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诊断城市各区县停车设施发展差别及存在问题,构建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机制,完善停车设施长效管理体系。从城市停车管理角度探究城市停车设施的发展需求,并从城市停车综合治理、停车设施合理性、停车设施供需水平、停车设施信息化水平、停车设施管理水平5个准则,兼顾城市停车管理者、停车场运营者、停车场使用者的需求,选取31个指标构建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指标的数据特点,提出基于熵值-秩和比的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方法,使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使用秩和比检验评价指标独立性,对各区县停车设施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分级,并使用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级停车设施动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中,停车设施管理水平、停车设施供需水平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权重分别为29.296%和26.556%;指标层中停车综合治理机制、路内停车设施供需比、配建停车社会供需比等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对算例中16个区县停车设施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针对Q区、C区、W区的评价结果提出改善对策。研究结果能较好反映各区县的停车设施发展状况,可通过年度动态评价机制将各区停车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反馈,...  相似文献   

2.
围绕轨道站TOD开发是支撑城市低碳交通发展,降低小汽车出行依赖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对轨道站点周边建筑停车配建指标进行了均质化数值的折减,对轨道站点能级差异、距离差异等要素对停车需求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传统的轨道站点“节点-场所”模型基础上,引入“联系”维度评价以系统刻画出行者从轨道交通站点到达周边建筑的交通衔接转换过程的影响,从节点、场所、联系三个维度构建了轨道交通站TOD综合指数量化模型,以反映不同的轨道站点类别、交通衔接条件、出行距离对停车需求变化的影响,并提出轨道站点TOD综合指数对周边建筑停车配建指标影响计算方法。最后,以南京市停车配建指标修订研究为例,通过对城市不同分区及不同类别轨道站点TOD综合指数测算,提出了轨道站点周边建筑的停车配建指标折减数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路外停车场出入口交通组织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分析城市道路路外停车设施出入口对城市动态交通的影响入手,运用排队论方法进行了停车场入口道长度的设计,设计了停车场出入口交通组织方式,并根据不同路外停车场规模、不同车辆驶入(驶出)率、不同周边道路交通流条件对停车场出口道设置的影响,进行停车场出口道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计算方法研究和评价分析,论文最后对镇江市大市口地下停车库出入口道路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综合体建筑停车交通分析,对停车场规模及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合综合体建筑对周边交通影响分析,提出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期实现停车场规模适当、停车场高效利用和节约停车场建设成本,同时满足停车需求。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小汽车逐步进入众多家庭、走进居住区后,随之而来的居住区内停车问题也逐步凸显,因此在规划设计之初就科学合理的设置居住区内的停车场地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置居住区内部停车场地,使其既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又能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该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比较居住区内三种停车场地设置,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将这三种设置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为城市居住区停车场地设置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6.
程刚  胡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1):4656-4660
为缓解城市停车泊位供需不均衡的问题,对城市新建停车场泊位规模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共享泊位分配模型对停车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灰理想关联熵理论提出停车场规模修正系数概念,实现了对新建停车场泊位数量规模的测算.选取拉萨神力时代商圈范围内的三个新建停车场为研究对象,对其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停车泊位供给现状、停车需求实际、平均步行距离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共享泊位分配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新建停车场的停车需求,进而结合修正系数对新建停车场的泊位规模进行确定.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弥补共享泊位分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为解决城市商圈停车难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模糊理论的停车规划评价方法.通过对停车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深入分析,选择了投资成本、停车供需满足程度、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等六项指标作为评价影响因素.根据评价指标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模糊理论,建立了城市停车规划评价的多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黑龙江某市的停车规划,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商业、民航业、汽车制造业停车场的“效率低、管理难”问题日渐严峻,通过引入AGV构建自动化智能停车场迫在眉睫。与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码头等领域不同,AGV智能停车场可以自由选择终点,而传统的停车资源分配方法:随机分配或就近分配对AGV运行情况的预测不足,造成等待时间与停车资源的大量浪费。本文提出了一种停车资源分配方案的代价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分配方案的路径干涉概率对分配方案进行评价,并在传统分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停车资源分配方法。通过Plant Simulation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在44个停车位,4辆AGV投入运输的情况下,降低路径干涉概率,将仿真总时长降低了30.4%,提高了停车场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9.
樊博  刘洋  李怡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65-14470
为克服现有短时停车需求模型无法直接利用于机场停车需求预测这一问题,利用停车数据、航班计划和气象信息,建立了面向机场停车场的短时停车需求预测模型。首先使用机场停车数据分析了停车场短时车辆到达与离去特性,然后考虑到航班计划对机场停车场短时停车需求的影响,将其与气象状况同时引入到短时停车需求影响因素中,建立了基于Conv1D-LSTM神经网络结构的机场短时停车需求模型。以上海虹桥机场停车场为实例,Conv1D-LSTM模型实验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057 辆和14.237 辆;对比多个其他模型实验结果,本文构建的Conv1D-LSTM模型预测效果更优,能有效应用于机场停车场短时停车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减少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通过对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接驳处交通运行情况的现场调研,分析了出入口于主干道的交通特性,得到了出入口驶入和驶出的交通流比例和交通流量。利用Vissim交通仿真模拟,将地下停车场规模、出入口数量、出入口坡道长度、地下机动车环廊长度和车道宽度、地下停车泊位数、地下车辆平均车速等指标作为仿真评价的阙值,提出了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与地面道路衔接段在平峰、工作日和周末早晚高峰时期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停车次数等评价指标,明确了出入口接驳处的交通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接驳处主干道交通流量的不同,不同时段的出入口评价指标有明显变化,且工作日早晚高峰评价指标相对周末早晚高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