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顾贞观是"清初三大词人"之一,他不仅创作了《弹指词》,而且还有自己鲜明的词学观点。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的《饮水词》也是当时及后世传唱已久的词集。顾贞观和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拥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对清初词坛产生过影响。他们对词学观和创作有共同的主张,却也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参与唱和、编选词集是词人实现词体创作自我经典化的有效手段。陈维崧在康熙十一年(1672至十六年(1677)将创作重心转向词体,积极参与江南地区的词社社集唱和、倡导号召阳羡词人群同题唱和,继而组建了一批以自我为实际领袖、《迦陵词》为风格范本的创作群体。此外,从康熙十年(1671)开始编订的代表当时词坛总体样貌的《今词苑》到康熙十七年(1678)完成的乡邦词选《荆溪词初集》,象征着在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人从选择经典到塑造己作为经典的转变。以词史角度考量,内外部的词体唱和与词集编选活动在客观上提升了陈维崧在词坛的影响力,直接推动了阳羡词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炎词简论     
宋元之交,张炎的词学理论和创作较全面地体现了宋词发展的水平。《山中白云词》三百首,多写黍离之悲、兴亡之感,贯穿于对江南山水与落魄飘零之模写中。词风深婉雅净、清丽疏朗,融合北宋词之浑化与南宋词之骚雅,集婉约词之大成。清初词坛“家白石而户玉田”几半天下。《词源》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论江西词派     
五代南唐冯延巳、宋初晏殊、欧阳修的词打破了从晚唐到五代前期以花间派为代表的香艳熟软、无深意寄托的词风,赋词以较深邃的思想蕴含和更诚挚的情感寄托;在艺术上引入诗歌的比兴手法,并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对宋词日后的繁荣昌盛起到开先河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词坛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流派--江西词派.  相似文献   

5.
邓汉仪不仅是清初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和出版家,也是著名诗人,其对清初诗歌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诗观》等在乾隆年间受到禁毁,因而其诗歌作品大多散佚。我们通过文献考查,发现邓汉仪结集了《淮阴集》等一批诗歌作品集,这些诗歌别集既是邓汉仪诗歌创作的历程,也奠定了其在清初诗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顾贞观与曹贞吉、纳兰性德三者并称京华三绝,其《弹指词》极情之至,独抒性灵,备受称誉.而其中咏物词,凡四十余阙,艺术成就颇高,其重比兴、写忧患、有寄托、抒真情,铲除浮艳,独抒心灵,突破自南宋以来咏物以堆砌典实、穷形尽相为主而意蕴空枵之弊.  相似文献   

7.
彭丽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Z1):43-46
袁中道的尺牍小品文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且反映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以《珂雪斋集》之尺牍小品为本,来展现袁中道追求性情自适与放纵欲望戕害生命、追求功名与渴望归隐矛盾纠结的内心,以此了解一个更真实的袁中道。  相似文献   

8.
《草堂诗余》是一部“重北宋、轻南宋”,独尚绮艳婉丽词风的一部词选,在流传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清初承袭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之影响,且为反拨明末淫靡词风,《草堂诗余》在清初一时被重新接受.但由于《草堂诗余》取径狭隘,以绮艳婉丽为词风本色,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明淫哇之风,但最终无法避免流入淫靡,且受当时社会情况、清廷文化政策之影响,《草堂诗余》受到了批判,乃至最终摒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明末清初嘉兴词人曹元方的《淳村词》集,通过对他抒发亡国之恸及抒写闲居生涯两类词的评价,肯定其词的积极意义及认识价值,井将其词放到当时整个词坛上去考察.指出了其词在明清词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煜的词悲艳哀婉,高奇无匹,韵味神异。李煜取得的艺术成就,自臻妙境,超越了花间词风,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打破文人专事雕琢的局限,开创了词坛朗丽清新的词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