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51-51
肝纤维化是在慢性肝损害基础上导致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所致,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本课题组根据中医络脉理论和肝纤维化病理、临床特点,认为肝纤维化与中医络病相关,提出肝纤维化当从络病论治。应用中医络病理论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为湿热瘀毒阻滞肝络,正气渐损,其中脾虚不运更为关键。益气健脾、化瘀通络、清热利湿解毒应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制出芪术颗粒剂。  相似文献   

2.
癌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而胰腺癌预后极差,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状况。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创新奇才乔布斯就是因为胰腺癌去世的,胰腺癌一旦到了晚期是无法医治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刘鲁明、陈震、孟志强等人进行的“清热化湿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及应用研究”,总结了十余年研究成果,继承和创新了胰腺癌中医病机理论,创立了清胰化积方(QYHJ)为主的胰腺癌综合治疗方案。该研究是在继承全国名中医于尔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学术思想的基础之上,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2):50-50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医院等10家单位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我国耳神经疾病早期干预措施及规范化治疗方案研究”(2004BA720A18—02)课题,经过2年的多中心合作研究,主要参与制定各类诊断标准4个,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及《人工耳蜗植人指南》;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领域,众多学者已经将触角延伸到心理学领域,心理现象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格特征。西方的心理学研究起步早,发展迅速,相关人格理论繁多。虽然中医学历史悠久,理论丰富,相关典籍多有涉及,但概念容易混淆。文章通过挖掘“人格”内涵,梳理“人格”在中医学中的界定和表达,发现传统中医理论中并不缺少对于人格及相关概念的描述,而且针对不同人格的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体质以及不同致病因素有着较为系统的论述与临床治疗方法。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型疾病,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行探讨,以期为“人格”术语在中医学的规范应用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9-6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西医结合艾滋病的临床治疗研究”课题(2004BA719A14—5)研究目的:(1)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采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对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评价云艾1号增效减毒作用;(2)评价云艾1号与HAART合用的安全性;(3)探索在边境、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抗病毒治疗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桔子味甘酸,性凉。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胡萝卜素、葡萄糖等。有理气润肺,醒酒止痢的功效。桔皮可以化湿去痰,解毒止咳,治疗腰痛乳痛等症。但“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人应少吃以免“上焦火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属临床应用基础领域,内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 本研究根据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总结出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患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从而确立了益气活血法治疗移植术后的PAOD。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观察自拟方剂“水蛭苎麻龟甲汤”与西药治疗崩漏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中药“水蛭龟甲汤”(中草药组,方剂药物组成:水蛭15g,生苎麻根30克,龟甲15g,当归15g,炒陈皮10克,三七粉3克,川芎12g,白芍15g,丹皮15g,栀子15g,香附12g,丹参15g,柴胡15g,郁金15g,生地15g,麦冬15g,党参30g,黄芪30g,阿胶30克,甘草10g)。治疗崩漏患者48例;西药(西药组,以安宫黄体酮为主)治疗崩漏患者32例;中草药组48例中,有46例痊愈或好转(95.8%,46/48);西药组32例中有23例痊愈或好转(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2,P=0.003)。因此,中药“水蛭苎麻龟甲汤”治疗崩漏患者疗效确切,其特点是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8):50-5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共性技术及数据管理规范研究”(2004BA716B04)通过与医学、临床、统计、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合作,形成能够指导临床研究实践的疗效评价指南;建立起可以服务于临床研究的中央随机系统,为大型临床研究提供高效的服务;建立起可以指导临床研究的各类操作规程以规范临床研究过程;为合作课题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和统计分析服务。牵头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参加单位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9):56-56
在人类六干余种单基因病中,累及神经系统的遗传病或综合征约占1/2,以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归为神经系统遗传病或综合征的约200多种。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并且具有遗传异质性,故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诊,特别是早期诊断和分型;同时,由于没有有效和规范的治疗,神经系统遗传病致残率、致死率高,给病人、家属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中算家认为数学知识源于生产实践,由“圣人则之”,即庖牺画八卦;为合六爻,作九九;后又有黄帝、隶首等人继续推广和发展,其中刘徽指出“隶首作数,其祥未闻”。数学的功用具有三个分层递进式的认识:(1)用于解决生活和生产实践问题“算在六艺”,而且包括一贯的“观象授时”国家行为;(2)理解世界的途径和研究数学的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刘徽为数学而数学“以阐世术之美”观点。该阶段的数学思想更多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27-28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缓解疼痛为主要目的,评价中药敷贴治疗方案治疗乳腺增生病(冲任失调证)的临床作用。其次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13.
痤疮是一种顽固难愈的皮脂腺疾病,病程可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轻者损容,重者毁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友堂博士,率领多名专家教授对本病进行了15年专题研究,确定了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湿热毒瘀”;清热燥湿,解毒化瘀是痤疮的主要治疗法则。据此选用《伤寒论》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为基础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23-23
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喷、涂等中医外治手段联合治疗慢性湿疹并进行优化,以探讨中医治疗湿疹的外治综合治疗方案。评价综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以期得出标准化的中医治疗湿疹的以外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湿疹临床效果评价体系,初步从临床效果、经济学指标等方面多层面、多角度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局限性慢性湿疹的多指标、多系统中医评价方法,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疗效评价体系。通过较长时期多中心临床实践加以验证,在湿疹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推广运用。而且同时,课题组人员编写《慢性湿疮(湿疹)中医外治方案》和《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慢性湿疹的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为观察指标构建了《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共发表与课题相关且标注课题基金的论文13篇;出版著作1部;培养硕博研究生8名;获发明专利2件(ZL 201110117372.9;ZL 201110117970.6)。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经过十余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影像检出技术和准确诊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创新点: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突破冠脉CT、MRI成像系列技术瓶颈,逐步推动冠脉CTA/MRA成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2)推动CT/MRI心脏“一站式”检查新流程的临床应用,从而对心脏形态、功能和冠脉等实现“一次检查,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医学上,症、征、证等词常混用而时有错误。要正确运用这些词,应当了解其中文的沿革及含义的演变。一、症、征的概念症状(symptom)简称症,体征(sign)简称征,均见于西医学传入中国时翻译之伊始。症状一般是指病人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耳鸣、恶心、腹胀等。体征一般是指医师通过对病人的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如血压高、罗音、肝脾肿大、血色素低等。有些异常改变,病人自己能主观感觉到,医生也能客观检查到,所以既是症状,又是体征,如呼吸困难、发热、下肢水肿等。症(症状)、征(体征),现代的中医文献中也普遍使用,其含义与西医学相同。但中医学更多的是用症,症并且可以包括体征,即症状、体征都是症。症、征是机体有了病变时的各种单个的(不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客观表现,是判断病种、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但它毕竟只是疾病的现象,而不是病变的本质。二、中医有关证、证候的概念西医学虽然也有适应证、禁忌证等提法,但并未形成能与病、症并列的“证”概念。“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当代中医学将“证”概念约定为: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因此,“病”、“症”、“证”是中医病理、诊断中的三大概念。“证”实际上是指“证候”和“证名”。疾病过程中,各具内在联系的一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将其称为“证候”,其意义则与单个症(症状或体征)有所不同。对疾病过程中某阶段所表现的证候,通过辨证而确定其本质——病位、病性等,并综合归纳为“证名”(如上述证候通过辨证而诊断为“风寒表实证”)。因此,“证”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和由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概念所构成的“证名”,证候是证的外候,即表现,证名是代表证本质的名称。临床上有时又将证或证名称为“证候”,即证为证候的简称。但严格地说,证候应是指每个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及体征,即证候为证的外候。三、證、证、症、征、候的沿革证、症、征最早的文字应为證。《说文解字》对證的解释是“告也,从言,登声”,义为证据、证验。对証的解释是“谏也”,对谏的解释是“証也”,二字互训。證是历代中医用以表述疾病状态的规范字,在古代中医文献中一直是用證而不用証。但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証为證的俗字,而1964年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字总表》,则是将証字简化成证字,于是古代的、中医学中的證字便演变成了证字。征的繁体字有徵,徵有证验、证明、迹象、象征、特征之义,故征实际上也与證字有相通之处。中医学虽然从概念上逐渐将疾病现象的“症”、“征”与疾病当前本质的“证”区分开来,但文字上都是取證乃证据、验证之义。疾病的表现——症状、体征属证据,古当称为證;中医辨“证”是通过对症的辨别而确定当前病变的本质,自然也称为證。所以,辨证的证字,症状的症字,都是从古代的證字演变而来。如汉·张仲景《伤寒论》所说的“观其脉證,知犯何逆,随證治之”,很显然,前面一个證字,是指现在所说的“症”,后面一个證字,则是指现在所说的“证”。“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凡觑伺皆曰候,因之以时为候。”故候字包含空间与时间两方面含义:一指观察到的现象,二指对现象观察的过程。疾病所表现的症状,既是现象,又是过程,所以中医学常将症状称为候,症与候的意思相同,并且将病、證与候连在一起,合称病候、證候,两者合用仍是指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四、关于“症”的音、义《简化字总表》颁布后,症字变为两声字。症的读音,一为(zhènɡ),是医学专用字,即症状;一为(zhēnɡ),是繁体字癥的简化字。zhēnɡ声的症字,源于中医“癥瘕积聚”之说,“癥”者真也,“瘕”者假也,凡腹内聚而不散的结块,即谓癥病,以后引申为“事情弄坏或者不能解决的关键”,成为社会用语。实际上癥字从疒、从徵,而徵为征的繁体字,故癥又与征、症相关。中医学中“症”字泛指各种单个症状或体征,而“癥”字则专指腹内聚而不散的包块,两个概念同用一词,使中医编辑出版者每每难以处理,故建议恢复“癥”字,而不能与“症”字混用。五、应用举例凡单个症状、体征,如发热、月经量少、脉滑、舌淡白等,应称“症”或“征”。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应称为“证候”,如里实热证的证候有发热、汗出、口渴、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对病情进行辨证后,所作的诊断结论,应称为“证”,如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为证的名称。“主证”、“次证”应是指主要、次要的证名(证型),如主证为热闭心神证,次证为阴虚津伤证。“主症”、“次症”应是指主要、次要的症状,如主症为腹痛、泻泄,次症为心烦、乏力。腹内包块应称“癥瘕”,而不宜称“症瘕”。  相似文献   

17.
患者某某,男,50岁,住院号:338942。以“反复咳嗽、咳痰伴气短四十余年,加重5天”为主诉入院;既往:十余岁时,因结核性包裹性右侧胸膜炎行手术治疗;否认肝炎病史;结合查体、辅助检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I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氯血症),肝功能异常;右侧胸腔术后,脊柱侧弯畸形;  相似文献   

18.
“益糖康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前研究”是在已经完成的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益糖康治疗胰岛素受体缺陷性糖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和辽宁“益糖康对糖尿病大鼠DNA损伤的药理研究”(001033)、“益糖康的新药研究”基础上,并经过长期的观察后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2,(1):80-80
泰兴市小针刀疗法专科医院位于江苏泰兴市东部古溪镇,20多年来,该专科医院院长陈贵斌通过对60多万人次的“小针刀疗法”的临床治疗研究,在全国针刀医学界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方面,总结形成了“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的“古溪针刀”创新性的理论体系,即“独特的病因病理见解、独特的诊断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法”,这是在朱汉章教授针刀医学理论上的继承、发展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他以创新思维的全新理念表达了“特殊技能人才”对质量的卓越追求,他以理性的思考、静达的心态和求实的眼量诠释了真空玻璃产业文化的深邃内涵和发展真谛。他是“鲁道夫最佳论文奖”获得者;他实至名归地被编入著名的“麦觉理世界名人录”,他是澳大利亚籍华裔学者;他的名字叫唐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