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注射成型聚甲醛制品结构表征与断口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R、DSC、WAXD、SBM等手段,分析表征了注射成型聚甲醛制品的结构、组成、晶粒大小、结晶度及断口形貌。结果发现,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注射成型后的聚甲醛制品的组成及熔点与原料树脂相同。制品的抗冲击性能与晶粒大小、结晶度和微观缺陷等有密切的关系。断口的SEM结果表明,聚甲醛注射成型制品抗冲击性能的好坏,同制品是否存在微观缺陷以及裂纹扩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均相和非均相Fento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含酚废水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研究了均相和非均相Pento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含酚废水.对均相催化氧化反应进行正交试验和单因数试验,确定其氧化降解特定废水的最优化条件.在Fenton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Fe^3 在均相和非均相条件下的催化氧化机理;制备了Fe^3 /人造沸石和Fe^3 /活性炭催化剂;进行了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高浓度含酚废水的试验;比较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均相反应能大大提高苯酚降解率,使用Fe^3 /活性炭为催化剂时可使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3.02%.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自制二氧化氯和自制固体催化刑,催化氧化降解水溶液中苯酚,结果表明:固体催化刑用量,ClO2用量和溶液pH值是影响苯酚降解的主要因素,搅拌速度和溶液温度是次要因素。苯酚在室温酸性溶液条件下,ClO2和固体催化剂共同作用可被有效降解,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Fe-Cu催化还原法处理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基苯、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与2-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了铁单独处理和铁铜联合处理的效果,并研究了硝基苯与4-氯硝基苯、4-硝基苯酚、2-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以及2-硝基苯酚与4-硝基苯酚双组分混合状态下,Fe-Cu催化还原体系降解各组分的效果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铜可以催化铁屑法对硝基苯的还原;无论是单一组分还是混合状态下,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除2-硝基苯酚以外,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均是以混合状态存在时催化降解速率比其单独存在时的慢;在双组分混合溶液中,另一种化合物对硝基苯催化还原降解产生的抑制作用大小为:2-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4-氯硝基苯.化合物的扩散速率越快,表面反应速率越慢时,它对混合溶液中其他共存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催化还原反应速率抑制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5.
苯酚和对氯苯酚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使用将TiO2固定于玻璃螺旋管内壁的光降解装置,水溶液中苯酚及对氯苯酚可迅速降解并遵守动力学一级反应。向溶液中增加O2、或加入H2O2和少量铜离子可提高两者的光降解效率。指出:Cl^-不利于两者的降解,苯酚和对氯苯酚的降解最佳PH分别在4.5和5左右,降解时间约为1h。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塑料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而不造成环境污染 .通过在塑料中添加 50 %~ 70 %的淀粉为生物活性物质 ,以及添加少量的光降解、促氧化剂和增溶剂等助剂 ,采用国产设备进行独特的共混改性 ,制备可降解塑料母料 .通过配方可调节制品的降解速度 .力学性能符合相应的非降解塑料制品的国家标准 ,降解性能符合国家环保局的有关技术要求 ,毒理试验表明制品属实际无毒类 .制品在使用前可保持稳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而使用后在光和微生物及氧等的作用下可快速降解 .本技术是我国可降解塑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是一次性使用和不易回收的普通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7.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的太阳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作了一种聚集太阳光光催化反应装置,在纳米半导体TiO2存在下可用于净化染料和表面活性剂污染物,并可使其快速降解并矿化,含有N-甲基助色基团染料的降解伴随脱甲基过程,混合物最大吸收峰发生蓝移,总有机碳(TOC)值降解与污染有关,当降解生成中间体与污染物有较强的竞争吸附时,TOC值升高现象,对不同的污染物降解,有不同的较适宜的TiO2用量。  相似文献   

8.
反应艳蓝KN-R是一种水溶性较好的染料,由于它含有苯环,目前所使用的化学和生物等降解方法效果均不佳.在活性炭的存在下,微波照射能使溶液中的反应艳蓝KN-R迅速降解.对总体积25 mL,浓度为200mg/L的反应艳蓝KN-R溶液微波辐射1.5 min,活性炭的加入量为2.4 g/L,降解率可达83.66%.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下活性艳蓝KN-R在催化剂表面被氧化而降解.  相似文献   

9.
纳米氧化亚铜可见光催化分解亚甲基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太阳光为源,在自制纳米Cu2O粉末悬浮体系中,以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反应为模型,探讨了其脱色降解动力学,详细研究了影响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的各种因素,寻找最佳反应条件,研究表明,加入H2O2,提高溶液pH值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亚甲基蓝的脱色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0.
用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研究M600,M90—4和H2448三种聚甲醛的热降解和热稳定性。从热重分析曲线计算了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三科聚甲醛活化能的次序为:H2448>M-904>M600。 本文用密度梯度、粘度、DSC等方法测定了M600、M90-4、H2448三种聚甲醛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从性能研究看出,M600具有较低的分子量,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差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缩醛(缩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分别用对甲苯磺酸,无水三氯化铝,分子筛,氧化铝和蒙脱土催化乙二醇与醛或酮生成铜醛(酮)的缩会反应.  相似文献   

12.
采取浸渍法制备环境友好催化剂H3PW6Mo6O40/TiO2-WO3,并对催化剂进行IR和XRD表征。以H3PW6Mo6O40/TiO2-WO3为催化剂,由苯甲醛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苯甲醛乙二醇缩醛,探讨该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考察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6Mo6O40/TiO2-WO3是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苯甲醛)∶n(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6mL,反应时间75min.在此反应条件下,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9.4%.  相似文献   

13.
SO42-/TiO2-MoO3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多相催化剂,对以苯甲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O4^2-/TiO2-MoO3是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苯甲醛):n(乙二醇)=1:1.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7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min。上述条件下,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2.7%.  相似文献   

14.
SO2-4/TiO2-WO3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以SO2-4/TiO2-WO3为催化剂,对以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O2-4/TiO2-W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为:苯甲醛与1,2-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1∶1.25,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0.50min,上述条件下,苯甲醛1,2-丙醇缩醛的产率为81.7%.  相似文献   

15.
DMF二烷基缩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硫酸二烷基酯法合成DMF(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或二乙基缩醛,产率40%~70%。DMF二甲基缩醛既能经醇交换反应得到C4~8醇的DMF缩醛,又能和芳香伯胺缩合反应合成甲脒类化合物,产率80%~95%。副反应、反应温度和水分是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合成的化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以溶胶-凝胶法自制的磷钨酸/硅胶为催化剂,通过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反应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磷钨酸/硅胶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用正交试验法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钨酸/硅胶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醛):...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以 SO42 -/Ti O2 -Mo O3 为催化剂 ,对以苯甲醛和 1 ,2 -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 1 ,2 -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SO42 -/Ti O2 - Mo O3 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最佳反应条件为 :苯甲醛与 1 ,2 -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 1∶ 1 .1 ,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 0 .2 5 % ,反应时间 5 0 min,上述条件下 ,苯甲醛 1 ,2 -丙二醇缩醛的产率为 77.3% .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固栽杂多酸、分子筛、树脂、碘、维生素C、硫酸盐、氯化物、高分子栽体氯化物、钒磷氧等20多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方法和反应条件.评述了各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特点、能否重复使用等内容.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固栽杂多酸、分子筛、D61和D72离子交换树脂几种环境友好催化剂是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硅胶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探讨硅胶负载硅钨酸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硅胶负载硅钨酸是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固定丁醛为0.2mol,催化剂用量为0.3g,n(丁醛)∶n(乙二醇)=1∶1.5,带水剂环己烷6mL,反应时间45 min的适宜条件下,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8.3%.  相似文献   

20.
以氢化诺卜醇为原料,经氯铬酸吡啶(PCC)氧化合成氢化诺卜醛,再由氢化诺卜醛与乙二醇、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分别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氢化诺卜醛乙二醇缩醛(2a)、氢化诺卜醛1,2-丙二醇缩醛(2b)、氢化诺卜醛1,3-丙二醇缩醛(2c),其结构经 FT-IR、EI-MS、1 H NMR、13 C NMR 确认,3种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以枇杷炭疽病菌(Cd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油茶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水稻纹枯病菌(hizocitonia solani)、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实验对象,开展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00 mg·L -1浓度下,3种化合物对6种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2c 对辣椒疫病菌抑菌率达到100;,化合物2b 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率达到98.78;,化合物2a 和2c 对油茶炭疽病菌、2b 对莴苣菌核、2c 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率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