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中越两国在建筑技术方面交流密切,古代中越建筑技术交流的特点有:中国建筑技术传入越南,深刻地影响了越南的建筑风格;中国移民直接参与了越南的建筑工程,把先进的建筑技术带到了越南;古代中越建筑技术交流与中越佛教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阮安参与明初北京城的设计,反映了越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术,是古代越南人民对中国建筑业的贡献。建筑技术的交流是古代中越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建筑自然通风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然通风在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方面具有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中必须合理组织自然通风系统,强化有利通风的作用,避免不利风环境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风在建筑中的形成机制、建筑通风的作用和效果,阐述风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自然通风对形成舒适安全的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安藤忠雄是当代日本杰出的建筑大师,他的建筑设计思想独特而深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抽象几何空间的意境;对传统建筑文化深层次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南京民国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大富有特色的文化:即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其中民国文化的核心民国建筑。本文首先扼要阐述了民国建筑是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次从资治、教化功能方面对于民国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探讨;接着又从建筑风格方面对于民国建设的科技和艺术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指出了对于民国建筑的具体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此着重谈了几点问题,对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城市作了初步探讨,其主要内容是:1.百年城市发展和20世纪建筑与城市的回顾;2.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城市;3.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筑与城市设计;4.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武汉市自然环境与建设方针,探讨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切实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②合理规划生态绿地空间;③规划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使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王瑛  李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2):246-248,256
在实地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太原天主教堂的内外特征以及建筑风格特点,初步探讨了西方宗教文化对太原天主堂建筑四个方面影响:在建筑朝向上变中国传统的南北朝向为东西朝向;在建筑平面上采用了西方天主教会传统的教堂形式——拉丁十字平面;在建筑细部则更多的突出了天主教教义;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罗马风形式。这些都体现了西方的宗教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能源消耗量增大现象也在逐渐增加。我国水资源利用需求与水资源存储量存在明显的矛盾,水资源存储量已经不能够满足水资源在利用方面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一实际状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必须采取合理的节水措施,分析与研究建筑给排水中的实际情况,减少建筑书资源的消耗,确保建筑物的供水情况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水资源的使用量,实现建筑给排水节水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李洁 《甘肃科技》2012,28(12):124-125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此背景下,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也应运而生,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解决环境 问题的重要环节.以绿色建筑为主题阐释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概况;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 持续发展思想;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民俗文化创新与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的存在状态体现着民族国家的综合实力。文章探讨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与利用,如何面对这种冲突,探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来找寻一条城市文化转型的原创之路。传统与现代结构性转型表现在:城市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碰撞;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的诠释、变通两个方面。未来城市建设要把握好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色彩是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许多成功的建筑艺术作品都倾注着设计师对色彩运用的巧妙构思。在色彩的研究领域中,有关建筑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地方传统色彩、城市色彩、建筑色彩和室内环境色彩四个方面。在现代建筑设计普遍国际化的趋势下,有必要深入研究挖掘地方传统色彩,促进色彩的区域化、地方化和多样化;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体现城市色彩的风格,追求建筑色彩的个性,创造感性与理性共存的室内环境色彩。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材料方面的问题以及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并研究了控制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方法,包括控制结构强度的方法,控制浇筑质量的方法,控制振捣质量以及养护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晓婕 《科技信息》2010,(3):I0333-I0333,I0370
本文从施工前做好项目评估;用材料成本控制来控制施工成本;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人工费控制:通过变更索赔弥补不应承受的损失四个方面给建筑企业如何在工程施工过程申控制施工成本提出了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朝俊 《南昌高专学报》2001,16(4):33-34,41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征是含蓄美。主要表现在一定空间构成上采用屏风、罩、花窗、博古架等营造半“藏”半“露”的空间形态;二是在色彩方面追求和谐美;三是在装饰灯方面多采用间接方式;四是装饰纹样寓意吉祥;五是材料上适应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和与自然共生的医院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医疗设施的载体当代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从以人为本和与自然共生的设计思想出发,详细论述了医院空间环境的人性化与家庭化的设计;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注重医院空间环境创造中的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满足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以及医院建筑空间与自然结合;达到节能、节地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提高建筑弹性,有效展开建筑弹性评价显得日益迫切。回顾了国际上已有的建筑弹性评价体系和弹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前沿;提出了对中国未来构建建筑弹性评价体系的启示:建筑物理特性是提高建筑弹性的内部根本,社会经济环境是提高建筑弹性的外部辅助,国家或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是提高建筑弹性的有力保障等。鉴于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建筑弹性评价体系,建议从识别不同区域建筑的多灾种风险、开展弹性评价方法学研究、出台建筑弹性建设的标准与法规、提高全社会安全弹性能力及基于数字化的“互联网+建筑弹性”网络体系的构建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结合几年来的工程实践,从环境与脉络、设计布局和形式与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结合实例分析,突出建筑与环境文脉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布局、空间设计、造型处理上与周围环境空间、建筑体量、建筑纹理以及交通系统相协调,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整体意象融合;在设计布局上,指出外在的基地环境和内在的空问内容共同决定着建筑物的基本构架,新建筑尤如一着重要的棋子,基地条件甚至决定了建筑的解决方法。文中针对目前出现的追求流行和形式的潮流.强调了对建筑本质的追求,对场所感、当地风上及材料细部的思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建筑分布形态进行分类;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各类建筑分布对车站居民出行集散时间;通过比较分析,论证了车站周围各类建筑形态分布存在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差异.在调查上海轨道交通车站周围建筑分布形态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建筑形态分布存在不合理的状况.建议我国大城市有关部门对车站周围建筑形态规划与建设加以重视,并提出了较优的建筑形态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古建筑中一系列造型与构造的探讨,揭示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对矛盾运动的规律,即建筑技术决定建筑艺术;建筑艺术能动地影响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与艺术是民族文化和科技的表征,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论证了建筑正是在不断地解决技术与艺术矛盾的过程中发展。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矛盾运动是建筑发展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0—2019年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献,发现近年虚拟现实在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器物、书画、雕塑和建筑遗址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口头故事与语言、传统技艺和传统习俗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的速度与准确性不断提高,且声音的加入增强了虚拟系统的沉浸感。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