苯二酚基残留的反应活性点是易与氮烯(氮宾)反应导致交联的主要因素.其发色过程是由于生成氮-氧醌式结构所致.树脂中残留双键与叠氮化合物的光交联作用无疑是存在的,但实验证实它不是发色交联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一步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毒Cu/-γAl2O3配合物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组成、空速、氢醛比和催化剂粒度等因素对糠醛气相加氢制糠醇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糠醇的选择性和收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分子筛对甲缩醛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间歇反应方式下, 研究了以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合成甲缩醛反应所需的催化剂. 在30 ℃, 醛醇摩尔比为1∶2, 加入5%(质量分数)的催化剂条件下, 考察了HY, HM , Hβ, γ-Al2O3和 HZSM-5等催化剂对该合成反应的催化效果, 从中优选出HZSM-5. 进一步对不同硅铝比和 不同交换度的HZSM-5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硅铝比为38, 交换4次的HZSM-5分 子筛对该 合成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甲醛的转化率为45%, 甲缩醛的选择性达99%. 该催化剂经 20次重复使用, 甲醛的转化率、 甲缩醛的选择性无明显变化, 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比较了CuO/ZrO2,CuO/MnO2,CuO/CoO和CuO/CeO24种催化剂体系对重整气体中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活性,采用TPR,XRD和SEM等方法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及不同Cu,Ce含量对CuO/CeO2还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了CuO/ZrO2催化剂之外,其它催化剂中CuO与CoO、CeO2或者Mn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CuO/ZrO2催化剂显示较差的催化活性,而CuO/CeO2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其中CuO(x=10%)/CeO2催化剂在140℃和160℃下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选择性,V=9%水蒸气的加入降低了CuO/CeO2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SEM测试发现新鲜和失活后的CuO(x=10%)/CeO2表面形貌变化较大,这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假性紫罗兰酮合成新工艺(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以AL-01为催化剂由柠檬醛与丙酮合成假性紫罗兰酮的工艺条件(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柠檬醛纯度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寿命与再生.新工艺使假性紫罗兰酮得率提高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性树脂型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于乙酸/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的优良特点。在催化剂用量为2%(wt),酵/酸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45分钟,醋酸转化率可达99.5%。色谱分析表明没有副反应发生,使用工业原料连续运转500小时,催化剂活性基本稳定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