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阐述了假冒伪劣食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法制不够健全,食品检验检测力度不够,监管机制不够完善,惩治力度不到位,消费者投诉维权意识淡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对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标准制定和监管对象复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低下。提出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假冒伪劣食品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二是加强检测技术层面的监管力量,三是建立食品生产、消费全程监控体系,四是建立诚信制度,推行食品"红黑名单"制度,五是社会公民、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监管。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法》确定的监管制度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技术、制度和人员经费保障不足以及监管行政体系存在矛盾等问题.需要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管,建立适应食品安全形势的监管技术、制度和人员经费保障体系,完善多部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逐步向"单一部门管理、品种监管为主、环节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利益主体的行为失控、食品行业发展参差不齐等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和转基因食品、环境污染影响等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双重挑战.但目前我国分段式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薄弱的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检测手段和"被"快速老化的监管队伍均无法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尽快建立全国专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成为应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挑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重的今天,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仍是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根据“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目前我国食品监管采用的是分散式监管模式,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未能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为此,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及其监管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期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5.
指出食品安全是关系国民社稷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法》是关系到民生和法治的重要法律. 提出此次修改《食品安全法》,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持惩治和预防并重的原则,要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落实监管问责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标准;要建立协同共治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完善的民事责任制度,并建立科学的食品监管渎职问责制度;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标准和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是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 介绍了构建该制度的必要性,总结分析了该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即法律法规缺失、企业参与度不足、制度覆盖范围较窄、配套体系尚未建立. 提出了要积极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政府监管职责、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加快相关配套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合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缺陷,应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法律对策: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应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的集团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来频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诱发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思考,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确存在缺陷,监管制度亟需完善.市场调节的失灵,食品安全信息本身的属性、食品市场化、外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政府监控的缺位,政府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职能缺失,监管部门职能交叉混乱,模糊不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缺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着力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政府提供的食品监管是控制食品风险的最后手段,食品安全政府问责机制的缺失会导致食品风险的进一步加剧。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问责机制存在法律缺位和制度不足的双重困境。认为,需要从立法和制度构建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政府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今年南京"龙虾门"事件的爆发,再次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严重问题,这样既不利于保障广大消费者人身、财产的利益,也不利于保障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通过对责任主体、食品标准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缺陷的分析,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强制保险制度、健全缺陷食品召回制度等立法建议。这些对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芳  关炳峰  王法云 《河南科学》2012,30(9):1375-1378
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约70%是主观人为添加非法添加物.因此,提出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职能部门监管盲区的监管、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塑化剂门"这一重大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痛定思痛,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协调是约束市场经营主体、根治食品安全顽疾的根本手段,包括行政监管法制的完善、民事赔偿法制的完善、司法制度的完善等.同时,要让市场主体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协调各个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各部法律之间的功能能够统一互补、相得益彰,也是通过法制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长期护理保险是我国"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重点建设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而筹资则是长期护理制度建立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各地试点制度在筹资对象、筹资来源、筹资方式、筹资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存在不少问题.宜在"公平性""互助共济、责任共担""激励性""基本保障与多层次保障体系""便携性"原则的指引下,建立完善的筹资...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是政府及其相关者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最终实现彼此间的共同利益,因而政府采取沟通、联合、互动的方式平衡彼此之间的关系,防止食品安全监管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食品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之下,难以协调一致来实现食品安全的目标。以上海羊肉掺假事件为个案,从个体行为层次与体制秩序层次分析事件的内在机理及其产生根源,并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下,通过制度优化来约束、激励、规范食品安全各利益主体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民生计,影响具有多领域性和全球性.从我国食品安全监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搭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体系模型,以实现多种监管主体相结合、食品全产业链的整体监管,并完善了其制度体系.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理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应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理信息系统架构,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与监控手段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不断爆出丑闻,食品监管制度不健全是爆出丑闻的主要原因。所以,完善食品监督管理制度势在必行。食品召回制度作为食品监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遏制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召回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监管部门权限不明确,监管混乱,二是食品召回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三是企业诚信意识和信用体系严重缺失,四是食品召回的事后监管法律规定不健全,五是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太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完善食品召回法律制度,二是明确监管部门职责,三是加强食品召回的事后监管,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五是加大食品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提高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暴露了食品企业无视其社会责任的严峻现实。确保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应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责任的治理存在很多漏洞,制度设计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本文通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向民 《科技信息》2009,(29):I0780-I0780,I0781
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为鉴,切实解决我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秦皇岛市政府应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扎实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抓紧制定、完善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确保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一致性。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娜  侯蕾 《科技与经济》2015,28(6):106-110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社会热烈关注,监管制度失效是导致餐饮企业经营者违法行为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通过应用制度工程学中的孙氏图方法,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孙氏图,构建了治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制度参数表,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有效条件及观测力度与惩罚力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为有关部门设计有效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惩罚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监管者、生产者、消费者三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是一个不合理的博弈均衡结果。本文对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三方博弈进行分析,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博弈"三力"模型,透视三方利益的分割以及分割时的难易程度,提出通过调节博弈权重、平衡博弈资本的方法来治理不合理均衡,以期达到食品安全监管的合理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