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中性介子π0与核子(N-)反核子-N强相互作用Lorentz不变耦合模型,对π0与N- (N-)两类重整化链图传播子函数级数收敛性问题作了全面考察与深入研究,并利用链图传播子函数的精确理论计算结果,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推导后获得重整化链图传播子函数级数"精确"收敛公式;在此基础上又对两类重整化链图传播子"辐射修正"问题作了理论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N-(-N)圈重整化传播子的精确计算与辐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圈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函数∑c(p)或∏c(p)=G2∑c(p)的"精确计算"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c(p)有效计算式的计算问题与计算途径作了全面分析与考察,寻求出简捷与可行的理论计算方案,并对此完成严格解析计算及极限ε→0处理,获得了∑c(p)精确计算结果.同时,还对N-(-N)圈重整化传播子的辐射修正问题作了物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核子N(反核子N)与中性介子π0相互作用的Lorentz不变耦合模型,对N-圈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方案中的有限量函数∑c(p)的严格解析计算问题,从极点漂移小量ε作换序计算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后,发现传播子四维动量平方P2>-(核子质量+介子质量)2时可作合理换序计算处理.若将此计算结果延拓到P2≤-(核子质量+介子质量)2时,发现与正规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近似符合程度并非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量子场论微扰理论框架下,利用荷电介子与核子(π±N)强相互作用的SU(2)-不变耦合模型,系统研究了pp→π+π-物理反应过程。采用"大动量积分极限法"对核子—反核子(N-N)重正化圈—链图传播子做了相关物理分析并作了严格解析计算,获得了精确理论计算结果。进而利用该结果系统计算了在核子—反核子(N-N)重整化圈—链图传播子下pp→π+π-反应的微分截面,并获得了一个简洁解析的结果dσ(chain)dΩ=G4/641/(2π)21/p20p20-μ2/p20-m21/(2p20-μ2-2p20-m2p20-μ2cos θ)2T(q2)。另外,也计算了在不同质心能量下pp→π+π-反应树图,单圈图和链图的微分截面,并做了相关比较和讨论,获得了十分重要的辐射修正信息,其中,p0在很大的能量2.5GeV≤p0≤100GeV范围内,链图和圈图对树图截面的修正都在合理的范围内,即R(chain)(or R(loop))<2.0。这些结果对于深入研究SU(2)-不变耦合模型中强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探索介子与核子(πN)间反应截面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还将对量子场论微扰理论在核子相互作用描述的适用范围以及重正化计算的不同方式与计算途径等相关物理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荷电与中性π介子(π+,π0,π-)和核子N-反核子N强相互作用的SU(2)不变耦合模型,研究质子P-中子n在重整化混合圈链图传播下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并对此作严格解析计算后获得了精确的理论结果;又将该计算结果与在树图传播下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作对比分析,得到了在重整化混合圈链图传播中有关辐射修正效应的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子圈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的有效计算法(I)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采用中性介子与核子(反核子)相互作用的Lorentz不变耦合模型,对计算"介子单圈图传播子与链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方案中的"有限量"涉及的通常解析计算方法(即Feynman高维收敛积分计算方法)作了详尽分析、讨论与研究,发现可以从"大动量积分"计算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种更为有效与实用的计算方法--"大动量积分极限法".采用这种有效方法,对介子圈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作了具体降维积分计算,获得了这个"有限量"的"一维积分严格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介子圈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的有效计算法(II)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采用"复变函数积分法",对中性介子与核子(反核子)相互作用的Lorentz不变耦合模型中的"介子单圈传播子与链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方案中的"有限量"--由"大动量积分极限法"所计算导出的"一重积分",作了严格解析计算,获得了这种"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的最终严格解析计算结果.同时,还对这种微小的"辐射修正"作了具体数值计算处理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N-圈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函数∑c(p)或∏c(p)=G2∑c(p)的“精确计算”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与研究,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c(p)有效计算式的计算问题与计算途径作了全面分析与考察,寻求出简捷与可行的理论计算方案,并对此完成严格解析计算及极限ε→0处理,获得了∑c(p)精确计算结果.同时,还对N-圈重整化传播子的辐射修正问题作了物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介子圈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的有效计算法(Ⅰ)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采用中性介子与核子(反核子)相互作用的Lorentz不变耦合模型,对计算“介子单圈图传播子与链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方案中的“有限量”涉及的通常解析计算方法(即Feynman高维收敛积分计算方法)作了详尽分析、讨论与研究,发现可以从“大动量积分”计算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种更为有效与实用的计算方法——“大动量积分极限法”。采用这种有效方法,对介子圈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作了具体降维积分计算,获得了这个“有限量”的“一维积分严格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子N(反核子^-N)与中性介子π^2相互作用的Lorentz不变耦合模型,对N-^-N圈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方案中的有限量函数∑c(p)的严格解析计算问题,从极点漂移小量ε作换序计算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后,发现传播子四维动量平方P^2〉-(核子质量+介子质量)^2时可作合理换序计算处理.若将此计算结果延拓到P^2≤-(核子质量+介子质量)^2时,发现与正规计算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近似符合程度并非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1.
修正的传播算子方位估计算法及去相关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数据共轭重排的方法引申到传播算子算法中,提出了修正的传播算子方位估计算法.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引申的合理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明了该算法在快拍数有限时可明显提高信号的方位估计性能.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条件下,该算法明显优于MUSIC(Mumple Signal Classfication)算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泊车功能实车测试成本高、周期长、重复性差问题,基于硬件在环及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技术,以自动泊车传感、控制系统为主要测试对象,搭建实验室环境下传感器在环自动泊车仿真测试系统,借助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NI)软硬件实时平台、CarMaker虚拟仿真场景软件模拟仿真自动泊车交互场景、车辆底盘动力学特性及超声波传感器特性,集成开发摄像头视觉注入板卡、超声波物理回波仿真板卡仿真模拟传感器物理信号,虚实结合构建了完整的传感器在环自动泊车测试验证环境.以某车型实车带自动泊车功能的智驾控制器、超声波传感器为被测对象,搭建垂直停车位场景对仿真测试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证实测试系统能够为自动泊车提供安全、高效的测试验证平台,助力自动泊车控制算法开发.  相似文献   

13.
推广了Sigmund所引入的传播子函数理论,并以其为工具,简单明晰地证明了多组分介质向前和向后Boltzmann方程的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子与电子(反电子)相互作用的最小电磁耦合模型,对“光子单圈图传播子与链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方案中的“有限量”的通常解析计算方法——Feynman高维收敛积分计算方法作了详尽分析、讨论与研究,发现可以从“大动量积分”计算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种更为有效与实用的计算方法——大动量积分极限法.采用这种“有效计算方法”,对光子圈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作了具体降维积分计算,获得了这个“有限量”的“一维积分严格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最小回路、最大回路和方向因子的概念,基于方向因子构造了最小回路、最大回路搜索算法。算法依据图论知识,建立改进后的无向图邻接矩阵,根据节点坐标确定搜索始点,将搜索边失量化,结合节点坐标求解邻接边的方向因子,按方向因子的大小可以快速确定搜索边,形成了无向图中最小回路、最大回路搜索算法。该算法每搜索一次都可以确定一条搜索边,通过生成退化图减小下一次搜索的搜索范围,提高了搜索速度,反映出较小的时间复杂度。根据该算法编制了相应的算法程序,成功解决了建筑工程量计算中的外墙壁和房间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回路灵敏度解决了为什么万用表中值电阻附近误差最小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得出万用表某一档的测量范围,从而达到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正确选择万用表倍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与速度成正比和与速度平方成正比的阻尼变频谐振子 ,通过正则变换 ,采用路径积分方法 ,得出了阻尼变频谐振子的严格波函数  相似文献   

18.
光子圈(链)图传播子重整化有限量严格计算(Ⅱ)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采用"复变函数积分法",对γ光子与电子(反电子)相互作用的最小电磁耦合模型中的"γ光子单圈图传播子与链图传播子"(在动量重整化中的)"有限量"--由"大动量积分极限法"所计算导出的"一重积分"表达式,作了严格解析计算和极限ε(>0)→0处理,获得了这个"有限量"的最终严格解析表达结果.同时,还对这种微小的"辐射修正"作了具体数值计算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