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子筛膜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分子筛膜的几种合成方法,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国内外分子筛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详细介绍了膜分离机理和蒸气相转移法、晶种法、原位合成法、微波法、仿生合成法等分子筛膜制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膜的污染及清洗方法 ;研究膜的有机、无机、微生物污染问题 .对 7种废水的处理试验 ,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中的BOD5、SS、浊度、NH3—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能达到回用要求 ,对 COD的去除也能达到排放要求 .  相似文献   

3.
炭膜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炭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功能分离膜,与传统的高分子分离膜相比,炭膜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性、耐腐蚀能力强的优点.选择廉价易得的炭膜制备原料,研究和制备高性能的气体和液体分离用炭膜,提高膜的通量和膜分离过程的选择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目标.研究炭膜催化反应器、炭膜生化反应器、集成膜反应器以及无机-有机复合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ZSM-5 沸石膜的气体分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吸附溶胶和重复晶化工艺,在多孔不锈钢管外表面制备了ZSM5分子筛膜,SEM观察表明,膜层晶体紧密地相互交联,厚度约25μm,H2对N2,O2和CO2的分离系数分别是448,427和513,明显超过Knudsen扩散理论选择性数值,而且这些分离系数的差别表明所制备的分子筛膜具有分子筛分效应.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膜污染特征及控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控制在34mg/L,NH4-N的去除率能达到92%,出水NH4-N质量浓度在5mg/L,出水TN平均去除率可迭86%,出水TN质量浓度为8mg/L;污泥浓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污泥负荷运渐降低.运行初期过膜压力(TMP)的上升较慢,而运行一段时间后,TMP快速上升.对污染后的膜组件进行清洗,结果表明:通过清水清洗和HCl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没有明显缓解,采用NaOH和NaClO联合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迅速下降。说明膜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对TMP进行计算,有机污染在膜污染中贡献为65%,对膜表面无机元素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无机污染不是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预吸附溶胶及原位水热合成方法,在多孔陶瓷管表面制备了ZSM-5沸石膜.X—光衍射测定表明陶瓷基质表面的膜层是纯ZSM-5沸石晶相;SEM结果显示经多次重复合成的沸石膜层晶体相互交连,形成一种连续的多晶层,厚度约30μm.H2/N2理想分离因子从原来陶瓷管基质的2.32提高到3.61,接近Knudsen扩散水平.这一研究表明采用预吸附溶胶及重复多次合成的方法可以制备出交连程度高的连续晶相沸石膜  相似文献   

7.
膜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种膜分离已在分离过程中成为最新的技术之一。膜体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前景 ,但膜的污染问题仍是一个难题 ,它限制了膜的广泛应用。文章概述了膜污染的机理、预防措施及其清洗方法。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微滤啤酒废水引起的膜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比较试验 ,选择了恰当的清洗剂和清洗工艺 ,快速恢复了膜通量  相似文献   

8.
质膜蛋白质由于低丰度和强疏水性等特点,给其提取、溶解、分离以及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使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以哺乳动物细胞质膜为例,主要从质膜及其微区的富集、溶解、分离、鉴定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细胞质膜及微区蛋白质组以及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对膜污染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浓差极化、滤饼层形成和膜孔堵塞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测定了PAN膜阻力.试验结果表明,PAN膜超滤过程中主要阻力来源为膜孔吸附、凝胶层及浓差极化等引起的膜污染阻力,占总阻力的71.61%。膜自身阻力和不可逆阻力分别占与总阻力的28.39%和11.76%,所占与比例较小,有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自然溶液环境下溶液对高分子膜结构和形态的影响,该文选择一乙醇胺(MEA)、氨基乙酸钾(GLY)和氢氧化钾(KOH)溶液以及水,采用微重法、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IR),以浸渍方法进行了聚丙烯膜在溶液和水环境中表面结构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研究了溶液的种类、溶液浓度和浸渍时间等因素对聚丙烯膜的溶胀、结构和表面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溶液对聚丙烯膜的溶胀明显,MEA溶液溶胀最大,水对聚丙烯膜的溶胀很小,影响次序为:MEA>GLY>KOH>H2O;MEA浓度对溶胀率的影响随浓度升高迅速提高,然后又降低。SEM结果表明,MEA溶液使膜微孔孔径明显增大,GLY和KOH影响较小,浸渍时间越长影响越大。红外光谱数据表明,在MEA溶液中膜表面组成变化较大,氨基化合物溶液中的膜表面组成的变化大于在羟基化合物中变化。  相似文献   

11.
投加絮凝剂对膜生物反应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减轻膜污染,采用试验研究方法,探讨了投加絮凝剂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膜通量衰减的影响以及膜表面特性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絮凝剂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适量投加絮凝剂可有效改善污泥特性,磷的去除率从60%提高到85%,减缓膜通量衰减,小时膜通量衰减从原来的65.1%升至78.6%,说明投加絮凝剂是一种防治膜污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过去20年间,我国膜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水资源、新能源、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水处理过程中膜老化增速快、再利用难,为准确评估膜的服役寿命以确定经济可行的更换周期和后处置计划,综述了影响膜老化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表征方法和性能参数,探讨了膜性能因素、膜的化学/物理特性、分析方法及其相互联系.实...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技术(热法和膜法)是一项有望使人类摆脱淡水资源短缺困境的有效方法,其中,膜蒸馏技术是一种能源消耗低、脱盐能力强且有望实现淡水经济可持续生产的新型膜分离技术,但是膜蒸馏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膜污染与温度极化的制约,严重阻碍了其规模化应用,为此,研究人员围绕膜改性做了系列研究,以提高膜抗污染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温度极化。从阻碍膜蒸馏发展的问题入手,简要介绍了膜污染与温度极化及其对膜蒸馏造成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了当前通过构造特殊润湿性表面抵抗膜污染以及利用限域加热降低/消除温度极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当今膜蒸馏膜面临的问题,认为未来对于膜蒸馏膜的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选用高导热/高光吸收的材料制造有限域加热功能并具有特殊润湿性表面的膜;2)设计能够适应多元污染物进料液的膜蒸馏膜;3)构筑一体化的具有高导热/光吸收性亲水层的Janus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处理了排放的废水.然而,改善废水处理工艺是必要的,以便使处理后的废水能重复使用.膜技术已成为从不同的废水中回收再利用水的最佳选择.介绍了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和纳滤膜的特征,阐述了这些膜在再生水中的研究近况以及膜污染的类型和清洗方法,最后展望了膜工艺在再生水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芳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Ⅰ.基膜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聚醚砜(PES),磺化聚砜(SPSF)和PES合金膜为基膜,分析了相容性对膜性能以及不同种类基膜对界面缩聚的影响。用电镜分别观察PES单组分膜和合金膜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用小孔径的合金膜为基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脱盐能力,对Na2SO4的脱除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6.
陶瓷微滤膜对自来水的净化和膜污染的清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察了无机陶瓷膜对自来水的微滤效果,对温度、压力、膜面流速等操作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孔径1.2μm的陶瓷微滤膜能够有效地实现固体悬浮物截留,使浊度降低至0.01~0.3NTU范围.结合膜的污染及清洗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级晶种预涂层法Silicalite-1型沸石膜合成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孔-αA l2O3陶瓷管载体上采用晶种预涂层法在澄清溶液体系中水热合成了S ilica lite-1型沸石膜,用SEM和XRD表征了晶种、晶种涂层后载体和成膜后沸石膜的结构、晶形变化、晶相结构等成膜情况,并初步考查了两种不同温度(130℃和160℃)下生长成膜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晶种呈椭球形、晶粒小(约100 nm)而均匀、纯度高,适合作晶种涂层成膜;所用载体孔径大而不均匀、表面粗糙而不平整,但经晶种涂层后表面可形成一层厚度均匀、光滑的晶种层,再水热晶化时有利于成膜,所得膜连续、清晰无裂缺,载体、晶种层和沸石膜层之间相互结合紧密;连续晶种层改善了载体表面的性能,有利于连续S ilica lite-1沸石膜的形成;合成温度不同,沸石晶粒在载体表面生长的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膜微观结构也不同.该合成方法能适合其他不同类型沸石膜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孔α—Al2O3陶瓷管栽体上采用晶种预涂层法在澄清溶液体系中水热合成了Silicalite-1型沸石膜,用SEM和XRD表征了晶种、晶种涂层后载体和成膜后沸石膜的结构、晶形变化、晶相结构等成膜情况,并初步考查了两种不同温度(130℃和160℃)下生长成膜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品种呈椭球形、晶粒小(约100nm)而均匀、纯度高.适合作晶种涂层成膜;所用载体孔径大而不均匀、表面粗糙而不平整,但经品种涂层后表面可形成一层厚度均匀、光滑的晶种层,再水热晶化时有利于成膜.所得膜连续、清晰无裂缺,载体、晶种层和沸石膜层之间相互结合紧密;连续晶种层改善了载体表面的性能。有利于连续Silicalite—1沸石膜的形成;合成温度不同,沸石晶粒在载体表面生长的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膜微观结构也不同.该合成方法能适合其他不同类型沸石膜的制备.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超滤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特性要求,而解决膜污染问题也成为目前膜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超滤膜改性,尤其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解决膜污染问题的关键.介绍了超滤膜改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超滤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型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聚砜基膜上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两种复合型纳滤膜PA01和PA02。在0.3MPa下,PA01膜对MgSO4溶液和FeCl3溶液的脱直 96.0%和78.0%,水通量分别为8.5(L.m^-2.h^-1)和7.9(L.m^-2.h^-1);PA02膜对MgSO4ipwkiyw (2.0g.L^-1)和CaCl溶液(0.5g.L^-1)的脱盐率分别为98.0%和88.8%,水通量分别为1.0(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