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变型指标确定动态用户需求对产品重新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在产品族设计中缺乏对动态变化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及响应的情况,提出用变型指标(VI—Variety Index)这一概念来确定动态用户需求对产品重新设计的影响。对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方法进行了扩展,构造了系列产品的质量屋,将动态的用户需求与工程指标进行映射,并反映到部件的重新设计上,从而对变型指标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基于动态用户需求的产品族设计中,部件对动态需求变化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
软件再工程概念是针对现阶段软件系统更新换代加剧而提出的,当前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软件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和软件维护日趋困难促进了软件再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黎家宏  蒋雯 《科技信息》2013,(9):155-155,166
信息的系统设计是对系统里面庞大的、无序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后,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信息流程排序。数字化点餐系统是一个庞大信息库,本文通过分析系统构成,功能,信息架构及信息流程,达到简化系统信息复杂程度,增加系统的可用性,有助设计者在后续的设计开发中进一步适合用户所需。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音乐推荐系统,一般采用基于个体兴趣的推荐方法,这种方式虽然能满足大部分情景下的用户需求,但无法感知到用户实时性的心情变化。考虑到不同情绪状态下用户对于音乐的需求往往也会发生改变,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情感分析的算法并构建了实际系统,实时分析用户的情感需求来进行音乐推荐。一方面基于音乐在频域的梅尔倒谱系数构建特征分类器完成歌曲的情感分类;另一方面通过获取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实时文本信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分析出用户当前的情感需求,最终为用户产生音乐推荐列表,实现基于情境感知的实时音乐推荐。实验表明,使用该个性化推荐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用户群体可以获得更为满意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浅议软件再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壵 《科技信息》2007,(36):100-101
软件再工程概念是针对现阶段软件系统更新换代加剧而提出的,当前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软件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和软件维护日趋困难促进了软件再工程的发展。通过分析和研究软件再工程,认识了其对软件复用产生的影响和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集中供热管网中的热用户热量需求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其它热用户的流量,要让热用户的流量在使用中不受用户热量需求变化的影响就要对供热管网进行调节,如果采用人工凭借经验调节,调节效率低下并且精度不高。若采用理论计算方式对集中供热管网进行设计,设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管网流体分析软件PIPENET能够对集中供热管网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能够对供热管网调节和设计提供指导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软件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及控制阀流量系数的算法,发现该软件能够正确指导供热管网的调节及设计,能够提高调节效率和设计效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让领域用户更加直接地参与到信息系统需求工程,使系统能更快适应用户及业务的需求变化,以领域用户为目标用户,提取信息系统的被管对象和业务元模型,设计了元模型的持久化和解析算法;采用可扩展的轻量级软件框架技术,对领域元数据用户建模应用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某事务流程系统的应用实例进行个性化定制来说明其能大大提高软件生产和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观点,对家用电冰箱进行改良性设计.设计过程包括,通过市场调研捕捉产品用户信息,了解用户需求;通过对使用者的行为分析和研究,确定现有家用电冰箱的改良对象;给出关于合理的空间划分、科学的功能再分配和明确的保鲜提示方面的设计对策.谊设计结果不仅可以提高家用电冰箱的空间利用率,还使得用户操作更加舒适扣方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产品设计不仅是工程学意义上概念和物化的机械过程,更是人类学意义上创造和创新的文化过程。产品设计与企业人类学的有效结合使其能透过设计创意与市场运作的表象,寻找出更丰富复杂的设计与人的本质的关系。通过观察用户反应,找出用户需求的核心价值和行为习惯,帮助管理者、市场营销人员和设计师在市场变化前进行有效预测,为企业设计出能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数据建模是建立用户数据视图的模型过程,而语义对象模型是用来文档化用户需求并建立数据模型的,然后将数据模型转化为数据库设计,而数据库设计表征了DBMS用户所需求的那些项目,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探讨了运用语义对象进行数据建模。  相似文献   

11.
舵的特性影响船舶的操纵性,因此舵设计环节非常重要.通常在船型参数确定的情况下,舵的设计包含舵型设计、水动力分析、强度校核和操纵性验证等一系列环节.为了提高舵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工作量开发设计了船舶舵型设计及水动力分析软件,并以某型船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采用软件所设计的舵特性满足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齿轮滚刀结构复杂、设计计算繁琐,且能满足快速响应被加工齿轮"量身定做"的要求.本文基于MATLAB软件,开发齿轮滚刀参数化设计CAD系统,提高滚刀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提升设计可靠度,从而为滚刀设计制造的快速响应开辟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科学的技术方法、融合现代的管理手段,将软件项目的实施过程置于一种规范化的管理之中是软件项目监理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以软件工程为主导思想、需求工程为分析重点、融合CMM过程管理方法,提出了软件项目需求工程的过程化监理方法.进而详细论述了在需求工程的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北京市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监理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软件需求是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设计和实现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软件需求管理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软件需求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需求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软件结构级上的需求变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处理需求变化,提出一种基于软件结构引入技术的变化处理机制(Variant Handing Based on Software Architecture Introduction,VHBSAI)和它的4个具体的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实施步骤(需求变化的分析和识别,变化对象的转化,软件结构的引入,软件结构的调整),以达到对其他变化处理技术进行指导,以及以模块上的操作手段,有效地进行软件系统维护,VHBSAI为软件系统生命周期、开发效益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最后以成功的实例验证说明了VHBSAI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软件复用是当前软件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复用研究的重点。但是传统的软件设计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基于构件的系统的需要。它们对于基于构件的系统的设计只提供了很少的技术和指导。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接口的构件建模和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使用UML作为工具,提供了系统化的构件建模手段。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子软件是一类控制汽车机械和动力部件、实现各种汽车安全和舒适功能的高可靠实时嵌入式软件,其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是目前软件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汽车电子软件的需求表示方法,将原始需求划分为多个层次和视角,采用多种图形语言对系统的各个侧面进行表示,并揭示各个部分模型之间的关系,力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形成问题空间的全景“蓝图”和局部可缩放视图。该方法的使用,有利于降低表示需求的复杂度,便于从需求模型到设计模型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8.
数据字典描述语言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基础工作是用户需求的获取与分析,而数据字典是用户需求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用户需求分析,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次,给出了数据字典的形式化语言,并对其中的细节给出了必要的说明。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并用此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形式需求说明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将软件分析设计过程细分为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系统设计3个阶段,并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SADPBA)模型,该模型是一种采用迭代增量方法将功能设计空间映射到结构设计空间,再由结构设计空间映射到系统设计空间的过程.应用函数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和形式化描述,确保设计结果满足完备性、一致性和正确可追踪要求.在扩展设计空间建立了需求规范与体系结构、系统设计间的可追踪机制,并建立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环境模型.与传统软件分析设计过程相比,SADPBA模型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原则,解决了软件系统从需求到实现的平缓过渡问题,提高了软件分析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表面层级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级配设计方法 ,难以解决级配中细砂含量过高这一难题 ,因而导致沥青混合料对沥青含量过分敏感 ,难以压实 ,遇高温易软化。该文在分析传统级配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与 SHRP级配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提出一种既符合SHRP级配要求又与我国使用经验相接近的级配曲线。通过试验与对比分析认为 ,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级配设计中必须重视细料的规格与数量 ,避免级配通过“禁区”,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 ,防止或减少离析的具体工艺 ,以保证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既能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又能满足抗滑和高温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