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晓勇  巫江  刘永亮  贾春兰  魏丹 《河南科学》2013,(10):1779-1783
根据废旧家电产品的特点,选取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以及空调4种回收种类的废旧家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回收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解决逆向物流网络中新建设施的最优选址问题和废旧家电在各设施节点间的最优流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特点,从整体逆向物流选址优化角度,分析并确定了网络成本最优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考虑废弃物的回收成本、处理成本、处理规模、经处理后碎片的销售收入、政府补贴,以及由于专业分工所带来的在不同拆解处理厂间及不同粉碎处理厂间的物料流动,可以灵活支持子网络内各个企业间物流活动.此外模型支持多种类型的电子废弃物的输入,以及经处理后产生的多种不同的物料碎片的输出,帮助优化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和物料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闭环供应链下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迅速增大,报废汽车数量随之不断增长,造成资源短缺、报废汽车遗留垃圾污染环境等问题.有效进行报废汽车回收,尽可能提高其再利用率,已成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下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问题.探讨了中国实施汽车逆向物流的对策、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的构建.建立了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以确定网络中设施的数量、位置及规模,并在由此构成的各条物流路径上合理分配物流量.利用Lingo软件对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废弃物回收的物流网络设计是一种逆向物流问题.以其回收总成本最小并兼顾回收便利性为目标,设计改进的离散蜂群算法,提出包含回收点、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组成的多级逆向物流网络模型,以解决逆向物流中的车辆路径问题和选址分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是有效的,能够快速发现稳定高质的近似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随着塑料制品的日益增多,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塑料制品回收的特点,构建了相应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该网络包括回收点、颗粒粉碎厂、再制造生产厂、最终处理点、产品分销中心和销售点.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网络点进行选址优化.运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逆向物流以及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我国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指出了我国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的几大不足之处如回收工艺设备投入不够、回收体系不健全、缺乏政府有效指导等,然后指出了家电产品逆向物流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废旧家电企业产品逆向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虑了自贸区在进口关税、通关效率等方面对再制造产业的影响,站在跨国企业的角度,针对废旧家电产品初始回收点、回收处理中心和再制造中心3种物流设施的多级逆向物流选址问题,以物流网络运作成本和物流绩效指数(LPI)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多周期多目标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最后以美国加州的废旧家电回收为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徐娟  孙文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870-5874
如今,部分电商企业为了减少大量快递包装带来的污染浪费问题,相继推出了可循环利用的快递箱。但是,循环箱虽然环保,逆向物流过程却十分复杂,不仅回收成本高且回收率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企业自营物流回收模式,自营物流企业通过建立回收点和再制造中心,对循环箱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逆向物流过程。以回收网络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cplex软件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在备选回收点中选择2、3、5号点,再制造中心选择3、5号点达到逆向物流网络成本最低,证明该模型适用于拥有自营物流的企业解决快递箱逆向物流过程的选址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琪 《太原科技》2011,(12):69-70,74
介绍了逆向物流以及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内涵,分析了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从回收工艺设备投入不够、回收体系不健全、缺乏政府有效指导等方面,指出了我国废旧家电产品逆向物流的几大不足.提出了一些发展废旧家电企业产品逆向物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可修复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的鲁棒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一类同时具有回收、再处理、处理和废物处理中心的可修复产品逆向物流网络在产品回收率不确定环境下的网络优化问题.为了提高可修复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网络的稳健性,建立了可修复产品逆向物流网络在产品回收率不确定情况下的鲁棒优化模型,分析了鲁棒优化模型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1.
在逆向物流中,集中退货中心(回收中心)管理是企业逆向物流系统高品质运作的基础和前提。随着逆向物流的发展,企业开始关注集中退货中心的选址。针对已有模型没有考虑时间变化对选址决策的影响问题,构建一个双向物流共享运输网络的动态选址模型,提出了应用动态规划的求解思想和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在考虑时间因素时,企业如何做出规划期内选址决策的时间序列;并引入预测确定性因子来解决预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快递包装物的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快递包装行业急需构建逆向物流网络.考虑无政府引导及有政府引导下设计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网络.首先在无政府引导下,建立包含回收中心、处理中心、再制造中心、快递企业收发点的逆向物流网络,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然后加入政府奖励机制和物流的负外部约束引导企业布局绿色物流网络.分别构建线性规划模型,运用cplex软件求解,分情形对有关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实施物流负外部约束会显著改变设施布局,政府实施奖励机制会降低处理成本,增加回收量,而将两种情形结合实施能在降低网络成本的同时布局污染较小的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物流网络节点备选点受法律、法规及地质等条件限制问题,在可变建设成本LMRP模型研究基础上,从优化角度将模型扩展为指定备选点的LMRPVCC选址-库存问题。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特点,设计了指定备选点的可变建设成本配送中心选址-库存模型的初始粒子,并通过连锁零售企业HX公司配送中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配送中心建设成本、下游运输成本、配送中心运营成本和安全库存成本各占总成本的26%、42%、31%、1%。与Daskin文中得出的成本比例图相比,建设成本增长了4%,下游运输成本提高1%,配送中心运营成本降低了5%。  相似文献   

14.
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问题,综合现实路网条件及未来物流需求等因素,以物流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现实公路网的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通过对聚类中心和边缘点加以处理,改进了Kmeans聚类算法,并以此求解上述选址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很好地解决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由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导致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买难卖难矛盾突出。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益,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赢对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送中心合理的选址能够产生规模效益,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结合农产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和原则,采用重心法模型对福建省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研究,求出基于总产量和各种农产品的初步位置,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选址地址做进一步的分析,最终确定基于总产量和粮食的最优位置分别位于德化县和大田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产型企业竞争力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企业的逆向物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效降低企业逆向物流成本也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基于价值链分析方法,分别从内部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三个方面对企业逆向物流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将价值链分析方法与生产型企业逆向物流领域的成本控制有效结合,为企业逆向物流成本的控制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物流网络中中间节点分布与规模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物流网络由节点和链接构成,对于流通的商品物流节点是交通枢纽、中间节点和零售设施. 为使零售商品在城市内流通的总运输费用最小,利用选址模型和遗传算法优化城市物流网络中中间节点的空间分布和规模. 首先分析了城市中商品运输系统,建立了运输费用和中间节点的建设费用模型;针对零售设施对物流中间节点的选择行为,根据费用和选择模型开发了优化物流中间节点的分布和规模模型;最后,利用大连市的数据进行了实例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实现逆向物流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逆向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个新领域,已经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介绍了逆向物流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逆向物流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改进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意义,对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管理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对策。最后指出,企业应当构建适合自身的逆向物流系统,并对简单逆向物流系统和复杂逆向物流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